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意了。
还是得学新符号。
看来得重新再习惯一两种谱面了。
我边消沉片刻,边劝说自己:好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至少比整个陌生的动植物体系和文学史轻松多了,也比高等数学简单一点。而且刚才我听对了,确实是七个基本音级。
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用耳朵听嘛。对乐器进行了基础的熟练之后,无需谱面也能听奏出来的。
教授向我们简短介绍了五线谱,介绍了它们do、re、mi、fa、sol、la、ti的唱名,分别与C、D、E、F、G、A、B的音名相对应,特别介绍了C大调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调式之一,中央C则可以在初学时暂且视作音域的中心点。很多定音乐器都把中央C放在中心,比如钢琴等云云。
很有逻辑,但顶多只能记住刚开始和最结尾的那些。
这位教授,您多久没教过初学者了。
您是不是因为布鲁斯的捐助而参与授课,或者是音乐学院里的其他人为了布鲁斯的捐助,把您从独立办公室与故纸堆中挖出来的。
在讲了一阵虽然能听懂但是记不住的乐理知识后——观察周围,听不懂的占多数,但也有一小撮明显跟得上内容的,这部分人多半坐在前排——教授示意我们自己去乐器区看一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器,允许触摸和试音,并需要在下堂课交上“为什么喜欢这种乐器”的150词阐述,记入平时分。
教室里登时散发出哀怨的气息,部分胆大的质疑为什么这个都要交作业。
教授倒是笑眯眯地回复。
“为了给混学分而不是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更低的期末成绩。”
啊,坦率地说明了想法,话语中散发着怨气,好可怕哦。
您真的是被其他人刨出来上课的吧,教授。
乐器被整齐地放在房间内侧,围成一个半圆。靠近瞧了眼,发觉少部分在翻阅百科全书时见过,多半不认识或分不清,但能猜出来大概是怎么用的。
其中让我注意的是一个巨大的立式弦乐器,搁在一处被圈起来的保护垫中。它和我在瑞文戴尔练习的月桂琴均为竖型弦乐器,有点核心结构上的类似,就是大了不少。
凑近摸摸主体与琴弦的材质,发现结构为木质,琴弦有两种材质组成;随手划拨了整排琴弦,音色听起来还可以,有连绵与清新之感。
不过琴弦有点松了,单个拨动试音的时候,发觉指尖反馈的力度各自不同;虽暂时不知道地球调式,但相邻琴弦的音调变动程度,并不是很稳定,跨度忽大忽小,且超过了木材短期形变会造成的跑音程度。
可惜,看来最近都没人给它调音啊。
无需询问旁人以显得自己没有常识,我熟练地掏出手机,不知道多少次进行拍照搜索。
拍照搜索真是个好用的功能。既能避免常识不足的尴尬,又不会让人意识到我究竟不知道什么。
不使用文字关键词且浏览页面够繁杂的话,谁知道我是在搜它的现状还是历史,分类还是风评,使用方法还是购买渠道,实用测评还是劝退提醒呢?反正肯定很难直接反应过来,我对面前的东西一无所知。
拍照搜索真是一样可以光明正大使用的东西。
谷歌告诉我,这种大型乐器叫竖琴,弦数和大小都不一,分为有踏板和无踏板两种,目前最主流的弦数是47根,不同颜色的琴弦对应不同的调式;由于原理复杂和制作方式繁复的原因,价格昂贵。又在关联词条中跳出了“莱雅琴”“里拉琴”等小型可手持竖型弦乐器。
感觉有点意思,想试一试。
我意识到韦恩庄园里可能也有这种东西,我猜应该放在专门的乐器仓库里,回去可以问问阿尔弗雷德。就是看起来好沉,不是我现在能拿得动的重量,估计肯定需要别人帮忙。
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韦恩庄园里什么都有”的感觉,遇到缺失物品或想要物品的第一反应,都是回去问问万能的阿福。
糟糕,已经被布鲁斯拥有的财富逐渐腐蚀了。而且被腐蚀得还算开心。
这算什么?
“这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也说不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我觉得,应该从看到韦恩庄园他那美丽的花园算起。”
杰森没有说错,文学作品有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穿透性,经典角色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伊丽莎白·班内特的感想,居然能完全套入进我此刻的心情中。
……
等一等。
伊丽莎白对应谁?谁是他身边的偏见之人?
莫非他当时在暗示我?
他在暗示我拥有伊丽莎白式的态度?
他在暗示我是偏见的?
他觉得我偏见?
我思索了一阵后,把这个揣测打消掉。毕竟揣度的后果已经体验过一回,无需再次感受。
只是意识到了自己与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相似性,在偏见后发觉布鲁斯似乎并非如此,在交往中逐渐感受到财富与人格的魅力——好吧,目前主要还是财富的魅力。
但是,怎么回事。
怎么感觉被一本两百多年前的小说预言了似的。
我一边有种被两百多年前的作家于天上善意嘲笑了一番的感觉——但好歹是女主角,而且结局不坏,我自我宽慰道——一边怂怂地决定再把《傲慢与偏见》再读一遍。
至少不能犯书中已经注明的错了。
ivr在紧张情况下应急反应很快,但在不紧张情况下进行思考时,会放慢脑速想想清楚。
虽然破开脑壳看看的话会发现她不笨,但是……动作上的表现就是……
在走神。
所以,之前那么多章的大段内心推演内容……嗯旁人看来是在唐突发呆!她盘了多久想法,在别人眼中就走神了多久。
看起来实在不太聪明呢。
//
杰陶:自比《知更鸟》,没有暗示。
ivr:怀疑自己《偏见》,紧急重读。
也算一对卧龙凤雏。都比点好的。
//
结尾引号的那句话是《傲慢与偏见》中,结尾的主角丽兹开玩笑解释自己什么时候爱上达西先生的。
原话是:
这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也说不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我觉得,应该从看到彭伯里他那美丽的花园算起。
It has been coming on so gradually, that I hardly know when it began. But I believe I must date it from my first seeing his beautiful grounds at Pemberley.
爱和财产是简奥斯丁所认为的幸福婚姻必需品。这里觉得非常合适就用上了。
//
今天真的在上课。
//
本来想多写点的,但是推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还是结在这里比较好,所以没有6000字啦抱歉。
按字数保证更新不太合适……每个情节都有最为适配的对应字数,以后就不按照日六日万之类的保证更新了。
不过可以保证每章都有一个完整情节点!我觉得按情节点进行更新会更合适一点。
//
感谢“白拍子”“暹罗猫”“苍山负雪”“懿瑾”“我的猫跑了我也想跑”,投掷的地雷。多谢支持!
//
感谢读者“welkin”,灌溉的46瓶营养液。
感谢读者“又闲又咸”,灌溉的30瓶营养液。
感谢读者“弋”,灌溉的27瓶营养液。
感谢读者“风雪风雪夜归人”,灌溉的20瓶营养液。多谢支持啦!
感谢读者“Aker”“扑灵扑灵的驴子”“糖茶”“桉柠蒎”“蔓”“每天只想咕咕不想码字的透酱”“凛月祭”“沐尘”“讀者”“讨厌高数”“一梦”“鲜晓悦”“郁∈”,灌溉的营养液。多谢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32章 音乐鉴赏基础,与名为竖琴的乐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