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面散了以后,张藻明去而复返,又到杯盘狼藉的王家。他问惜予:“我妈妈呢?”
“在哄妹妹睡觉呢。”惜予给他指了房间的方向。
张藻明穿过客厅,一群小孩正凑堆玩耍,张勇见了喊道:“哥!”跑过去一把拉住他的手,“你真被录取啦?”
“对,”张藻明揉揉他的脑袋,“往后我不在家了,你要乖。”
张勇不满被哥哥当小孩子,“还用你讲?我晓得的!”
—·—
张藻明轻轻拧转门把,从门缝探出脸和半截身子。
“妈。”他示弱地喊道。
“进来吧。”
藻明挨着母亲坐下,看着她怀里的婴儿,问:“我能抱抱她吗?”
张太太把谢宜交到他怀里,青年修长的胳膊却像锈死的关节一般无法摆动。
“笨手笨脚的,”张太太牵着儿子的手指点他,“手掌托着后颈,小孩骨头是软的,这只手放这儿。”
平宜和张勇趴着门缝偷看,被王遗时从后面一把拎走,为他们母子关上了房门。
“姆妈,我很快就要动身,没法和你们过年了。”
“嗯。”张太太望着大儿子的脸,想起当年他像谢宜那样小被她抱在怀里的样子,紧接着又想起他即将远行,年轻轻的赴汤蹈火,一阵酸楚涌了上来。
老张不知道多少次私下里开解自己,儿子这是保家卫国去了,他有男儿担当,有爱国之心,父母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拦着他。
不管听多少次,心里又多认可这番道理,到了紧要关头,她依旧万分不舍。
“明明,姆妈当年痛了两天一夜,才把你生下。你落地,足有八斤,哭声响得不得了,产婆都夸,这大胖小子真有精神,以后肯定身强体健。
“你抓周的时候,第一把就抓着小木刀。大家说你将来要当武状元的。我不喜欢,我想你学你爸爸,当个银行襄理,吃穿不愁。谁想连抓三次,都是那把刀。气得我一把抓起丢了,你在我怀里一下子就急哭了,脸涨得鲜鲜红。你爸只好又给捡了回来。”
张藻明眼圈微红,哭腔嘶哑道:“姆妈,对不起。”
张太太双手从后面搂住藻明,尽管儿子长得比她高大,早已经圈不住了,她依旧做出将他护在怀中的姿势。
“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
张藻明听见背后母亲吸鼻子的声音,汹涌泪意也瞬间而至,他拼命隐忍,身体微微颤抖起来。
这时候,怀里的谢宜发出了软糯的笑声,挥舞着小拳头,张藻明伸手逗她。
藻明说:“这孩子跟我们家有缘。小妹,哥哥离家以后,你可要好好陪你寄娘(干妈),她可想喜欢小姑娘了。”
谢宜犯起了奶困,眼皮一张一合,慢慢闭紧了,藻明把她交回给张太太。
—·—
转过天来,继张家之后,另一颗众人不曾意料到的重磅炸弹也被引燃了。
假期已经开始,圣约瑟大学校园里万叶萧瑟,路上空荡荡的,偶尔经过几名不回老家的学生。
王遗时正在办公室整理学生们的期末论文,昨天来家里吃满月酒的杨升夏也在。
办公室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杨升夏手头不忙,提起听筒放到耳边,听了两句,转头对王遗时说:“学长,寻你的。”
“谁啊?”遗时边问边接过听筒。
“听着不像嫂子。”
“喂?”
听筒里传来宋大夫人焦急的声音:“善言,老宋还在学堂里么?我打座机没人接。”
“阿嫂你别急,”遗时说,“他可能没在办公室,我这就帮你去找。好,你别怕,找到人立即就回电。”
他匆匆挂断电话,杨升夏问:“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但王遗时有预感一定出了什么大事,抓起椅背的外套披上,对升夏说,“麻烦你给我太太打只电话,让她速去一趟宋家。电话簿在我桌子上。”
—·—
宋大的办公室在他们楼上,王遗时立即赶了过去,却见大门紧闭,敲门也无人响应。
难道已经回家了?
一名年轻助教经过走廊,被王遗时拦住,“有看见宋应是教授吗?”
助教随他看了眼上锁的办公室门,“他好像一大早就来了。诶,人呢?”
“劳烦你见到他的话,让他立刻给家里回个电话。”
“行。”
王遗时谢过他,心想:现在还不到中午,如果宋大已经回了家,定会事先打电话告知太太回来吃饭的事。可宋太太并不知情,反而急得满世界找他,八成还在学校。
这还能去哪里呢?
王遗时思考着,一边下了一层楼,回到自己办公室。杨升夏刚给惜予打完电话,问他找到人了没,王遗时摇头。
升夏说:“学长,你有没有书要还的?我正好去图书馆,帮你一道带去。”
王遗时又摇摇头,“说不定他在图书馆,你帮我找找。”
“这点小事,哪谈得上‘帮’。”杨升夏竖起一叠书在桌面上剁了剁,码齐之后抱在怀里,离开了办公室。
—·—
惜予赶到了宋家小洋房黢黑的铁门前,摁响门铃。
佣人满面愁容地来开门,“王太太,怎么是您?”她以为是宋大先生回家了。
“家里出了什么事?”
“太太快进。”佣人把门大开,惜予跨过门槛,听她说:“我们三先生,闯祸了呀!”
“一早有人来送信,说他被那什么官学录取了。听意思,像是要去当兵!太太吓死了。”
空军军官学校,早年间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惜予心下了然。
又联想到张藻明,心想:对啊,这俩孩子是同校前后辈,认识也不奇怪。说不定还是一块背着家里去报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