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每一天,每当有人投到王遗时身上的目光稍重几分,他就要难受半天。如此一来,几乎没有多少畅快的时间。
就这么熬到了庆典当天的早晨。王遗时才到校,校长便过来喊他一块去礼堂。
礼堂内部已经被鲜花拥绕、彩缎披挂,装饰得远超纪念一栋教学设施落成周年的隆重。舞台上正在布置麦克风,校长将致词讲稿递给王遗时,脸上也见不到多少欢乐的神色。
说来奇怪,像这样的正式场合,致辞稿不说再三修改,至少也该提前到发言人手上,好留出彩排时间,让人熟悉稿子,哪有临场才交出来的?
不论校长还是王遗时都不以为奇:日本人无非是要给他们些颜色瞧瞧。
毕竟,约大作为一所沦陷区内的高校,居然胆敢拒绝日语列为必修课程,且屡次不因应日方要求公开弹压学生反日的言行,对情节恶劣者予以严惩……无异于公然藐视大日本帝国。校董会被告知,如果这次还不配合,约大将面临闭校的下场。
至于王遗时,他身为这所“不听话”高校的教授,又有拒绝出任顾问的恶劣前科在,借此修理一下他。你瞧不上日本人?那让你成为“跟日本人同流合污的汉奸”好了。不得不说,此举颇有奇效。
校长问布置会场的人:“高木顾问和梅部长的位置是哪个?”
得知以后,他问王遗时:“你说,我该挨着谁坐?”
王遗时叛逆劲上来,说:“坐他俩中间。”
校长这才露出今天第一个笑容,“你啊……怪不得小日本要拿你做筏子。”
—·—
尽管时间紧迫,王遗时并没有看一眼讲稿,如丧家之犬一般回到办公室。
三五个同事正聚在办公室里闲聊。
“强制参加就够气人了,搜身什么意思?”
不久前有人过来通知,所有进入礼堂参加庆典开幕人等,都要接受严密的搜身检查,请各位教授提前出发排队。
“谁说的,日本人,还有那个宣传部长,他们就不用搜吧。”这是杨升夏的声音。
“废话,搜身不就提防着有人要搞死他们嘛!”
“呵,”王遗时从门外进来,对同事们说,“怕死就不要来凑热闹。”
“可不是。那些人什么来头啊?”
有好打听的同事早已摸清情况,便开始向其他人“宣传”。
“今天这出‘日中亲善’大戏,角儿就两人,一个日本机关顾问高木董三,一个交通部长梅渊。日本人是对咱们学校,可谓是贼心不死呢。”
日本人早就想接管约大,前两年就强制推行日文教学,奈何遭到师生罢课抗议,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冷不防又打起主意来了。
“你道为何来的不是经济部长、交通部长、教育部长,偏从南京派个宣传部的?”
杨升夏豁然开悟,“肯定有‘好新闻’可以写了!没准到时候,咱们整所学校都如我师兄一般,被当作日本的同路人,要蒙冤受屈了。”
“欸——对喽!”
杨升夏不屑,“保不齐明天就见报,头版头条——梅渊部长陪同高木顾问莅临约大工学院庆典,宾主尽欢!”
“升夏,屈才了!你该去新闻系。”大家都打趣他。
杨升夏叹道:“等着看吧,到时候全上海都以为日本人要接管咱们学校,你我有口难辩。”谁敢跳出来说没这回事,先把你们这些刺头抓起来。
王遗时在一边恨恨将讲稿甩开,心想:我才不去现这个大眼!看着讲稿,慢慢地计上心头。
他借口要去盥洗室洗把脸,从办公室出来。
走在半路上,趁没人注意,一个闪身冲进了走廊尽头的紧急通道,加快脚步沿着楼梯一圈圈下去。跑出大楼后,立即抄小道从尚未设卡的侧门溜了出去。
一气呵成冲出约大校园的瞬间,王遗时如重获自由的笼中鸟,立刻甩开脚步朝着附近的电车站跑去。
电车沿着轨道叮叮叮驶向站点,王遗时瞅准时机冲上车,向兼任售票员的司机买了张回家的车票。
司机认得他,“王教授,今天有啥好事?这么开心的。”
“大好事。”王遗时咧嘴一笑。
电车又叮叮叮开动起来,流动的空气中传来一股女士发间、衣襟上佩戴的幽幽白兰花香,街景不停地倒退,一切都显示他离约大越来越远。
一想到那些腌臜的人与事都和自己再无关系,王遗时心中大为畅快。
想到:就算丢了工作,我也绝不后悔。让什么日本顾问、汉奸部长统统见鬼去吧!
—·—
洒脱的王教授故技重施,一走了之,学校里发现他人不见的大家伙可就愁坏了。
离庆典开始还剩不到一小时,宣传部若干人等已经抵达,师生们也正陆陆续续通过搜查,进入大礼堂。
礼堂后台,校长掏出前襟口袋的手帕,擦去脸上由于慌乱越冒越多的汗,问身边助手,“找着了没?”
助手摇头,“这事不能声张,没法大张旗鼓找,机械工程系几个教授正带着人到处搜呢。”
“抓紧,”校长又提醒助手,“找不着就换人,台上不能空。”
“换谁?”不怪助手这么问,现在的节骨眼,谁肯接这不讨好的活。
校长也头疼,挥手屏退助手,“我再想想吧,你接着找。”
助手奔向礼堂门口,与纷纷落座的宣传部众人擦肩而过。
陈横瞥了助手疾驰而过的慌乱背影,意识到有事发生了,但无暇关心,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他去完成。
陈横施施然起身,走到拉起金红相间绸带,用彩色塑料亮片装饰的一面墙下,向一名学生打听盥洗室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