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里,带着极卑微的讨好和哀求,光是听着,就让人于心不忍。
他也不待黛玉答话,自顾自的喃喃往下说:“好妹妹,当哥哥的求你了,你再考虑一下……”
黛玉受不住这样的气氛,抿了抿唇,没好气道:“你懂什么,你又在胡说什么,我哭自然有我哭的。”
她心里明白,他们两个之间,很难很难,而他以为美梦即将成真,还在那里傻乐。
就因为这个,她才哭的,他却想到哪里去了?
黛玉站起来,道:“不用你管我。”
说着,转身就走。
留下贾宝玉,在风口里站着,想了许久。
…………
贾宝玉有一肚子的话想问黛玉,可惜都不能直接问出口,他一面想着怎么变法试探,一面信步来了西厢房。
他并不忙着进去,而是习惯性的,先悄悄透过纱窗往里看。
黛玉正背对着窗,坐在榻边案桌旁,不知在做什么。
宝玉只好收回目光,进了屋。
紫鹃、雪雁她们都在里间,黛玉在跟他们说话,脸上带着笑,似乎心情很好。
宝玉一转头,又看到黛玉旁边的炕桌,上面被一瓶瓶茶叶盒子堆满了。
一模一样的盒子,是王熙凤分送给大家的暹罗国茶叶盒子。
宝玉便笑了,道:“我还说把我那两瓶送来给你呢,转眼凤姐姐就送来这么多……”
然而,这次他却猜错了。
不待黛玉说话,紫鹃端茶过来,笑道:“凤奶奶的还没送来呢,这是大家知道姑娘格外喜欢这茶,便纷纷把自己的茶叶转送给了她。”
宝玉惊讶的看黛玉,她冲他得意的挑了挑眉。
里面蕴含的活泼骄傲劲儿,让他心脏一阵狂跳。
他忙借着喝茶掩饰了一下,漫不经心问道:“都有谁送?”
紫鹃道:”这两瓶是珠大奶奶送的,这两瓶是宝姑娘送的,这四瓶分别是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送的,还有这一瓶,是环三爷派人送来的。”
环哥儿?
他记得,凤姐并没有给贾环送茶叶,那贾环得的这一瓶,必是三姐姐给他的。
三姐姐有两瓶,一瓶转送黛玉,另一瓶给了贾环。
贾环统共就得了一瓶,还是亲姐姐给他的,他却舍得转送给黛玉。
想到贾环对黛玉的亲近,宝玉心里大为不舒服,将那盒茶叶攥在手里,笑道:“你得了这么多,这瓶给我吧!”
黛玉诧异道:“你不是嫌弃这茶味道淡吗?”
宝玉笑道:“我拿回去再细品品。”
和黛玉说笑几句,出了门,顿时,脸上温文尔雅的笑意消散殆尽,眼神冷冷的,莫名让人胆寒。
跟着他的几个小丫头,试探性道:“二爷?”
贾宝玉回过神,将那茶叶盒子随手撂到后面丫头怀里,也不在意是谁,淡淡道:“赏你了。”
转过天,贾宝玉去赴宴,席上喝了几杯酒,脸色有些发红。
等来了王夫人院,他脚步一趔趄,顺势扶着柱子,坐在廊下,让小丫头帮着按头,闭眼,低声嚷着说:“一身酒气,稍微散散再见太太。”
醉酒的人是不讲理的,众人只好由他。
过了一会儿,贾宝玉皱眉道:“什么时辰了?”
一个丫头说:“酉时过了。”
贾宝玉口齿不清道:“该下学回家了……”
众人听了,不由都笑了。
小丫头绣鸾嘻笑道:“二爷又醉糊涂了,现在还是正月,学房里放假,哪儿有课?”
宝玉带着醉酒之人的迟滞,反应了半晌,皱眉摇头道:“我才还见环哥儿和兰哥儿坐在我后排……”
另一个丫头绣凤无奈道:“兰哥儿在珠大奶奶那儿,环哥儿正在太太房里,帮着抄经呢,可见二爷醉了……”
“哦,”贾宝玉听了,也不理论,起身说要去见太太,众人忙扶着他,又有丫头进去禀告了。
王夫人正在诵经,听儿子喝醉了酒,忙扔下木鱼,不待他请安,就抱住他,摩挲着他的额颈,连声道:“我的儿!又吃多了酒,快别动了,小心一会儿头晕,还不去静静的躺会儿。”
让人帮着去抹额,脱袍服,除靴子,拿枕头被褥来,又让人去跟老太太说一声。
宝玉躺倒在王夫人身后,旁边贾环伏案在抄写《金刚经》,丫头彩云在服侍着贾环。
宝玉便拉住彩云胳膊,王夫人看了,笑道:“你替他拍着,让他睡吧。”
彩云只得替他拍着,两眼却看着贾环,似乎很怕他不高兴。
宝玉笑了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一理。”
说着,不由分说拉住她手,放在怀里轻轻揉着。
彩云颜色都变了,立即夺手,道:“再闹,我要嚷了。”
然而,醉酒之人的力气是极大的,她实在挣不开,自己又是个丫头,并不敢真的嚷出来。
贾环气极,眼睛往桌上油灯一瞥,一时计上心头,装作失手的样子,把那油灯往宝玉脸上一推,心里想着:烫瞎他就好了。
贾宝玉早在暗暗留意贾环的动静,见他眼神动作,什么猜不到,却也不起身,只把头略偏了偏。
那油灯里的油大半洒在桌上、褥上、枕上,但还有一小半洒在宝玉脸上,他捂住脸,“嗳呦”一声。
王夫人唬了一大跳,再一看,又急又气,忙命人替宝玉擦洗,又对着贾环一顿臭骂,王熙凤听到动静,已赶了过来,摇头道:“环哥儿这毛手毛脚的性子,赵姨娘也该教导教导。”
王夫人立即命人叫过赵姨娘来,沉着脸,指着赵姨娘的脸,训斥了几句。
幸而她知道,蜡油烫伤有的治,方暂时按下不理论。
一时,阖府惊动。
黛玉听说宝玉被烫了,吓了一跳,忙过去看情况,彼时,宝玉已回到自己房里。
听说黛玉来,因脸上敷着药,怕她嫌弃,捂着脸左躲右躲就是不让看,黛玉只得罢了。
“很疼吗?”
“不疼了,养一两天就彻底好了。”
“好好的,怎么烫了呢?”
宝玉不说话,黛玉便去看丫头,袭人动了动唇,神色有几分为难,晴雯是个直性子,气不过道:“还能怎么样,被环哥儿烫的呗。”
袭人道:“不一定是故意的。”
晴雯阴阳怪气道:“对对对,八成不是故意的。”
黛玉光听话音就猜到,贾环故意烫伤了宝玉。
她心里莫名生气,却不知该说什么,能做什么。
宝玉嘱咐道:“明儿若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不小心。”
晴雯冷笑两声,道:“你就这样宽宏大量,别人越发欺负到你头顶上了。”
宝玉笑着不说话。
这是他的家务事,黛玉不好掺和品评,便转身回房去了。
一、原著暹罗国茶叶事件分析:
[1]第二十五回,宝玉部分动向。
第一天,宝玉去探望贾赦的病,凤姐送茶。
第二天,宝玉没睡中觉,早早的吃了晚饭,在府内待了一天,没出门。
第三天,宝玉去北静王府,傍晚回来。
第四天,王子腾夫人寿辰,宝玉去了一天,回来挨烫。
[2]那么,第二天宝玉为什么没睡中觉?必是因为吃了凤姐第一天送的茶,睡不着了。
所以,后面才说那茶“不大甚好”,意思是茶味太重,喝了容易睡不着,这是真话。
而宝钗说“味倒轻”,显然就是假话了。
[3]另外,宝钗说茶“颜色不大好”,也是假话。
暹罗国即泰国,古代发展比咱们落后,所以明清时咱们已经喝上炒青的茶了,他们还喝蒸青的茶。
蒸青和炒青的茶汤区别就是:
①蒸青颜色好,较为嫩绿,炒青颜色深沉。(宝钗说了假话)
②蒸青保留了更多茶碱成分,容易让人睡不着。(宝玉不喜欢是真话)
③蒸青香气更加鲜明。(黛玉喜欢也是真话)
二:原著宝玉挨烫事件分析:
这次挨烫,源于宝玉吃醋。
[1]原文一句话,证明宝玉是故意气贾环的。
“宝玉见彩云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只向着贾环。宝玉便拉他的手……”
[2]为什么宝玉要故意气贾环呢?
第一天在邢夫人处见面,贾环和贾兰要走,宝玉还要跟他们一起走,说明这个时候,宝玉对贾环没有意见。
第三天宝玉去静王府,第四天宝玉去王子腾家,按理说,宝玉更和贾环没什么交集了。
那么,中间只剩了一个茶叶事件。
宝玉一向会做人会说话,不会让人下不来台。按理说,即便他不喜欢那茶叶,也不会直接在王熙凤问黛玉时,抢先一步说茶不好。
再联系一下,第二天他没睡午觉,在府里呆了一天,必往黛玉处去了,然后,看到贾环把他的茶叶送给了黛玉,所以心里怄气。
说这句话时,显然是吃醋了,“别人”必然指的是黛玉。
凤姐儿又问黛玉道:“你尝了可还好不好?”没有说完,宝玉便说道:“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
[3]因为宝玉吃了两天醋,所以看到贾环来气,故意在贾环面前,拉扯彩云。
[4]后文,黛玉不缺茶,宝玉明知道,王熙凤又送了她很多,但还要把自己的茶送给黛玉,也证明了这一点。
[5]从此后,黛玉再未和二房的赵姨娘、贾环有过多交集,就是因为这次,宝玉为她争风吃醋而挨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茶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