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国联裁决之后

国联裁决之后

瓷走出国联总部会议厅时,深秋的晚风裹挟着日内瓦湖的湿气扑面而来,吹得他中山装的衣角微微扬起。夕阳正沉在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边缘,将天空染成一片沉郁的金红,恰如他此刻的心境——虽为调查团的决议松了口气,却深知前路依旧荆棘丛生。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英与法并肩走来,脸上带着程式化的温和笑意。“瓷代表,”英率先开口,指尖捻着卷边的文件,“调查团的组建尚需时日,你们需耐心等待,在此期间切勿采取‘过激行动’,以免给日方留下口实。”法在一旁附和:“是的,和平解决是唯一正道,我们会尽力推动调查团保持公正。”

瓷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不远处石阶下——日代表正被几名随行人员簇拥着,脸色铁青地登上汽车,车窗摇起时,还能瞥见他眼底的怨毒。“感谢二位的支持,”瓷的声音依旧沉稳,“但我想提醒各位,公正从不是等来的,而是建立在对真相的尊重之上。我国东北的同胞,每多等一天,就要多承受一天苦难。”

英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转移话题:“调查团成员将从英、法、美等五国抽调,预计下月启程。你们需提前准备好接待事宜,确保调查顺利进行。”说罢,便与法交换了个眼神,匆匆告辞离去。瓷望着他们的背影,轻轻攥紧了拳头——他分明从那语气里,读出了几分“和稀泥”的敷衍。

回到驻日内瓦的临时办事处时,台灯下早已堆满了来自国内的电报。他拆开最上面一封,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字迹,心猛地一沉:“日军在东北增兵,大肆搜捕抗日志士,哈尔滨等地商号遭强行接管……”窗外的夜色渐浓,瓷点燃一支蜡烛,借着微弱的光逐字回电:“坚持抗争,静待调查团,我在日内瓦必为东北同胞据理力争。”

几日后,国联正式公布调查团成员名单,团长为英籍爵士李顿,成员多为欧美各国官员。消息传到东京,日政府当即发表声明,称“将对调查团活动予以必要配合,但绝不接受任何损害帝国主权的结论”,暗地里却加急向东北输送武器装备,甚至开始伪造“中军队挑衅”的现场。

瓷得知消息时,正与美代表会面。美坐在沙发上,指尖转着墨镜,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日的小动作我们都清楚,但调查团需要证据,铁一般的证据。”瓷将一叠照片推到他面前——那是国内秘密送来的,记录着日军焚烧村庄、掠夺粮食的场景。“这些就是证据,”瓷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可若调查团被日方蒙蔽,或是刻意偏袒,这些证据又能有多少分量?”

美拿起照片看了看,又放下,没有正面回答,只道:“李顿爵士是个严谨的人,你们尽可信任他。”瓷心中了然,所谓的“严谨”,或许也难脱大国利益的牵绊。他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美忽然开口:“瓷,你们的抗争很艰难,但别轻易放弃。有些时候,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1932年初春,李顿调查团终于抵达东北。彼时的东北早已被日军笼罩在□□之下,调查团所到之处,都有日军严密监视,能接触到的“证人”多是日方事先安排好的。但瓷的同胞们没有屈服——有老农冒着生命危险,在调查团经过的路上扔下藏着真相的纸条;有爱国学生乔装成杂役,偷偷向调查团成员传递日军暴行的记录。

调查团在东北停留了一个多月,期间多次向国联发回报告。瓷在日内瓦密切关注着每一份报告的内容,发现其中虽提及了日军的部分行动,却对“侵略”二字讳莫如深,反而多次强调“满洲地区局势复杂”,隐隐流露出“国际共管”的倾向。

六月,调查团返回日内瓦,开始起草最终报告。瓷多次前往国联总部,与李顿爵士会面,将整理好的日军侵略证据一一呈上,从九一八事变的详细经过,到日军在东北实施的殖民统治,每一份材料都附有证人证言和实物佐证。李顿爵士看着那些沉甸甸的材料,神色愈发凝重,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同年十月,国联正式公布《李顿调查报告》。报告虽承认“日军未经宣战进入中国领土”,却否认日军的行动是“侵略”,反而提出“满洲自治”的方案,主张由国际委员会监督东北行政,实质上是默认了日军的侵略成果。

消息传来,瓷在办事处内久久伫立。窗外的日内瓦湖波平如镜,可他的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他拿起钢笔,在电报上写下:“国联裁决不公,但我等抗争之心不死。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纵有千难万险,我们必誓死收复。”

当他再次走进国联会议厅,面对各国代表时,没有了之前的隐忍,只剩下掷地有声的宣告:“《李顿调查报告》罔顾事实,中国政府绝不接受!我们不承认任何损害中国主权的决议,更不会放弃东北一寸土地!从今日起,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方式,捍卫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

日代表在一旁冷笑:“这不过是徒劳挣扎!满洲已成定局,你们无力回天!”

瓷目光如剑,直视着他:“是否徒劳,时间会给出答案。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来不是为了国联的认可,而是为了心中的正义与家国的安宁。你们可以凭借武力占据一时之地,却永远无法征服一个民族的意志!”

会议厅内一片寂静,各国代表神色各异。英与法低头交语,美摘下墨镜,目光复杂地看着瓷。瑞士代表的座钟依旧滴答作响,只是这一次,那声音不再只是历史的厚重,更像是在为一个民族不屈的抗争,敲响了前行的鼓点。

瓷走出会议厅时,秋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他的肩上。他知道,国联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但他的身后,是四万万不愿屈服的同胞。这场为了国家尊严的斗争,才刚刚拉开真正的序幕,而他,将带着这份决绝与坚定,奔赴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国拟】旧事重提
连载中岳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