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学术与生活>>心理学交流区主题:【数据更新与修正】关于此前“**型性情感投射”案例的后续观察及假设修正】
1L 理性分析者 (发帖时间:00:30:15) 诸位,是我。此前承蒙各位提供分析视角,谨此谢过。现对案例“对象A的情感投射”一事,提供后续观察数据,并对原有分析框架及应对策略进行修正。自上一次发帖后,我严格执行了“一如既往”及“强调现有关系价值”的策略。然而,数据反馈出现了显著偏差。关键事件记录:时间:昨日傍晚。地点:器械训练场。诱因:对象A进行高风险动作时略有分心(分心原因与我相关,可纳入变量),导致动作轻微变形,虽未受伤,但存在风险。我的反应:基于职责与某种情绪(待分析),我进行了干预。具体行为:上前终止其训练,并进行了口头批评。批评内容超出常规工作范畴,涉及对其个人安全意识的质疑,语气据第三方反馈,较为严厉。对象A的反应:未如往常一样反驳或玩笑,而是沉默片刻后,露出一种类似“果然如此”的疲惫表情,低声回应:“知道了,对不起,又让你失望了。” 数据分析:
1. 我的干预行为强度(ΔI)远超应对普通战友失误的基准值(Io)。动机并非完全出于理性职责,掺杂了非理性因素。
2. 对象A的反应(R)并非预期中的“受到警示-改正”,而是“退缩-自我否定”。这与“避免其感到羞愧”的初始目标(G1)完全背道而驰。
3. 该事件后,对象A的行为模式(P)中的“疏离”指标(S)急剧上升,已接近危险阈值,严重威胁到关系的“稳定性”(G2)。结论与修正:原假设“仅需维持现状即可引导情感健康发展”被证伪。原策略“一如既往”存在严重缺陷。在认知不对称(我知,他不知我知)的前提下,我的“一如既往”于他而言,可能等同于“冷漠的拒绝”,加剧其内耗。我犯了一个错误:试图将高度复杂的情感问题,当作纯逻辑命题求解,忽略了自身也是变量之一,且我的情绪反馈会直接影响结果。新假设:我可能无法完全冷静地处理此事。看到他那个表情,我的“理性分析”模块出现了故障。求助:在原有目标(G1 不伤害,G2 维持关系稳定)不变的前提下,策略必须调整。如何在不直接挑明(以避免不可控局面)的前提下,有效传递“我并未失望,且非常在意他的状态”这一信息,以降低其“疏离”指标(S)?需求:操作性强、符合当前关系语境、不易引发误解的具体方案。望提供建议。此致。
2L !!!楼主你回来了!还带来了更新!我就知道!
3L “我的理性分析模块出现了故障”……啊啊啊楼主你这不是故障,你是开窍了啊!
4L “看到他那个表情”……楼主,你心疼了是吧?是吧是吧?
5L 鼓掌!欢迎楼主从理性神坛跌落人间!现在感觉如何?
6L 给楼主翻译一下:我好像把我老婆(或者老公)凶哭了,现在他很伤心要跑,我怎么哄?在线等急。
7L 理性分析者回复5L:……感觉并不好。效率低下,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回复6L:请使用严谨措辞。对象A是男性战友,并非“老婆”。且“哭”并未发生,只是情绪低落。
8L 楼主别嘴硬了!你否认了老婆没否认老公!而且你这典型就是心疼了 慌了! 方案来了:对他好!双倍的好!但要用兄弟的名义! 比如,给他带吃的,就说“食堂顺手拿的,多吃点才有力气训练,别再做危险动作”。比如,训练时多看着他点,但别说“我看着你”,要说“这个动作我陪你练一遍”。核心:把所有的关心和在意,都包装成“战友情”和“责任”!让他感受到你的在意,但又抓不到把柄!
9L 同意楼上!还要不经意地夸他!“上次那个动作做得其实很好,就是最后分心了可惜了”,既肯定了他又提醒了安全,还暗示你一直在关注他!
10L 楼主,你之前不是会给他处理伤口吗?下次再有机会,动作轻一点,时间久一点(不是)。这种无声的关怀有时候比语言有用得多。
11L 最重要的是:别再板着脸教育他了!哪怕他真做错了,换个方式!用担心的语气说“你刚才吓死我了”都比严厉批评有用!
12L 理性分析者回复8L:“包装成战友情”策略可行。具有隐蔽性和可操作性。回复9L:肯定性反馈,纳入方案。回复10L:物理接触的度需要谨慎控制,避免传递错误信号或引发其他问题。但可考虑。回复11L:“吓死我了”这种表述,过于主观且情绪化,不符合(记录:或许在极端情况下可酌情使用)。综合各位建议,初步方案拟定如下:
1. 明日早餐,将我的鸡蛋给他。理由:“今天胃口不好。”
2. 训练中,增加对其的关注频次,并以协作练习为由进行近距离指导。
3. 寻找机会,对其某一项具体优势提出肯定性评价。
4. 观察其反应,持续调整策略。感谢各位。希望此次策略能有效降低疏离指标(S)。此致。
13L “将我的鸡蛋给他”……楼主,你这操作真的好纯情啊我哭死!
14L 楼主,祝你成功!等你的下次数据更新!(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15L 感觉楼主在下一盘大棋,而棋子是他自己和对象A的心……
---
(次日傍晚)
16L 理性分析者 [匿名回复] 简短更新。策略部分起效。鸡蛋成功给出,虽被质疑“胃口不好是否身体不适”,但已接收。肯定性评价已执行,对象A表现出轻微困惑但似乎受用。疏离指标(S)略有下降,但仍在警戒值。出现新变量:下午格斗训练,为示范一个动作,需与对象A进行近身控制。过程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排斥或尴尬。协作效率甚至高于往常。我的心率在过程中出现异常峰值,持续时间约15.7秒。原因待查。数据收集仍需继续。
17L “心率出现异常峰值”!!!楼主!!!你查什么查!!!这就是喜欢啊!!!
18L 示范近身动作……楼主你是故意的吧?!是吧?!
19L 太好了!S值下降了!楼主继续加油!坚持投喂鸡蛋!
20L 楼主:理性分析,科学投喂,逐步靠近,成功捕获(不是)。
【本帖已被发布者设置为‘存档状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