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日隅中,黛玉听说迎春昨晚受了风寒,便约了湘云、宝玉一起向三春所居抱厦处去看她。
到了廊下,听到房里一阵爽朗笑声,听着是王熙凤,再进门一看,宝钗、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等都在,围在大圆桌前不知在说些什么。
她一进去,王熙凤立马起身,把他们几个拉过来,笑道:“这下来全了!”
黛玉颇有些惊讶。
探春、惜春就住在邻屋;宝钗喜欢串门;李纨负责看顾姐妹们,迎春生病,她论理该来的;可凤姐儿是个大忙人,最近府里年事又多,她来一趟看看就罢了,怎么还有跟大家说说笑笑的功夫?
宝玉问起迎春的病情,王熙凤道:“不要紧,吃了药,正在里间屋里休息。”
那就不方便进去进去看了。
宝黛湘三人便要入坐,王熙凤拉着黛玉,让她坐在自己身边,问道:“我前儿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你,可还好么?”
黛玉道:“我差点忘了,多谢你费心想着。”
王熙凤一笑,正要说话,宝玉顺口评价道:“我说不大甚好,不知你们怎样。”
他喝了之后,不知为何,睡不着午觉了。
宝钗道:“味儿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
王熙凤眯了眯眼。
她分给大家的,是暹罗国进贡的绿茶。
而绿茶制法常有两个,一是蒸青,二是炒青。
自本土发展出便于保存的炒青工艺后,蒸青工艺就很少用了,不过,暹罗国那边落后,采用的还是唐时盛行的蒸青工艺。
蒸青是蒸,把新鲜嫩茶叶放入蒸笼中轻微加热;炒青是炒,在锅中炒制茶叶,使茶叶在高温下水分快速蒸发。
因为制法区别,蒸青茶汤的浓度更高,但茶叶未全干,所以颜色更翠绿。
很多人爱蒸青绿茶,就是爱它的颜色。
所以,宝玉不喜欢是真的,毕竟各人脾胃不同,但宝钗说味道轻、颜色不好却全是假的。
薛宝钗纯属在众人面前故意挑理,让她没面子。
偏生薛宝钗的话是紧跟宝玉说的,她要怼回去,宝玉脸上也不好看,岂不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
少不得暂时咽下这口气,自己给自己搬个梯子下。
只一转念,王熙凤就紧跟着宝钗的话,没事人一般,道:“那是暹罗国进贡的茶呢,我尝着却不如我每日吃的茶好。”
黛玉笑道:“我尝着却比我每日吃的茶好,不知你们脾胃是怎样?”
帮王熙凤解围是真,觉得茶叶不错也是真,比起炒制浓茶,她反而喜欢更香醇的蒸青绿茶,可以白口吃,还可以在里面加上牛奶和炼乳,当甜点吃。
宝玉听了,立即道:“你爱吃,把我的也拿去。”
王熙凤笑道:“你爱吃,我那儿多着呢。”
一时间,几个人都围着黛玉转。
黛玉对王熙凤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派丫头去取了。”
王熙凤意味深长的看着她,道:“不用,我让你给你送去,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呢。”
黛玉听了,向众人笑道:“你们听听,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就来使唤人了。”
王熙凤终于逮到了机会,马上按着贾母此前教她的,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她已知道宝玉这头没问题,所以一心只观察黛玉反应。
黛玉先是楞了楞,忽然反应过来,猛的涨红了脸,扭过头,一声也不言语,不知在想什么。
宝玉悄悄地拿眼看她,心下忐忑。
王熙凤也有些拿不准,知道这个时机过了,再难寻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决定还是得再加把火。
她索性拉住宝玉,又来拉黛玉,笑问:“你看看,给我们家做媳妇,少你什么?是人物门第配不上?还是家私根基配不上?你说呀!你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
众人都笑起来,黛玉抬身就要往外走,被李纨拉了回来,她拉着黛玉,又看向宝钗,笑叹道:“真真我们二婶子诙谐的好。”
王熙凤笑了笑,岔开话题,改说其他了。
黛玉方松了口气。
一时,众人都散去了。
黛玉沿着抄手游廊往回走,宝玉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黛玉心里万种滋味,现在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他,偏生大家都走一样的路,没法撵走他。
过了一会儿,她实在受不了,停住步子,一扭身,宝玉也跟着停下了,正笑嘻嘻的看着自己。
对上他的笑脸,她鼻子一酸,泪珠在眼里打转。
顿时,宝玉脸上笑容尽收,忙关心道:“怎么了?”
他说着,便去拉黛玉袖子。
黛玉撤回手,坐在拐廊上,用帕子擦着眼泪。
宝玉看她哭,自己眼睛也酸酸的,强笑道:“你是因为凤姐姐刚才那几句话,你、你不高兴她说那些,是不是?”
黛玉闷闷道:“没什么,几句玩笑话罢了。”
“也不一定是玩笑话。”
凤姐儿不是玩笑,而是试探,贾宝玉相当清楚。
但现在,他宁愿不清楚。
贾宝玉默了半晌,之前的快乐一股脑全飞了,心里抽着直痛,他以为她心里也有他的。
可看现在这样子,他恐怕是自作多情。
事实让人难堪,但他又免不了自私的想法。
尤其是,他心里极其清楚,她许给别人之日,就是他的殒命之时。
但即便死了,他也不能瞑目。
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可让他眼睁睁的放弃拥有她的机会,他办不到。
他便是使尽心机,用尽手段,也要把她扣在身边。
半日,宝玉低声道:“你想要我怎样呢?我以后什么都听你的,你不喜欢的,我都改,还不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