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将到未到之时的1998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早已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和发达国家一决高下,而占中国版图百分之五十七的广袤的西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温饱都没有解决,此种现象在农村甚为突出。这是由中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及城乡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所导致的。
90年代打工大潮风起云涌,人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奔赴沿海,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因为穷。穷则变,变则通,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制定大政方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科技兴国、教育兴国。科教兴国在中国的提出比我们亚洲近邻日本晚了七八十年,可以说教育的滞后是造成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为了全面发展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消除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别,国家除了在沿海实行改革开放外,政府开始推行了一系列科教兴国战略计划:1986年,实施旨在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1987年,颁布旨在夺取农牧渔业全面丰收的“丰收计划”;1988年,由国家教委牵头推行旨在通过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燎原计划”。
这一系列科教兴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让中国广袤农村在脱贫致富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至1994年,中国贫困人口已经缩减至8000万。为按部就班实现中国经济战略三步走的目标,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这8000万人口的脱贫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1994年,中国政府为此颁布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其“八七”的含义是,计划让8000万贫困人口在1994年至2000年的7年间全部脱贫;但国情复杂地域广阔的中国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到20世纪末的2000年仍然有3000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下。
在此大背景下,1998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开始组织实施与之相配套的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
早在支教计划颁布的7月份,米琼在学校报了名,不承想她被选上了,被国家召唤到“科教兴国”这杆大旗下。据说,深圳市几千人竞争几十个名额。已经分配在深圳某高中教书的郭帮城本来也想来贵州,可名额太少了没有选上。也有人说,志愿者只不过是去镀镀金,回来后可以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但这毕竟不是主流的声音。
支教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站在国家层面是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青年人力资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缓解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而对个人来讲,米琼觉得可以让自己在西部地区支教实践中锻炼成长。
米琼支教的地方在乌蒙山区贵州毕节市织金县。乌蒙山区横跨川、滇、黔三省,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伟大领袖那首著名七律《长征》中就有“五岭第逶迆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区由于交通不发达,经济非常落后,一度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米琼从武汉坐火车到达贵州安顺后,还要坐近1个多小时汽车才能到达织金县城,汽车在云贵高原的千沟万壑崇山峻岭中穿行,山峦起伏溪流潺潺,层层梯田座座村落,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美景扑眼而来又悠然而逝。初秋的细雨缓缓地洒落下来,如烟似雾氤氲开来,山里弥漫着雨霭,湿润的空气中掺杂着青草气味,司机开始尽可能地降低车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一路的颠簸满目的萧瑟让人觉得这句话真是名不虚传。
汽车喘着粗气晃晃悠悠地进入了织金地界,这是黔中地区毕节市下辖的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是和家乡富川县一样的国家级贫困县。
米琼背着行囊,走在织金县城的街巷间,小城周围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但街巷却显得破旧嘈杂,行人、自行车和三轮车挤着一团,拥堵不堪,叫卖声、喇叭声混在一起,吵吵嚷嚷。大街小巷挂满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标语,在山风吹拂下不停地飘动,不少标语已经残缺不全,但仍有迹可寻。小城虽然有些杂乱,但这丝毫不影响米琼的心情,一边用新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座小城,一边打听县委所在地,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她要先到织金县团委报到。
1998年是国家支教扶贫接力计划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这一年8月初就开始陆续抵达小城,仅次于三线建设,类似于又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轰轰烈烈的支教扶贫接力计划已经拉开序幕。小城总是在喧闹中归于平静,唯有这些被山风卷得支离破碎的褪色标语让行人会记起每一批志愿者到达时的热闹和喧嚣。
县委大院位于县城正中央,赭红色的环形拱门斑驳陆离。大院的门口还贴着两幅标语:“向青年志愿者学习致敬!”“感谢青年志愿者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红底黄字,格外抢眼。
县团委是志愿者的大本营,志愿者和县团委干部之间有着非常好的关系。
“我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坐在团委办公室,喝着龙副书记递上的热茶,所有志愿者觉得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米琼和大家都一样热情高涨。
“看样子你们是不了解我们织金的情况,这里地处乌蒙山区,大都是高寒地区,农村很穷,一年四季种点玉米、土豆,生活很苦……”大约三十岁的龙副书记笑着说,“……有个苗族乡号称‘小西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区,只怕你们到时候受不了这份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