56
陷落那天,有人在江边看见宁海雨,还有几名失散了部队的将士,掩护着一拨女人和孩子上了一只渔船。
码头是草绳系着木桩门板搭的,船缆一收,江水一涌,就荡散了架。
那是人们所知的,宁海雨最后的行迹。
沈巍是好久以后,听原教导总队一个生还的校官转述的。
那时他想起先生那句“宁海雨还能走到那个法庭上么”,终于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一场仓皇夺路的大撤退,把一个人和一桩悬案,故意忘在了一片孤城里。
57
日本陆军第十八师团松山大佐,逋一踏入这方名为金陵的城池,膝上沉寂多年的枪伤就惴惴疼起来。
那是昭和七年,上海作战时留下的,当年,他还是松山少佐。
他记得有两个人,不知道名字,只知道民间取的绰号——鬼见愁。枪法一等的好,窄弄里,乱兵中,专拣阶衔高的瞄准。打中左膝那一枪,教他丢尽了松山家族军人的颜面。
这天城破后,松山领一支步兵,自中华门入。路过一间教堂,几挺机枪突然从尖顶拱窗里扫射下来。
头阵步兵立时扑倒了一片。
松山抬手,示意行军止步。
身侧身后的士兵一阵连一阵,跑步上前,举枪还击。火光交织起来。
松山命令,调炮兵来,炸掉。
冬日的寒云,破开了一隙,浑浊的日色里,他认出了那个人,那双鬼见愁中的一个——他的旧伤比他更早认出了他。
松山把传令官叫住了。
他拔出腰间那支南部十四,子弹上膛,挥臂一招说,攻上去。他们,全部都是俘虏。
教堂高瘦的双门荡开,天光像一把长刃直劈进去。
枪声静了几秒。
最先冲入布道坛的士兵接连仰倒,一枪一个弹孔,正中前额。
后来花窗一面一面碎开,密集的枪声,潮水一样四方倒灌。
没有淹住的,是松山的号令——
顽抗者,杀!逃徙者,杀!不投降者,杀!
58
渝山。
手绘的地图拼起来,挂在正对着窗那面墙上。黄浦江、苏州河,法租界、英美租界,闸北、浦东,卢家湾、杨树浦……细密的标注,一日一日一层一层覆盖上去。清劲的,王蒲忱的字,工整的,林楠笙的字——电车线路,宪兵巡捕的线路,一般人的线路,以及,这三线交织而成的盲区,联络站附近的地形,有利的狙击点、隐蔽点……
王蒲忱说,到了上海,第一难对付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无处不在的密探。他们许多是本地人,从前生计破落,沦陷之后投机受雇。我们外乡人的上海,一街一市,都在地图上,而真正的上海,在他们积年累月的生活记忆里。你想避开他们的视线,不要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要躲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
他同林楠笙讲,在上海,让人记不住的有两个行当,拉车的和送信的。拉黄包车不如踩脚踏车。拉车的,不拉客人,少了一重掩护,拉着客人,来去又不自由。送信的,挎一只邮袋,踩着脚踏车,到过什么场所,一次还是许多次,没有人在意的。
他同林楠笙讲,老虎灶——里弄人家的共用熟水间,办事楼附近也有。人们晨昏拎着竹壳瓶,去排队打熟水,你也拎一只竹壳瓶,站在他们当中,就有了天然屏障。办事楼里,竹壳瓶空了放在各自门口,有专人来取,打好水再送回去,你充作打水人,走廊上、楼梯上逛一逛,错闯了什么屋子,也不会有人多问。
他们为一次远行,绵长地打点行装,行李里总好像缺一两样,又总是补缀不及。
王蒲忱抬腕看了看钟点,晌午就要过去,他给林楠笙放了半天假,嘱他晚上回来。
59
重庆站档案科送来机要函。
王蒲忱点燃了一支烟。双缄的函封照在冬日的冷光里。他的心绪遥远安宁。
这封机要函离开南京那天,沈巍在电话里说,局本部最后一班船只撤到九江,他要从那里转一班到武汉,再飞回重庆。
王蒲忱听出他话里的心事,说,你要是来得及,回来替我送送楠笙。
60
林楠笙调去行馆不久,左秋明就换了别人都嫌弃的那班岗,凌晨三点到六点,月黑风高营前哨。
王蒲忱陪林楠笙到江边晨跑,每天五点,轿车开过这一哨,左秋明就朝他们敬一个礼。
他知道,这样好的日子不会太长。
那天晌午,课堂坐得零零落落,后方飞来一个小纸团,恰落在左秋明的小拇指边上。他把纸团抓在手心,回了一下头,瞥见林楠笙坐在最后一排,对着他笑。
拆开纸团,里边没有写字,他的嘴角忍不住扬起了,心却沉下去,他知道分别的日子到了。
两个人在食堂找了个角落坐下,左秋明就往林楠笙脸上揩了一把。
瘦了好多,行馆不给你饭吃?
林楠笙就皱了皱眉,说守着十几部电台,没胃口。
他说,日本人的电台特别狡猾,几天前的旧消息,没事儿就重发一遍,还颠三倒四的。后来听多了,好容易捋清了正常发报的时间,谁知他们又换了。
成神仙了你。
左秋明边听边摇头,筷子在自己碗里挑拣着,把烧肉、炒蛋一小块一小块赶在一边,攒好了全都拨到林楠笙碗里。
林楠笙很领情,搛了一块肉,拌了一大口饭。
他说先生才是神仙,这么多天,没睡过一个整觉,忙起来,把烟当饭吃的。
左秋明就着余下的山笋、青辣椒扒拉着饭,抬了一抬头,随口问,沈副官回来了么?
快了。林楠笙说。
筷子不觉停了停,忽然有点不是滋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