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和天主教认为玛利亚是上帝特别为诞生耶稣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认为她升天后成为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神学家Ludwig Ott认为玛利亚是人类服从的代表, 和夏娃是刚好相反的象征,他同时认为迦纳婚宴的故事可以支持靠玛利亚代祷的观点。
基督新教一般只视玛利亚为耶稣在地上时的生母,大多数新教教会不接受天主教关于玛利亚无罪之身可以作为中保的说法,有部分教派还否认她具有无罪之身,并且否认她是终身童贞者。也有部分新教信徒认为她具有虔诚的美德,受到上帝特别的喜爱。有些较为大公的教会称她为童贞女圣马利亚,亦视她是一位圣徒,但不会称她为圣母。
有一部分非基督徒和基督教新教教徒认为天主教会的仪式对玛利亚表达了一种崇拜的态度,由于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教徒都认为,崇拜这个词只能用于对上帝的崇拜,所以也有天主教徒认为,少数基督新教的教徒说天主教崇拜圣母是对天主教信仰的攻击。传统上,天主教会反对使用崇拜这个词来描述对圣母的态度,他们使用恭敬或者敬礼这两个词。
在天主教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祈祷仪式,称为玫瑰经祈祷,就是通过默念圣母一生的十五件重大事件来达到默想和自我净化的目的。玫瑰经于15世纪成形,1495年得到罗马教廷承认,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祈祷方式。
*维纳斯起初是意大利本土的女神。她的名字可能是青菜的同义词。最初她是一种果园的精灵,使果园丰收。在庆祝维纳利亚节时,果园工人会放假。她的罗马别名穆耳忒亚,也许就源于拉丁语的山桃或番石榴树,代表了她果园女神的身份。同时她起初也是“神的恩惠”的人格化。
因为后期埃涅阿斯神话在罗马的流传,维纳斯被罗马人与希腊阿佛洛狄忒女神对应起来,因此维纳斯才在后期成为美与爱的女神。同时庞培修建了维纳斯·维克特里克斯神庙,维纳斯也被与胜利女神对应。同时埃及、近东的女神伊西斯、阿斯塔耳忒也被与维纳斯对应起来。
维纳斯有“慈悲的”、“清除罪恶的”、“马上的”、“落发的”等别名。
*梅菲斯特(Mephisto)歌德所创作的《浮士德》中魔鬼的名字,全称“梅菲斯特费勒斯”,简称“梅菲斯特”。按希腊文解释,意为“不爱光者”,“不爱浮士德者”;按希伯来文解释,意为“破坏者—撒谎者”,转义为“魔鬼”。
梅菲斯特总是佯装自己受到浮士德的支配,但这只是他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诱惑浮士德沉迷于世间的享乐,最后令其破灭。
他说“总想作恶、却总行了善的那种力量的一部分”
在浮士德以及人类身上,始终有两个灵魂在斗争。二者的斗争始终贯穿着一股躁动不安的向绝对真理追根究底的精神力量,不断抵抗着梅菲斯特陷人于满足、怠惰和堕落的种种诱惑。
浮士德最后的结局,是他终于获得了满足,虽然事实与浮士德所听到的并不相符,但是他以为一切终于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并说出了那句 “ It is so beautiful please wait for me .(美啊,请为我停留)”梅菲斯特赢得了浮士德的灵魂,但最终浮士德的灵魂却被天使接走送入了天国。
*米迦勒(Michael):“似神者(Who is like God)”
“慈悲的天使”、“正义的天使”、“神之王子”,性别不详,时长以美少年的形象出现。以色列的守护天使,是六十九个新兴国家守护天使中唯一没有堕落的天使,也是世界陷入乱世时必会出现引导世人的天使。米迦勒的另一身份,则是在最后审判时数算人的灵魂的天使,引导死人走向“彼岸”,并审判人死后的命运(犹太秘教中也将其列为死亡天使之一)。基督教中流传米迦勒守护着圣母玛丽亚的灵魂,不让别人沾污。
米迦勒都被描述成勇敢果断的好战天使,不过它虽然好战,但是对于人类充满着慈悲之心,只有面对罪恶的事情和敌人的时候才会抱着绝对否定的敌视态度,去无情的歼灭他们。
《圣经》米迦勒与撒旦的七日战争中(《死海古卷》‘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
米迦勒奋力维护神的统治权,对抗神的对手,最终将其击败。
在基督教的绘画与雕塑中,米迦勒经常以金色长发、手持红色十字架(或红色十字形剑)与巨龙搏斗,立于龙身上或是与龙成为朋友的少年形象出现,这里的巨龙就是撒旦。
*路西法(Lucifer):炽天使,在未堕落前任天使长的职务。因为拒绝臣服于圣子,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在北境举起反旗,经过三天的天界巨战——星辰之战,最终被圣子击溃,在浑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打入进洞Abyss深渊当中,而后变成堕落天使,坠落成魔神撒旦(Satan)归来。
“宁在地狱称王,不在天堂为奴。”其他所有跟随他的天使则都脱变成丑恶的模样,据说只有路西法仍然保有天使光辉的六翼形象,后来路西法带领自己所余残将在地狱重新建立了一个类似天堂的新世界。
一种说法是因为路西法不满的是圣子,并没有背叛上帝,所以仍然保有天使光辉的六翼形象。另一种说法是上帝不忍看到自己最杰出的作品蒙尘,所以让他就算在地狱里也能放光。
“为何要逼我参拜他呢?我绝对不会参拜如此卑劣,比我晚出现的东西。在他形成之前,我就已经存在了,他才应该要参拜我。”在《失乐园》中路西法说明自己背叛神的理由是嫉妒人类(圣子亚当)而非傲慢。神创造了天使之后又创造人类,然而神宠爱人类甚于天使,把人类放置在高于天使的地位之上,路西法不满能力低劣的人类较受宠爱,而群起反抗。
路西法的名字,早先希伯来原文字中是有“黎明之子”“明亮之子”“晨星”的含义(指以赛亚书中巴比伦之王),后来经过希腊语又翻译成了拉丁文“Lucifer”,就直接音译过来叫作路西法。
“黎明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
这句话是在讽刺巴比伦之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