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决绝后的征途

决绝后的征途

瓷走出国联总部的大门,深秋的寒风卷着落叶打在他的脸颊上,却丝毫未动摇他眼底的坚定。他抬头望了一眼日内瓦灰蒙蒙的天空,将《李顿调查报告》的副本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份被列强粉饰过的文件,字字句句都在割裂中国的领土,可他知道,愤怒与绝望毫无用处,唯有带着真相与决心回国,才能点燃更多抗争的火种。

驻日内瓦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门口,见他出来,快步上前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代表,国内来电,问调查团报告的具体内容,以及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工作人员的声音带着焦急,眼神里满是期盼。

瓷点头,脚步未停:“回电国内,就说国联已显偏袒之态,所谓‘满洲自治’不过是列强妥协的幌子,但我们从未失去底气。东北的同胞仍在抗争,全国的民众也在觉醒,这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把调查团在东北收集到的、未被报告收录的日军暴行证据,全部整理成册,通过秘密渠道传回国内,让更多人看清国联的虚伪和日军的真面目。”

当晚,瓷便收拾好行囊,拒绝了英、法代表“再商议”的挽留,登上了回国的轮船。甲板上,海风呼啸,卷起他的衣摆,他望着逐渐远去的欧洲海岸线,心中没有留恋,只有对故土的牵挂。轮船航行途中,他几乎没有休息,要么在整理国联会议的资料,要么在撰写抗争檄文,笔尖在纸上疾走,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国家的赤诚。

抵达上海港时,码头上早已聚集了不少爱国学生和民众。他们举着“反对满洲自治”“还我东北河山”的标语,看到瓷走下轮船,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呼喊:“瓷代表,我们支持你!”“绝不承认不公裁决!”

瓷走上前,对着人群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各位同胞的支持!国联虽未给我们公正,但我们自己的命运,要由我们自己掌握!日军在东北的暴行不会长久,列强的偏袒也终会被打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他的话语虽不激昂,却充满力量,人群中响起阵阵掌声,不少人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回到南京后,瓷立刻面见政府要员,递交了国联会议的详细报告和整理好的证据。面对部分官员“是否继续依赖国联调解”的疑问,他坚定地说:“国联已不可信,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务之急,是动员全国力量,支援东北的抗日武装,同时向世界揭露日军的侵略行径,争取更多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哪怕这种支持暂时微弱,也绝不放弃。”

不久后,在瓷的推动下,国内各大报刊纷纷刊登了日军在东北的暴行照片和《李顿调查报告》的真相解读,一时间,全国上下抗日热情高涨,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民众自发组织募捐,为东北抗日联军输送物资;不少爱国青年更是背上行囊,奔赴东北,加入到抗击日军的队伍中。

而远在日内瓦的国联总部,英、法代表看着来自中国的报道,神色复杂。美代表则在办公室里,反复翻阅着瓷留下的那份未被收录的证据,指尖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他们或许未曾想到,一次不公的裁决,非但没有打垮中国,反而让这个民族的抗争意志愈发坚定。

瓷站在南京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飘扬的国旗,拿起一份刚收到的东北战报——抗日联军在长白山一带重创日军。他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即又收敛神色,拿起笔,开始撰写给各地抗日组织的指导信。他知道,抗争的道路依旧漫长,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只要四万万同胞同心同德,终有一天,胜利的曙光会照亮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

瑞士代表的座钟仍在国联会议厅里滴答作响,可它再也敲不散中国人民抗争的决心;墙壁上的世界地图依旧悬挂,而中国的位置,正因为无数像瓷这样的人的坚守,逐渐挣脱列强的阴影,显露出不屈的轮廓。这场为了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斗争,早已超越了国联的裁决,成为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开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国拟】旧事重提
连载中岳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