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张藻明说到激动处,“要当辛弃疾、文天祥,不做钱谦益、洪承畴!”

张勇崇拜地看着哥哥,为他鼓起了掌。

话说到这份上,王遗时心知多劝无益,这孩子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的意志已然化作一架战机,冲向了浓云重重、硝烟弥漫的天空战场。

王遗时问兄弟俩:“晚饭吃了没有?”

一大一小两孩子都摇了摇头,家庭纷争持续至今,他们早就饿了。

—·—

张太太的哭声夹着时断时续的咒骂从四楼阳台飘进来,父女三人迟迟不回,这一顿饭总归吃不踏实。

张婶放下筷子,作势起身,“太太,要不我把阳台门关了吧。”

今天本就闷热,关起门岂不更难受,惜予劝住她,“别管了。”

饭吃到一半,王遗时带着宁宜、平宜回来了,一见后头还跟着张家哥俩,惜予问:“吃了没?”

王遗时一摇头,张婶立刻起身添碗筷、盛饭。

别看张藻明豪言壮语滔滔不绝,到底是半大孩子,和父母吵了架,嘴上再邦邦硬,脸色还是难掩失落。

王遗时搛了一块带鱼给他,“藻明,先吃饭。”

诚国好奇,“冒(被凭儿打)死”问:“藻明哥,你家咋啦?”

张勇自豪道:“我哥要去当空军了!”此言一出,满桌讶然。

王遗时只好把事情经过大概说了说,张婶感慨,“自从去年咱们这打起仗来,空军可威风了!电台里天天说高志航、沈崇诲他们的光辉战绩,八一四大捷什么的,弄得楼上楼下的男孩子们都想去开飞机。”

“开大飞机有什么不好的?”诚敏不懂这有什么好吵的,“它一来,大家都躲,多厉害啊!”

宁宜吐出一节鱼刺,“让人家怕就厉害了?照你这么说,日本人也厉害了。”

张婶应和:“就是!而且你看那些空军英雄,才多久就一个个光荣牺牲了。我们小老百姓,太太平平待在家里才是正道理。”

平宜反驳她,“不对,现在一点都不太平,哪里都不太平!”

张藻明捧着碗沿,镇静道:“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王遗时对着一桌人狂甩眼色,让他们都别再讨论这个话题。张藻明满腔豪情正愁找不到人倾吐呢,都别勾他,到时候说起来没个停了。

众人埋头吃米,张藻明终于搛起了饭堆上的带鱼,细细啃食。

静不了一会,众人又说起了厉经韬死里逃生的事。

张婶无法置信地问:“被活埋了还能逃出来?”

“可不是么,一群人里就活了他一个。”凭儿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自己被摞在上面,埋得浅。”

这只是当中一个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一切还要回溯到那个炎热而绝望的深夜,诸暨县的一支日军小分队接到命令,以活埋的方式处决一批“人犯”。

之所以交给这个分队执行,系因县城那场殴斗,中弹身亡的士兵正是他们十三人中的一员。

中队长盛怒下令:不允许使用武器,给那群连中国人都打不过的蠢货两把工兵铲。

为同伴复仇的责任就这么落到了他们头上。

然而,分队其他人可感觉不到任何“大仇得报”的快意,反而埋怨:那家伙死就死了,还尽给人添麻烦。

闷得没有一丝风的南方夜晚,两个资历最浅的大头兵抓着工兵铲埋头挖坑。

逐渐凹陷的泥土地边上,跪着两排被反手捆绑的“人犯”,有几个兵,大部分是老百姓,但无一例外都是中国人。厉经韬在第二排。

日本兵们都不说话,直到活埋坑竣工,两个大头兵爬出来大声报告,分队长下令:“执行。”厉经韬事后回忆,他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因为紧接着,士兵们开始从第一排抓人,拖到坑边,或踹进去,或推下去,横七竖八地倒在坑里。

有个中国士兵在坑底大声辱骂,分队长掏出手枪,嘣嘣两声枪响,底下安静了。

厉经韬眼前的人越来越空,终于,只剩下他了。

一个日本兵粗暴地拎起他,被拽到坑边的那一刻,下面好多双眼睛!坑里的中国人齐刷刷看向他,他一瞬间想起了家乡那些伏在池塘里的水牛,永远带着一种无辜、麻木的神性目光。

他只知自己不想死,日本兵往前推他的时候,他挣扎着朝后退,大腿后侧猝不及防挨了重重一脚,失去平衡跌入坑中。

很快日本人开始覆土,一铲接一铲落在身上,身后突然有人和他说:“别动,我给你解绳子。”他听出来是其中一个学生。

当他身上盖满了一层土时,解绳子的速度瞬间加快了,他们都明白眼前的黑暗意味着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土越填越严实,厉经韬终于感觉被捆绑的双手一松,但他已经无法转身去帮那个学生解绳子。

不知道是大头兵经验不足,亦或是小分队干活敷衍,其实那层土并没有非常厚,分队长象征地踩了几脚,宣布收工。

厉经韬起初还打算多等一会,确保日本人离开之后再行动,但随着土层下呼吸越来越困难,他张开肺部却吸不到多少空气,只得拼命地去刨动泥土。

不用多久,缺氧引发的晕眩像浪潮一样涌来,一次高过一次,直至吞没了他,土层依旧岿然不动。

失去意识前的一瞬,他并没有想到憬予和孩子们,黑暗直接掐断了一切。

他是在颠簸中再次苏醒的,被人背着,在夜间山林之中缓慢地穿梭前进。

厉经韬迅速意识到自己没死成,毫不餍足地深深吸了一口空气,即便鼻腔里一股土腥,他却感恩万分。

背他的人发现他醒了,慢慢将他放了下来。厉经韬才看清眼前是两个和尚。他们是附近山上宝寿寺的,趁黑出来摘野菜,意外目睹了日军的暴行。

原来日本人埋完他们并未马上离开,而是原地等候了一会,因此和尚们也不敢贸然露头,生等到周围恢复成原先的死寂,才冲下来用手扒拉土坑。

很不幸的是,只有厉经韬活了下来。经此一遭,厉经韬也肺部受损,在山寺中修养了一阵,终究放心不下妻儿,再次动身返回上海。

“他怎么回来的?”张藻明问。

惜予说:“贴身带着一点盘缠,和尚们又凑了香火钱给他。”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张婶说,“佛祖保佑着他呢!那寺叫什么,宝寿寺,果真灵验。”

厉经韬九死一生逃回了上海,却不想十七沿路找他去了诸暨。尽管惜予第一时间照地址拍去电报,恐怕电报要比人先到,十七知情还得等上几天,返程就更需要些时日了。

—·—

把张家兄弟送走后,也许是受藻明参军的启发,叫王遗时想起了臧克渠。

之前还听说他一月一次寄钱来,这几个月怎么再没听说过了呢?不会出事了吧?

王遗时越想越放心不下,便从厨房唤来凭儿。

坐在餐桌边,王遗时倒了杯茶给她,听着厨房碗筷在水池里叮铃当啷泡澡的声音,小心询问道:“克渠最近有消息么?可还按时给妳寄钱么?”

说完觉得不妥,好像自己朝人索要钱财似的,又解释,“你莫多心,我只是担心他安危。”

凭儿摇摇头,“他说,干他们这行的,一年半载没音讯也是寻常。若真出了事,反而有人来找。”凭儿指尖捏着滚烫的茶杯,甲缘微微泛起白,“上次寄钱是三月上。但没人找来,姐夫,他没事。”

他们这行?哪一行?遗时在心里想,游击队吗?报纸上国共合作都不是新鲜事了,做什么还这样遮遮掩掩?答案也许只有凭儿知道,她不会与任何人说,这是对的。

“别担心钱的事,有我和你姐呢。”

“姐夫,张家老大当真要去参军?”

“十有**。但他不会直接上战场,先得去上学,当飞行员可不简单,淘汰率很高,就算成功坚持下来,也要个两三年。说不定到那时候,战争都结束了,不是吗?”

凭儿连声赞许他说的有道理,但王遗时心里清楚,这是极乐观的说法,极乐观的心态,乐观到只剩乐观。

理性告诉他们所有人,未来只会更艰险,漫长得也许看不到尽头,而尽头真的会是胜利吗?

他想起臧克渠和张藻明,默默告诉自己:是胜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连载中蜉蝣不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