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燃去一半时,我终于来了思路——
在心中默默将红楼梦中的咏白海棠一一背诵一遍,故而有了作诗的灵感。更妙的是,连韵脚都不用我自己想了!
我努力回忆着每年中秋同姨母赏月时,月色下桂树清幽的剪影。再思即中秋即有相思情,清风明月尽为相思意......如此,也可以落笔了。
我在最后几寸香的时间里作完了这首《借月》——
岁岁秋霜掩月纹,清风聚散悄入门。
独倚竹影蟾辉下,借得月色铸芳魂。
玉杵声声咏长夜,嫦娥暗拭捣药痕。
不求白帝归乡诺,一捧暗香叹离人。
待我在尾处落下名姓后,更香也燃尽了。
我们将作好的诗词放入家仆手中的托盘内,由他们下去誊写完毕再呈由宗主们鉴赏——免得各人的字迹太过明显,评判起来不够公正。
在这个空档中,梁溯凑到我耳边问我,“阿琰,你写的哪一题?”
“我写得桂花,你呢?”
“我写得菊花,”她抿了一口茶盏中的茶汤,“这弄得跟考核一样,什么意趣都没有——我在诗词上原也没什么造诣,方才险些作不出来!”
“说得是呢!”我冲她点头道:“我也是想了好久才作出那么一首来。”
“还有啊朔子,江宗主怎么有此雅兴陪咱们一起玩这飞花令?”
“他原也没提,就是虞宗主问了一句,江宗主便答应了。”梁溯看了我一眼,眼角含笑,“怎么,你不高兴啊?”
我立刻轻轻搡了她一把,“胡说!我有什么高不高兴的!我只是奇怪,他那样高傲的一个人,怎么虞宗主一句话就肯降了品级来和咱们一起。要知道,他从前就是因为年纪轻而被他人诟病。江氏这些年好容易平稳下来,他更是时时刻刻都不忘自己的身份。”
“要么是江宗主心情好,肯赏这个脸;要么,就是有人让他愿意赏这个脸。”梁溯摇着手中的团扇,一阵药香自她身上散出,“但究竟为何,就只能问江宗主了。”
这话题没来得及继续下去,便给家仆呈上的誊写好的诗词给打断了。
“今日正直中秋,咱们就先赏桂花吧!”
桂花的除我之外还有四首,分别是——
《折桂》
温霜染重思寂寥,琉璃半待梦亦遥。
千载独颂傲世心,未念幽香浮生绕。
孤守冰影忆寒广,谁上青云折宫绦?
愿借西风三分力,一缕清魂渡九霄。
《玉影》
九里寒香渡星宿,望断离人心上秋。
谁家玉笛抚云珀,欲罢愁思不夜候。
应羡嫦娥偷灵药,羽化长游过沧州。
更妒玉轮冰中影,我自孤身人间囚。
《木琉璃》
珠帘半散掩羞容,木叶萧萧泪朦胧。
晚来披露携风舞,清霜孤影照惊鸿。
嫦娥爱冷以药塑,误落珥珰作金风。
短梦难去眠花下,初醒方觉去匆匆。
《蟾光曲》
门前木犀啜寒香,闲倚瑶台奏蟾光。
昼寝浮梦复彷徨,夜醒浅尝露微凉。
清霜缕缕舞长袖,冰影纤纤成新妆。
和曲挽弓向天枢,零落玉衡作珥珰。
看罢五首,秦苍业笑着摇了摇头,“果然是后生可畏啊——咱们,是真的老了!”
“五首诗各有千秋,实在是难分伯仲。”
“《折桂》和《蟾光曲》可谓有志之士——一个‘愿借西风三分力’,亦送清魂一缕,直上九霄青云;一个和着月光奏的乐曲,向天挽弓,射下斗宿作耳饰——好志气,好志气啊!”
“《玉影》和《木琉璃》之中取意倒是十分新颖——”
“《木琉璃》此题便是十分有趣,前两联颇有‘蘅芜君’所作的‘珍重芳姿昼掩门’之感,后愈轻盈。最妙为颈联,竟将桂树的枝干比作是嫦娥用药渣所塑,而花冠却是无意落下的珥珰,误作金风!如此一想,倒也十分贴切!”
“《玉影》中亦是颈联和尾联最为精妙,旁人皆是‘嫦娥应悔偷灵药’,这竟是反其道而行之——嫦娥飞天的清冷孤寂,也成了羽化长游的自在。遥望月上桂影,嗟叹红尘作囚。啧啧啧,确实难得。”
“这《借月》一首,反倒成了其中情思最为内敛的。看似平平,颂于口中却也冷冽清雅,似有新雪烹茶之感。尤其是‘独倚竹影蟾辉下,借得月色铸芳魂。’一句,竟将桂花之柔都写出了几分文客的傲骨——若非知晓聂公子所作为菊,怕是要猜这首乃聂公子所作了。”
掌心处渗出了细汗,我能感受到脉搏在肌肤下一次次地鼓动着。虞楠这样的评价还算不错,就算这桂冠不是我的,我到底也不丢人。最重要的是,也不招惹是非。
可谁知,他画风一转,将誊纸递向江澄,“我们这一帮老顽固怕是跟不上你们这一辈的文思意趣——这样一首诗,单叫我们品了,岂不是暴殄天物。江宗主上一轮中可谓佳句不断,肯定比我们更懂。还请江宗主看看,能否解此诗之意。”
一阵热血嗡地一下冲上我的头顶——一时之间我竟也分不清虞楠到底是在给谁挖坑!
要说他看出了这首诗是我作的,江澄要是能说出些所以然来,那就又是新一轮的“南风知我意”。可江澄也是虞茗姬属意的人啊,虞楠总不该把他往对家推才对。
总该不会,虞楠觉得这是虞茗姬作的吧?但就算是虞茗姬作的,江澄若说不出什么来,岂不是更伤虞茗姬的面子?
思来想去,我最后只能得出一个是我自己“杯弓蛇影”的结论。
江澄结果那张誊纸,读了两遍后抬起头来,目光徐徐扫过我们这一边——
“舅父也是高看我了。我能看得出的,自然和诸位相差不多。总归也是觉得,这一首虽诉相思,但无愁怨。想来,作者的日子过得还算顺意。”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江澄的目光似乎在我的面上停留了片刻,“只是这微末之处的情感,我亦不善体察。不如,向聂公子请教一二更好。”
哥哥一向乐得品诗鉴词,有这等好事他岂能放过!立刻接了誊纸,开始逐字逐句地解意分析。
“按江兄所言,‘即有柔情,更显傲气和坚韧’,便是颈联和尾联——能忍月下的清寂,能听玉杵声声;虽思离人,却也不诉不求。”
“颔联处,竹影为意不可倚,这倚得恐怕是心中的气节。月色清朗冷冽,借来便如‘冰雪招来玉砌魂’,通透干净。”
“首联上半句嘛,倒是平平无奇,不过是句描绘而已。至于下半句,我读着像是借了《秋风词》里的‘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之中,用‘清风聚散’以代相思,‘悄入门’便是入心门。当然,这是我的想法,作者究竟如何想也不甚确切——若是解错了,还望不要怪罪才是。”
“也是如虞宗主所言,这首初读确无惊艳佳句,不如另四首有志趣。但读后却如簌簌白雪覆潇湘,唇齿如饮冰清雅。情思虽不强烈,但却稳中透冷——我是很喜欢。问题是‘月’字用重了,不然会更好些。”
“不过,作诗的人也可以算得上灵活——这一首的韵虽压得完美无缺,但韵脚我看是用《红楼》中‘咏白海棠’的门盆魂痕昏改出来的。只是因为盆和昏不应其所作的内容,所以改作了纹和人。”
我在心里直叹气,‘聂怀桑你这是要干什么?我借韵脚怎么了?你莫不是以为,任谁都跟你一样七步成诗?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如此说来,其余四首的韵压得确乎不如这一首严谨。”
“《折桂》虽有志,但以琉璃喻桂花,似乎不够贴切,失了几分灵动。《木琉璃》虽贴切,但比起其他,略显柔和而魂铸未足。《玉影》的意趣用典皆妙不可言,可这情感实在是太过凄清。至于《蟾光曲》句句皆好,但转承处略显生涩。《借月》嘛,自然是有取巧的嫌疑,更有重字之忌。可这五首也确乎是每首都不错,也每首都有缺点——实在难判。”
“本就是作诗取乐,舅父又何必细究?”哥哥将手中的誊纸递还回去笑道:“中秋家宴,又不是科考取士——只能有一位状元郎。既然五首都好,那便首首皆冠。原本也没定什么彩头,如此就一人一块荷花糕,取岁岁和乐、步步高升的好意头不是更好?”
“还是怀桑风雅,我们竟没想到。”南宫琨喝了一口茶,又将写菊的誊纸展开来,“待咱们看过咏菊的,再一起放彩头!”
1.【关于诗词】
*文中的诗词基本都是我自己原创,有借典也有改写的句子,但总体来说都是自己写的。所以,咱水平就到这儿了,再高的要求,咱也没那个水平——大家凑合看,凑合鉴赏。我肯定没你语文书上还有语文卷子上写的好!不要喷,我求求!!!
*因为每个人是分开创作的,所以用到的意象和典故有的会重复,但意思不重复的!我已经尽我所能地按照每个人的性格来写了,我是真的,能力就到这儿了。
*还有就是,是原创的,所以大家就算要挪用,也希望标明出处,谢谢大家!
《借月》聂思琰
岁岁秋霜掩月纹,清风聚散悄入门。
独倚竹影蟾霜下,借得月色铸芳魂。
玉杵声声咏长夜,嫦娥暗拭捣药痕。
不求白帝归乡诺,一捧暗香叹离人。
*基本在文中解释过了,怀桑正解满分!
*白帝司秋,所以用的是“不求白帝归乡诺”。
《折桂》金光瑶
温霜染重思寂寥,琉璃半待梦亦遥。
千载独颂傲世心,未念幽香浮生绕。
孤守冰影忆寒广,谁上青云折宫绦?
愿借西风三分力,一缕清魂渡九霄。
*尾联仿写了一下《红楼梦》里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玉影》南宫懿
九里寒香渡星宿,望断离人心上秋。
谁家玉笛抚云珀,欲罢愁思不夜候。
应羡嫦娥偷灵药,羽化长游过沧州。
更妒玉轮冰中影,我自孤身人间囚。
*桂花又名九里香?;颈联的上半句,改自李商隐的《嫦娥》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
《木琉璃》秦愫
珠帘半散掩羞容,木叶萧萧泪朦胧
晚来披露携风舞,清霜孤影照惊鸿。
嫦娥爱冷以药塑,误落珥珰作金风。
短梦难去眠花下,初醒方觉去匆匆。
*和文中提到过的一样,首联第一句仿写《红楼梦》里薛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
《蟾光曲》金媛
门前木犀啜寒香,闲倚瑶台奏蟾光。
昼寝浮梦复彷徨,夜醒浅尝露微凉。
清霜缕缕舞长袖,冰影纤纤成新妆。
和曲挽弓向天枢,零落玉衡作珥珰。
*桂花又名木犀;玉衡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查询来自百度百科,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2.咱就是说,希望大家都争做列文虎克女孩,从每一个细节抠出最甜的糖!毕竟,我真的在细节里准备了糖!!!舅舅不是每一章都在气人——语言背后和细节里是有糖的!!!
3.祝大家食用愉快!比心!明天六点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8章 第六十章·飞花令(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