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掖庭初刑

周围的罪奴和宫女们,有的投来麻木不仁的眼神,仿佛早已司空见惯;有的则偷偷交换着眼神,带着一丝隐秘的幸灾乐祸和窥探欲。

在这里,无尽的苦难是生活的常态,目睹他人遭受更甚的苦难,甚至成了这乏味绝望生活中一种扭曲的调剂。

有人在他费力搓洗时,故意将一桶漂洗过后的污水“不小心”泼到他脚边的地上,冰水混合着污渍溅湿了他本就单薄的裤腿和草鞋,险些将他滑倒。

有人在他好不容易搓洗完一部分,转身去拿旁边筐里的皂角块时,故意“失手”将一整桶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冒着寒气的冰水,“哗啦”一声全部泼进他的木盆里,不仅将他刚搓洗好的部分再次浸湿弄脏,飞溅的冰水还劈头盖脸浇了他一身,让他从头到脚瞬间湿透,冷得彻骨,之前的努力顷刻间付诸东流。

秦彬的动作起初因镣铐的束缚和不习惯而显得格外生疏笨拙,铁链不时磕碰到木盆边缘,发出刺耳的声响。

但他天性聪颖,学得极快,他努力调整着站姿和发力方式,以最节省力气、最能保护受伤双手的方式挥动木槌。

额头上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很快便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冰冷,贴在皮肤上,带来又一重寒意。

他的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不见一丝血色,唯有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在极度的疲惫和痛苦之下,偶尔会掠过一丝隐忍至极的痛楚和一丝无论如何也不肯彻底熄灭的、微弱的火光。

巨大的体力消耗和无孔不入的寒冷让他很快感到头晕目眩,耳朵里嗡嗡作响,手臂酸痛肿胀得仿佛不再是自己的,每一次抬起都如同举起千斤重担。

但他依旧咬着牙,凭借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坚韧,一下,又一下,机械地重复着捶打、搓洗、浸泡的动作。

那双曾经执笔挥毫、写下锦绣文章、抚琴落子、被视为京城闺秀梦中良配的手,如今长时间浸泡在刺骨的冰水里,变得红肿、僵硬、布满裂口,指甲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污垢和皂角的残渣,再也看不出半分昔日的风采。

王管事抱着手臂,远远地站在一处背风的屋檐下,手里不知何时也多了个小巧的手炉,脸上带着满意而残忍的狞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磨掉这个罪奴身上最后那点可笑的、不合时宜的傲气和风骨,让他变得和这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麻木、顺从、绝望、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一天的漫长劳作,仿佛没有尽头,时间在这里被拉长、扭曲,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寒冷。

当暮色如同墨汁般缓缓浸染了掖庭局狭小、污浊的天空,远处终于传来了那象征放工和晚饭的、刺耳而沉闷的锣声。

秦彬几乎是靠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无意识支撑,才没有直接瘫倒在冰冷的地上。

他拖着仿佛灌满了铅、又被冻僵的双腿和沉重的镣铐,哐啷哐啷地,跟着其他同样疲惫不堪、眼神空洞的罪奴,踉跄地走向院中临时搭起的、发放饭食的破旧棚屋。

队伍缓慢地向前蠕动着,空气中飘来一股越来越清晰的、寡淡的、带着明显馊味的食物气味,混合着潮湿的木柴烟味。

发放饭食的是两个面相刻薄、眼神浑浊的老太监,手里拿着长柄的木勺,不耐烦地敲打着面前巨大的、边缘布满油污的木桶边缘,发出“梆梆”的声响,催促着队伍。

轮到秦彬时,其中一个老太监抬起松弛的眼皮,浑浊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认出了他就是那个被王管事“特意关照”、被李公公点名要“好好照料”的新来的罪奴,嘴角立刻扯出一个毫不掩饰的、恶劣的笑容。

木勺在桶底敷衍了事地刮擦了几下,舀起浅浅一勺几乎看不到半点油星、浑浊得像泥水般的菜汤,里面可怜地漂浮着几片烂黄的菜叶和零星几点、根本看不清本来面目的、疑似食物残渣的东西,“哐当”一声,带着轻蔑,倒进秦彬伸出的那个边沿破损、沾满污渍的粗陶破碗里。

接着,另一个老太监从旁边一个盖着破麻布的筐里,摸索了半天,才掏出一块黑乎乎的、比成人拳头略小、坚硬得如同石头般的粗麦馍馍,那馍馍表面粗糙,甚至能看到些许明显的霉点,他看也不看,随手就扔进了秦彬的碗里,少许冰冷的汤汁被砸得溅了出来,落在秦彬冰冷的手上。

“下一个!磨磨蹭蹭的!”老太监尖声叫道,声音嘶哑,仿佛多看秦彬一眼都嫌脏了眼睛。

这与前面一些人碗里尚且冒着微弱热气、内容物稍显稠厚、甚至偶尔能见到一小块肥肉膘的饭食,形成了鲜明而残酷的对比。

周围有人发出低低的、压抑的窃笑,似乎都在等着看这个新来的、曾经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如何反应。是会像某些刚来时还存有幻想、不识时务的人一样,因愤怒和屈辱而失控地摔掉碗?

还是会忍受不住极度的饥饿和寒冷,放下那可笑的尊严,低声下气地、摇尾乞怜地乞求多一点、好一点的食物?

在所有这些或明或暗的注视下,秦彬只是默默地、用那双红肿破裂、还在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只冰冷而肮脏的破陶碗。碗壁冰凉,那点寡淡冰冷的汤水几乎无法提供任何一丝暖意。

他转过身,艰难地拖着镣铐,一步一步,挪动到院子一个最僻静、最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堆着一些废弃的、露出腐朽木质的木料,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未经踩踏的洁白积雪。

他并没有立刻去吃,而是先慢慢地、极其艰难地蹲下身,铁链在这个过程中发出沉重的哗啦声。他将陶碗小心地放在一块稍显平整、相对干净的木板上。

然后,他尝试着用手臂拂去旁边一个低矮树桩上的积雪,动作因镣铐的束缚和冻僵的手指而显得格外笨拙、迟缓。

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端起那只碗,在那块冰冷的木桩上缓缓坐了下来,挺直了背脊。

寒风毫不留情地卷着雪沫,打在他单薄湿透的赭衣上,试图带走他体内最后一丝热气。

他低下头,看着碗里那不堪入目、猪狗食般的残羹冷炙,眼神却平静得可怕,无波无澜,仿佛看的不是令人作呕的食物,而是一件需要他认真对待、完成的任务。

他伸出那双惨不忍睹的手,拿起那块硬得能硌掉牙的馍馍,沉默地、用尽力气地、一小块一小块地掰开,然后仔细地浸泡在冰冷的菜汤里,试图让它稍微软化一些,便于下咽。

他的吃相并不狼狈,甚至依稀还残留着几分世家子弟自幼严格教养形成的用餐仪态,每一个动作都缓慢、专注而克制,仿佛在进行某种沉默而庄严的仪式,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吃的不是味道,不是享受,仅仅是维持这具身体继续运转所必需的能量。

每一口冰冷的、带着明显馊味的、难以下咽的食物艰难地咽下,都像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反复提醒着他此刻卑贱如尘的处境,提醒着他所失去的一切荣光、温暖与尊严。

然而,正是在这种极致的屈辱、匮乏与痛苦中,他那份沉默的、专注于“进食”本身、不肯流露出丝毫哀求或崩溃的倔强,反而透出一种奇异而夺目的力量感,一种无法被彻底摧垮的内心尊严。

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寻刺激的人,渐渐觉得无趣,收回了目光,转而专注于自己碗里那点可怜的食物。

也有少数几个在这里待了许久、早已变得麻木的老罪奴,看着这个在严寒角落里沉默进食、脊背挺得笔直的年轻身影,他们空洞死寂的眼神里,似乎极其短暂地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似是怜悯,又似是看到了久远之前的自己,但那光芒一闪即逝,很快又恢复了死水般的麻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陛下也想知道
连载中塬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