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尔二世很少会关注孩子。
君士坦丁八世出生时,他几乎还不记事;安娜出生时,他们倒是曾经兴致勃勃地讨论应该如何打扮妹妹和给她起怎样的名字,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至于他的侄女们,从她们出生开始,她们就像是他弟弟身边的影子,他对她们的印象并不深刻,就像他也从没有在乎他多了一个侄儿一样。
但现在,在真正见到这个原本于他只是书信中的名字和弟弟身边的影子的侄儿时,他对他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仔细地打量他:他的个子很高,比同龄的孩子高了半个头不止,头发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深沉的乌黑,被仆人妥帖地打理并依附在脸颊边,身上还有着浓郁的油膏和香料的气息。横看竖看,他都是一个符合他刻板印象的、和他的弟弟一样在金角湾的暖风中熏陶的贵族,漂亮、精致且带着挥之不去的腐朽,可即便是在他如此漫长的凝视下,亚历山大也没有流露出怯色,相反,他似乎认为他的审视和打量是一种十分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事物,因而毫不避忌地回击,完全没有因为他是他的君主和伯父而有所退却,甚至于“退却”这样的想法在他脸上都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
“你好,亚历山大。”在冷汗已经浸透了君士坦丁八世沉重的长袍后,他才终于听到他的哥哥开口,某种意义上,现在最受煎熬的是他,他确实很担心亚历山大会有什么无意间触怒巴西尔二世的言语和举动,“你对军事教育很感兴趣吗?”
理论上,巴西尔二世应该知道亚历山大的教育细节,作为君士坦丁堡中皇室成员动向的一部分,尼基弗鲁斯总管出于礼节也会将小皇子对军事教育的偏好汇报给前线的皇帝,但事实上,巴西尔二世问出这样的问题并不代表他确实对侄儿的教育细节了如指掌,而是出于军人的本能认为一个亚历山大的眼神不应该属于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孩子。“是的,这是我目前接受的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亚历山大不咸不淡道,“正如我应该学习你。”
“学习?”巴西尔二世略有些诧异,“你的教师认为你应该向我学习?”
“和我的老师们无关,是我认为你值得我的尊敬。”亚历山大说,他完全意识不到他这样的口气会令他血缘上的父亲多么心惊肉跳,他只是相当直白且坦荡地表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希腊老师们对他的教导和熏陶仅仅限于让他接下来出口的话里带上了一点希腊式的委婉和恭维,“我希望有和你并肩作战的荣幸。”
当亚历山大说出这样的话时,君士坦丁八世本就沉重的心一下子坠入谷底,他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却无处找补,他只能紧张地盯着巴西尔二世观察着他接下来的反应。“你很有勇气,我的侄儿。”许久之后,他听到巴西尔二世道,从他的直观观察,他觉得他的哥哥似乎并没有动怒,甚至还有点兴趣,“你打算什么时候上战场?”
“现在就行。”
从亚历山大的角度,他确实不认为他的年龄对他重回他热爱的战场有什么阻碍,战争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环境,如果有一天他终究要以一个希腊皇室成员的身份同撒拉森人作战,他希望现在开始就了解希腊人的武器和兵种,这可以帮助他快速适应新的战争环境,他完全不觉得这句话被一个七岁孩子说出口有什么不妥之处。
他专注地盯着巴西尔二世,希望他能够给他他期待的回应,但巴西尔二世反而笑了笑,尽管他的笑容只是短暂地勾了勾嘴角,与其说是愉悦不如说是感慨:“在你还没有充足的经验和能力之前,战场同你与坟场无异。”
很显然,巴西尔二世并没有将一个七岁孩子的宣言放在眼里,某种意义上,亚历山大的宣言反而加重了他在巴西尔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眼里“孩子”的定位,只有孩子才会这样天真。有关和侄儿的见面和这个小插曲很快被巴西尔二世遗忘了,在君士坦丁堡逗留期间,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是处理积压的事务,并准备接下来针对保加利亚的战争,而众多事务中,他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或者说与土地问题相伴生的军队问题。
如君士坦丁七世所说,“军队之于国家,正如头脑之于躯体”,在身处四战之地的东罗马帝国,军队的战力可谓是攸关存亡之事,这是从皇帝希拉克略的时代开始的主旋律。
引用后世史学家的观点,七世纪的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是一位身兼“最后的罗马皇帝”和“最初的希腊皇帝”角色的君主(1),在希拉克略的前半生,他击败了波斯帝国,将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重构了帝国的军政体系,完成了从古典时代到中世纪的转型;但在他的后半生,他却在“雅穆克战役”中耻辱性地大败,丢失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半领土,导致了长达四个世纪(未来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的边疆危机。
所幸的是,希拉克略早期改革中的核心,“军区制”,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帝国的衰落,由于皇帝将一部分自治权和财权下放给军区将领,这些地方将军们很有动力为抵御外敌出兵出力。截止到十世纪初期,由于较为强势的王权,马其顿皇帝们尚能够对军事贵族做出一定的约束,但在912年,“智者”利奥六世去世,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七世登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如果亚历山大知道后续的英格兰历史,他一定会惊叹利奥六世和后世的一位英格兰国王实在堪称是异国异教的亲兄弟,具体体现在他们相似的为了得到男性继承人而反复折腾的婚史上:利奥六世的第一任妻子是他母亲的亲属塞奥法诺,这位皇后虔诚、仁善,但只生下一个早夭的女儿,而利奥六世在婚内公然勾引身为有妇之夫的佐伊·扎乌泽斯,致使塞奥法诺在忧郁和悲伤中郁郁而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