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阿盼很高兴,一路上哼着不成调的家乡曲子,折磨得虞蘅离她五步远。

今日天色已晚,二人还得暂且找个邸舍住下,明日,再物色久居的住处。体面解决了婚约问题,族中那边也有了交代,还拉到了初始资金,路过肉市,虞蘅忽而兴起:“今天咱们炖骨头汤吃。”

在时人眼中,羊是山巅高岭之花,一年只偶尔两回能买着,毕竟是贵族肉,价钱、渠道都不好搞定,因为难得,便也显得可贵了。

牛则吃的是刺激,虽说有禁令、有刑罚,还有高额税,可没人管,吃的人一点也不少,天子脚下更是嚣张,最后官家干脆废了牛肉税。但虞蘅总嫌这会的牛肉老,但凡店家煮得久一些,嚼起来与皮筋无异,一点儿也没有后世奶香柔嫩的涮牛肉的味道。

鸡鸭鱼地位略低,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算不得肉。

猪肉比较特殊,先前是“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①,穿越前辈狂搞基建多同时,大刀阔斧改善了许多民生需求,也没忘了教人们阉猪。是以,这时候的猪肉跟虞蘅上辈子吃的猪肉并没太大差别。

但士大夫中风气仍在,更有顽固守旧古董唾弃豕肉为“贫贱困苦者食之”。

在虞蘅老家,猪肉是平民打牙祭的存在,就是不知道汴京如何了。

虞蘅挑了家生意不错的肉铺,今日只得了一头羊,早早就卖光了,牛肉、猪肉还有不少。

她这一路逛来买了不少米粮日用,店主老远瞧见了,本是带着笑迎上来,却听她要那些没人买的豕骨,脸色略冷了冷:“五文钱。”

虞蘅并不以为耻,笑吟吟地:“多谢了。”

阿盼忍着在外没有拆台,等寻到了邸舍,进了厢房才问:“蘅娘子怎么买这些没人要的骨头?”

虞蘅最近爱上了跟小姑娘卖关子,偏不急着说。

借了邸舍的厨房,虞蘅将排骨斩小,浸冷水里泡出血水,又将买来的萝卜切滚刀块,统统倒进锅里炖上。

她刀起刀落十分痛快,震得案板都嗡嗡作响,旁边的庖厨诧异地投过来好几眼,开始见虞蘅模样还以为是娇滴滴的贵女,没想到竟这般利落。

阿盼更是已经呆了。

她见过虞蘅做玫瑰卤子、做鲜花饼,无不风雅精细,便是比起京中那些贵女也不差,却没想还能将这菜刀舞得虎虎生风。

阿盼对虞蘅越发信服起来,我家蘅娘子这般人物,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今天排骨买得好,足够新鲜,鲜红的肉渣紧紧附在白色软骨上,虞蘅剁排骨时几乎能想象出咀嚼时那嘎嘣脆的口感。

炖萝卜排骨汤亦有讲究,多方放排骨,少放萝卜,少加水,要慢火煨。

这可不是说笑,虞蘅有十分的自信,照这法子去做,一尝便知。

“好吃!”

阿盼这丫头先前还不以为意,眼下面对一大钵热腾腾的萝卜排骨汤,吃得直吧嗒嘴,啃光了骨头上的肉还要去嘬骨缝,即便已经饱了,也还是再加了一碗饭,用汤泡着扒完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筷,骨头渣子堆成了小山状。

在家时,哪里轮得到她吃肉?

虞蘅眼里带笑,给自己也舀了一碗,唔,好喝。

烫、浓、香、稠,比起排骨,虞蘅更喜欢那已经煮透的萝卜,软而不烂,一咬几乎溅出汁水,又吸收了肉味,鲜甜鲜甜。

春天的萝卜还成,水分不至于流失得太厉害,用来和排骨炖汤是绝配。

“蘅娘子还是我见过第一个能将豕肉做得这般好吃的。”阿盼捧着肚子感慨。

虞蘅笑起来,那是你们不懂欣赏好吗?嘴上却谦虚:“许是饿了,才显得格外好。”

阿盼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虞蘅瞧着当初圣母心泛滥而收留的婢子,跟着她养了这么些天,肉长回来不少,脸上也有了健康的红润,再养养,可以看出清秀佳人的影子了。

心中不免唏嘘,十三四岁,还是个孩子呢,若没碰上她,也不知会被卖去哪里。

城内的房子暂且租不起,即便楼店务那儿有“廉租房”,只要五百文一间,她们也抢不过那些人。

虞蘅领着阿盼出城在虹桥附近转了三天,又掏了两晚邸舍钱,才找到合适的住处。

一间巴掌大的院子,正对院门是一间正房,两边各有一间不大厢房,院门亦连着厨房,拢共四间屋子,她与阿盼各人占了一处,剩下一间则用来放杂物正好。

这样一间小院,每月租金要一千,看着数目骇人,可若是仔细算起来,其实是她捡了便宜。

汴京何等地段?她这小院虽在城郊,可离着城门不远,不过多走一段路罢了。

附近民居、商铺不少,其中不乏有品阶低的小官吏,譬如隔壁邻居户主夫妻,郎君是个身高八尺的捕快,一脸浩然正气,娘子平日在家做些绣工兼带一双儿女,人亦很好相处,头天还来帮着她们收拾屋铺,安全感十足,邻里关系和谐。

又靠近汴河虹桥边上,入了夜,市井买卖尤盛,生活便利。

之所被她捡了这便宜,乃是因之前有租户在这出了事,据邻居娘子私下与她反映,入夜后常有呜咽抽泣声,闻之悚然,已经吓跑过三任租户了。

旁人嫌晦气,虞蘅却不忌讳这个,左右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真碰上,高低让那冤鬼见识下穷鬼有多可怕。

阿盼则对鬼神敬畏得多,硬将道观求来的桃木剑跟符纸塞在了两人枕头下面。

虞蘅对新家哪哪都满意,嗯,就是家具有些旧,房顶亦有漏雨处……本朝租房前五日是不收房租的,她得赶紧趁着这几日修缮一下,实在破得用不了的便买新的,这才住得舒服啊。

薛野鹤说“人家住屋须是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方好”②,按着这个标准去寻,没有几贯钱是下不来的。

虞蘅打量自己租下这小院,从主屋望出窗去,萧萧竹影虽没有,却有葱茏大树,时不时几丝风过,叶子便在阳光下摇曳晃眼,碎金般闪烁。若是个有闲有心的雅人,便可对窗煮茶,听风摇叶,如何不算好呢?

虞蘅显然不是雅人,买来菜种,看阿盼熟练地锄地播种,在院墙角落种上葱、韭、蒜等菜蔬,才满意地点头:“这才有了些家样子嘛。”

太干净齐整的,那是邸舍。眼下家里虽还有些空荡荡,不过日子总归越过越红火的嘛。

阿盼有点紧张,蘅娘子平日节省,如今置办居所器具,花钱堪比流水,手上银钱约莫只剩十两余,可还够置办铺子?

虞蘅一点也不急,收拾好家,延续了上辈子搬家之后的习惯,等太阳落山以后,穿着大T恤裤衩溜溜达达,买一堆小吃摊,打探周边环境。

当然,大T恤眼下是不必想了,但还是可以溜溜达达。

白日里虹桥边上酒肆食林立,入了夜,选择住这里的好处就更显出来了,商贩们骑着骡子拖着车儿赶来,车头斜斜插盏灯笼,一面沿路叫卖,香气逼人。

不愧是舌尖上的我朝。虞蘅吃过外表雪白内里嫣红的澄沙团子、翡翠似的莲荷羊肉兜、吃过甜香软糯的牛乳圆子,直把阿盼的脸又吃圆了一圈,直呼过瘾,那点子紧张也早忘脑后去了。

带着阿盼吃了好几日城中食摊,兜里银钱是越来越少,心里那点影子总算逐渐成了型。找匠人口述一番,定做了桌椅板凳推车蒸笼一应物什。

赶在初夏来临之前,虞蘅抓住了春天的尾巴,虞记朝食摊就这么没什么声响地开业了。

①:《猪肉颂》宋苏轼

②:《癸辛杂识》册内有则“水竹居”,曰:“人家住屋,须是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方好。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汴京食味记
连载中岑清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