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诸葛朔先是在家休养了几日,这几日里熟悉了成都城,顺便也打理了自己的房间。当然,他没有忘记姐姐的嘱咐,特意让前往乘烟观的小童替他转告姐姐和师父一句话,“心之所向,无怨无悔。”

原主不惜以命换命来为季汉改命,诸葛朔想,他大概就是这样的想法吧。呆呆地望着眼前快要燃尽的灯盏,开始仔细地思考赵广前些日与他分别之时说的话。若是想要扶持季汉,自然是武功谋略都必须精进。虽说他熟知未来走向,但若是他干预了一个环节,之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必然会发生改变。那么他的上帝视角恐怕剩下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三国后期,虽然群星陨落,但也有不少人杰。季汉本就内忧外患,若是轻敌,说不定不仅没有扶持季汉一统天下,甚至有可能加速季汉的灭亡。

而且——

单凭他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担起这样的责任,还是得把一些本该早早去世的文臣武将给想方设法救回来。比如张苞,死于可以避免的脑外伤;又比如费祎则是被魏国降将刺杀而亡,显然也是可以避免的。虽说三国时期人均寿命并不高,但有不少能臣确实是因为操劳过度、过分忧愁而缩短了生命,其中诸葛亮便是头号代表。后世多认为他的去世,与他日日夜夜为季汉操劳过度脱不开干系。诸葛朔不免想起了魏国的司马懿,果然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赢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苟得久。

咳咳咳,这思维完全脱离了轨迹开始天马行空了起来。还好,一阵敲门声把诸葛朔的思绪从脱缰的野马拉回了现实。诸葛朔以为是母亲黄月英又来给他送什么东西,刷地拉开了门。

未曾料到的是,站在他门前的居然是诸葛亮。说起来,诸葛朔这几天都甚少见到他,他大多数时候都忙着在前厅处理政务,日日夜夜未曾停歇。也是,身为一国之相,面对如此外忧内患的境地,就算是睡下了,也睡不好吧。

“阿朔可有空?”诸葛亮温和地笑了笑,他眼下的乌青更加严重了,想必这些日子定是为重修好于东吴的事操碎了心。

诸葛朔连忙请他进来,父子俩难得坐于榻上闲聊了起来。这场景倒是让诸葛朔想起了前世,带他进警队的那位老班长就时时与他坐在一起聊天。

“这些日子,朝中积压事务太多,今日才得了个空过来与阿朔聊聊。好在广儿似乎与阿朔很是投缘,这倒是让我省下了不少功夫。今日子龙还和我提起,让阿朔与广儿一道去演武场习武。”诸葛亮似乎是在征求诸葛朔的意见,语气并不是很肯定。

“父亲以为呢?”诸葛朔倒是有些好奇诸葛亮的想法了。

“若是阿朔想留在府中再念些书,与我一道学些东西也是好的。不过,若是阿朔不嫌苦累,自然可以两头兼顾。”出乎诸葛朔的意料,诸葛亮对他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居然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少年立志,阿朔可有立下志向?”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并不仅仅在问诸葛朔一个人。

诸葛朔越听越觉得这话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过。想了半天突然回忆起,这不是《诫子书》里的话吗?说起来,原本的历史里,四年后诸葛瞻就要出生了。希望他的出生不会因为诸葛朔的到来而改变——

“朔久居山林,先前志向无非是希望身边之人平安喜乐。可如今世上战火绵延,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朔如今志向,如师父曾言,‘愿天下之人皆能平安喜乐’。”

诸葛亮很是欣赏诸葛朔的回答,“阿朔能有这样的志向,我心甚慰。以后定要勤勉,有朝一日,必能达成。”

“父亲,朔想问您一个问题。”诸葛朔看着眼前这位苦苦支撑着季汉的人,他又是如此清楚诸葛亮的最终结局,心中难免有些悲怆。

“但问无妨。”

“若是为了自己的志向而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败了,会后悔吗?”诸葛朔的话没有加主语,这是他问诸葛亮的话,也是他问自己的问题。

诸葛亮眼睛看向窗外的星空,想起了在南阳草庐的时光。随后,他没有犹豫地回答诸葛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有遗憾,并无后悔。”

诸葛朔静静地看着诸葛亮的背影,他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义无反顾。也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千古一相”了吧。

翌日,诸葛朔的生活逐渐变得忙碌了起来。白日里要去演武场和赵广赵统一同习武,晚饭后又得跟着诸葛亮学习各种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忙碌的让诸葛朔像是回到了在警队中通宵加班的日子。不过好在年纪尚小,身体强健,倒也算不上十分劳累了。

就这么过去了大概一个月,一天晚上,诸葛朔正陪同诸葛亮在书房处理事务的时候。小童却匆匆来报,说是蒋参军和马参军有要事要面见丞相。

“公琰和幼常披星戴月而来,是为了什么要紧事啊?”诸葛亮也很是意外,什么事值得他们两个深夜造访。

诸葛朔也好奇地看着这两位史书中常常以“诸葛亮接班人”而并肩提起的人物,当然,虽然最后大家谁也没接上就是了。

“回丞相,琬是因为此事不宜大肆宣扬,故而挑了此刻来访。”蒋琬举手行礼,眉眼间还带着浅浅的兴奋。

“回丞相,谡则是被公琰带来,正是想听听他要说什么事呢——”马谡也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疑惑地看着蒋琬。

诸葛朔听见蒋琬提到“此事不宜大肆张扬”,正想自己是不是该回避一下。虽然他是诸葛亮的孩子,但身上毕竟没有职位功名,于是起身想要离开。

“阿朔可别走!”蒋琬一眼就看出了诸葛朔想要回避的意图,这些日子以来,他和诸葛朔也算是熟悉了。“此事你在这才好说。”

诸葛亮和诸葛朔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疑惑。

“那公琰就直说吧。”诸葛朔重新坐回诸葛亮身边,诸葛亮开口示意蒋琬接着说。

“丞相可还记得,琬前些日子提起过,虽说要与东吴重修于好,可毕竟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不得不防啊!”蒋琬继续说。

“公琰,这事我们不是讨论过,毕竟是要重修于好,不可节外生枝。若是让东吴的人知道我们派使节过去,不是为了修好,是要刺探虚实,反而不好交代!况且,一个敌国使节,东吴怎么肯能放他随便在境内转悠——”马谡皱起了眉头。

蒋琬得意地挑了挑眉,并不意外马谡的回应。“我倒是知道有一个人选,若是随邓使君一并出去,东吴大不会怀疑他。此人必然不会有性命之忧,反倒会被东吴热情款待。”

“还有这样的人物?”马谡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些,但还是有所顾虑。

“就是看丞相舍不舍得让他出去一趟了,即使刺探不了什么,也许对他也是一种历练。”蒋琬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似乎已经猜到了蒋琬的意思,无奈地笑了笑。

马谡更加疑惑了,“如若是有这样的人物,丞相必然会派,哪有什么舍得不舍得的?公琰可别再卖关子了,快快举荐才是啊!”

“琬要举荐的人,不就近在眼前吗?”

诸葛朔愣住了一下,蒋琬说的人,难道是他?

马谡也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公琰此言差矣,阿朔也不过区区十六岁,何谈刺探虚实?”

蒋琬倒是也不恼,温和地冲诸葛朔笑着,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幼常都这么以为,东吴的人必然也会这么想。我先前也说过,即使刺探不成,历练历练也是好的。如今,伯松去世,阿朔归家。论兄弟情义,阿朔也该去东吴拜会伯父兄长才是。不知阿朔觉得如何?”

“蒋参军说的是,论兄弟情义,朔的确是该去拜会伯父兄长。”诸葛朔巧妙地绕开了前面蒋琬所提的“刺探虚实”,把话题转到了探亲上面。

蒋琬冲诸葛朔眨了眨眼,似乎很是满意他的回答。

“公琰所言有理,阿朔的确该去拜会亲人。倒是亮考虑不周了——”诸葛亮轻摆羽扇,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蒋琬的建议。

马谡也没再反驳,四人倒算是达成了一个共识。诸葛朔的名字被加在了前往东吴的名单之上,诸葛亮还特意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告知他诸葛朔即将来拜会的消息。

蒋琬临走之前,避开马谡,悄悄把诸葛朔拉到了一边。

“阿朔可知道该从和何人处入手?”蒋琬又一次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此去东吴,自该先去拜会伯父。据说伯父长子诸葛恪弱冠后即被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孙登。只可惜听说这位兄长心高气傲,怕是不会把我一个自幼在山野里长大的孩子放在眼里——”诸葛朔也朝蒋琬机灵地眨了眨眼。

蒋琬先是一愣,随后笑道,“只可惜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兄长恐怕要栽个跟头在一个山野孩子上了。”

笑过后,蒋琬叮嘱到,“话虽如此,可在东吴之时,还是得避其锋芒,莫要炫耀。须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蒋参军说的话,朔必定牢记于心。”诸葛朔抬手行礼。

“若是阿朔不嫌弃,以后便喊我一声公琰兄就好。”蒋琬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他比诸葛朔大上十来岁,但说话也没什么架子,就如同同龄人一般。

“那么朔就谢谢公琰兄指点了。”诸葛朔也不客气了,直接回复。

“阿朔一路顺风啊!”蒋琬抬手拍了拍诸葛朔的肩膀,告别之后便在月光的照耀下离开了丞相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明之气运至尊

寻仙

大秦剑公子

洪荒:刚成男仙之首,加入聊天群

永乐长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亡国将军不好当
连载中酸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