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闹得是如何的人仰马翻都与宋澜无关了,他一人快马加鞭,将京中的喧嚣与算计全都抛却脑后。直到入了大同地界,才稍稍放缓了些,思索着到了军营要如何应对,如何立威?他这个年岁的,想来军中该是有许多人不服的。
谁知刚进城门就瞧见了个熟悉的身影,“溪启!”见夏溪启回头,宋澜纳闷道,“你怎还在此地?”
夏溪启抬头看着马上风尘仆仆的宋澜,撇撇嘴无奈道:“我倒是想走!这不是被表姐交代留下来善后了么,本来还有赵承那个小子陪着,可他之前接到京中传来的急信后,急匆匆回京去了,将这里的烂摊子全都撂给了我!”
宋澜皱眉道:“善后?”
夏溪启点点头,有气无力道:“表姐走前说了,大同官府之中盘根错节,沆瀣一气,民间怨声载道良多,绝非是方铮一人所为造成,即便除了方铮,顽疾难除,仍无法根治。我留在此处,虽插手不得官府事务,但若真到了危急关头,总能比旁人更快些向京中递信,毕竟重镇之地,真要有个万一……”
宋澜轻哼:“她倒是考虑得周全。”当真是算无遗策!
“宋兄今时前来,是为了大同军务吧?”夏溪启忽的想起什么,换上一副正经模样,严肃道,“表姐信中特意让我与你带话,外邦遣敌入内盗窃军报是假,但多次侵扰为真,不防其中有同军中府衙暗通款曲者,万事还需小心为上。大同军中对陛下不无抱怨,你是陛下派来代替陆老将军的,如何使他们信服,尚需用些心。不过,表姐也说了,你既是陛下指派来的,军中事宜当断即断,无需被他人言语左右。”
宋澜眸光一凝,正色道:“她何时寄来的信?”
“嗯……”夏溪启皱眉思索道,“应是赵承走了不到两日,信便到了我手上。”
“信可还在?现下在何处?”宋澜语气陡然变得急促。
夏溪启被他疾言厉色的模样吓了一跳,下意识后退了半步,而后小心翼翼道:“在…在我住处收着呢!”
“带我去拿!”
“哦哦!好。”夏溪启连忙点点头,“我如今还住在之前的那家客栈里,咱们走吧!”夏溪启扭头刚打算步行往客栈走去,就见宋澜弯腰将他提溜起来,扔到了马上,然后不等夏溪启坐稳就一蹬马腹,向着客栈跑去。夏溪启赶忙抱住马脖子,惨叫道:“慢点!宋澜哥!慢点啊!我要掉下去了!”
等到了客栈门口,宋澜猛地勒住缰绳,一把将夏溪启从马背上拽了下来,“走,去拿信。”
夏溪启惊魂未定,捂着几乎要蹦出胸口的心脏,抱怨道:“宋澜哥,我应该没有哪里得罪了你吧?”
宋澜不语,只是一味地大步往楼上走去。他现下心里乱极了,仅仅是从夏溪启嘴里提及赵寻英的听到“表姐”二字,听到有关她的只言片语,便如海啸山崩般席卷而来,那连日来筑起的心防就此轰然倒塌。宋澜自嘲道:真是不堪一击啊!
夏溪启在房中手忙脚乱地翻找,终于才行李深处翻出来一叠京中寄来的信,他将这些一股脑地塞到了宋澜怀里,“喏!都在这儿了!你自己看吧。”
在一众笔迹各异的信封中,宋澜一眼就认出了赵寻英那熟悉的字迹,他将这封信抽了出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才缓缓拆开了信。
这封信该是赵寻英写给赵承的,意在向其解释自己为何改变计划滞留京中,并让其安心,按照原先计划前往宁夏。奈何阴差阳错,赵承没等到这封信,就已经匆忙返京了。
宋澜展信阅之:
「暌违日久,甚是思念。
…………
诸事忽至,纷扰繁杂,惊扰心神。然则若袖手旁观,心中挂念,恐难安生。
年少读诵读圣贤书,思之君子之道,虽潦潦不甚解其中意,然所教导‘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仍践行于今时言行,未尝敢忘
…………
今时势逼至此,不得已改变初衷,暂留于京中,与之周旋。唯望吾弟能抽身其中,勿使阿姐担忧。待此事了结,天高海阔,或可再无纠缠。
宋澜不日恐将奉旨赴大同,代掌军中事宜,若有可能,设法避人留信于他。大同事多蹊跷,军需粮饷去处不明,军中人心浮动,加之外族虎视眈眈,恐内外勾连,滋生事端,请其务必万事小心,善自珍重。
宋澜胸中藏丘壑,必有主意。若无惊险,不必相扰。
抛却彷徨意,且试剑锋芒。少年意气扬,前路皆可行。以此共勉之。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短短两页纸,宋澜看了许久,夏溪启在一旁叫了他数声,他才回神,“怎么了?”
“我还想问你呢!”夏溪启凑近了脑袋,好奇道,“这信看了这么久,可是其中还有什么玄机?”
宋澜拇指碾过结尾处赵寻英的名字,又在“宋澜”两字上流连许久,才将信仔细折好,收到信封中,“这信…你可还有用?”
“啊?”夏溪启一愣,不知他这是何意。
“若是无用,我便将其带走了。”
夏溪启点头,“那也是可以的呀!只是……这信中当真没有什么只有你们二人能看懂的密语?”
宋澜摇头,唇角勾起一丝苦涩弧度,哪有什么密语,有的只是赵寻英一惯的口是心非,唯有在这种见不得光的地方,才能流露几分真情。偏偏他又是个没出息的,这些就够了。
“我还要赶去军营,就不多留了。”
夏溪启看着宋澜来去匆匆的身影,低声嘀咕道:“真是莫名其妙!”
军营之中,众人早早就得了圣令,等待已久。陆老将军和副总兵走后,军中更是人心惶惶,流言蜚语四起,各种猜测甚嚣尘上,就连每日里的操练都透着一股懈怠。留下的几位参将忧心忡忡,只盼新来代总兵一职的人能快些到来,好给军中众人一颗定心丸。毕竟,军心涣散乃是行军打仗中的大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