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

“凌芯的芯片架构,从理论模型到材料应用,完全自主研发,并已与国内伙伴构建了完整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我们坚信,真正的安全,源于技术的透明与可控。”

话音刚落,提问环节如同开了闸的洪水。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记者率先发难,语速极快:“白总,您提到‘自主可控’,但据我们所知,高端散热材料领域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凌芯如何证明,你们的核心材料没有依赖进口,或者使用了某些‘特殊’渠道获取的技术?”

白姐面色不变,甚至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这位记者朋友,您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垄断,正是用来被打破的。”

她手势一挥,屏幕上出现一份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一组对比数据。

“我们与国内顶尖材料院所联合研发的‘璃焰’复合相变材料,其热传导效率与稳定性,均已超越国际同类顶尖产品。具体的性能参数与第三方测试报告,已收录在今天发放的技术白皮书中,欢迎各位仔细查阅、验证。至于‘特殊渠道’,”她语气微顿,目光扫过全场,“凌芯走的,从来都是堂堂正正的研发之路,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但是,据威夫莱斯公司提供的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凌芯的散热结构设计与三年前美国泰坦科技的某项专利构想,相似度高达82%。这恐怕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吧?”

话音落下,后台有工作人员瞬间变了脸色,连白姐扶在讲台边缘的手指都几不可查地收紧了一瞬。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好几家媒体的记者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意识到这才是今天发布会的真正火药桶。

这次,站在白姐身旁的江瞮上前一步,接过了话筒。

他今天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面容在强光下显得有些过于白皙,但眼神沉静。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从容地将话筒从左手换到右手,动作流畅自然。

这个短暂的停顿,非但没有显得迟疑,反而透出一种尽在掌握的从容。

“感谢您,亲自为我们验证了市场谣言的传导路径。”他开口,声音清越。

台下有几人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嗤笑,原本紧张的气氛被这举重若轻的一句悄然打破。

“您提到的泰坦科技构想,我们研究过。”江瞮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平稳,没有丝毫波澜,“那是一个基于理想流体的理论模型,存在无法克服的‘涡流迟滞’效应,这也是它始终停留在纸面的原因。”

会场响起一阵压抑的低哗。

江瞮不再看那名记者,转而面向全场:“现在,让我们回到科学本身。”

他转身,操作电脑,大屏幕上瞬间切换出两个复杂的三维动态模型,旁边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凌芯的芯片架构,”他指向其中一个明显更复杂、数据流更稳定高效的模型,“我们引入了一套全新的、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扰流算法,彻底解决了‘涡流迟滞’问题。这不仅是结构上的改进,更是底层物理模型的颠覆。”

他调出一页专利文件截图,关键部分被高亮显示。

“这是凌芯在该算法上的核心专利,申请日期早于您提到的‘相似’舆论出现的时间。科学讲究先来后到,也讲究证据链。”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位提问的记者,语气甚至称得上客气,“如果您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技术论证过程。”

那记者在他的注视下,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台下几位明显是技术背景的记者开始频频点头,与身旁的同行快速交换着眼神,目光中流露出认可。

又一个问题抛向江瞮,更加尖锐:“江先生,即使技术是独立的,但安全性呢?如果,我是说如果,贵司的芯片被用在某些关键设施上,这套散热系统是否会成为被远程攻击的‘后门’?毕竟,过热也能是一种攻击手段。”

江瞮静默了一瞬。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再次操作电脑,调出了一张极其复杂的系统架构图,内部有多条红色的隔离带清晰可见。

“我们的散热管理系统,在硬件层面与主运算单元物理隔离,采用独立的、封闭的指令集。”他语速不快,每个字都敲在点子上,“它不接收、也不执行任何来自外部的网络指令。它的工作逻辑只有一个——监测温度,执行冷却。就像……”

他似乎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比喻,然后说道:“就像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它控制心跳和呼吸,不经过你的大脑思考,也无法被你的意识直接干预。我们设计的,就是这样一套‘自主神经’。”

这个比喻通俗而精准,瞬间化解了那个恶意的“后门”暗示。

台下先是愕然,然后,理解的笑容和赞同的点头在人群中扩散开来,甚至响起了几声克制但清晰的掌声。

随即是更加密集的闪光灯。江瞮站在光晕中心,冷静,专业,用无可辩驳的逻辑与事实,构筑了一道坚固无比的城墙。

发布会顺利结束。后台的喧闹与灯光渐渐散去。

江瞮解开领带,微微松了口气。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是何宥发来的消息,依旧简洁:

[表现很好]

他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几秒,指尖在屏幕上悬停,最终只回了一个字:

[嗯]

他正准备随同事返回公司,却在通道出口望见那个身影时,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住了。

何宥就靠在不远处的车边,一身深棕系的穿搭,像旧画报里走出的身影,与周遭的现代感有些疏离。

宽松的格纹西装透着不经意的慵懒,内搭的深棕色衬衫扣得一丝不苟,平添几分克制的意味。

那颜色沉静,像沉淀的茶,将他周身都笼在一种旧时光的氤氲里,仿佛独自守着一片不为人知的静谧。

隔着几步的距离,两人的视线在空中轻轻一碰。江瞮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波澜,只是握着公文包带子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

他没想到何宥会在这里,以一种如此不合时宜又理所当然的姿态出现。

那身打扮,不像来接一个刚下战场的同事,倒像是要去赴一个无关紧要的旧约,偏偏等的人是他。

何宥看着他,目光沉静。

“顺路,接你回去。”他拉开车门,语气平淡。

江瞮垂下眼睫,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没说什么,只是默然俯身坐进副驾。

车内弥漫着极淡的雪松气息,与何宥身上的一样,将他周身残留的发布会喧嚣彻底隔绝。

江瞮无意中瞥见,车载导航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目的地:“楚州会展中心”。

这显然不是“顺路”该有的设置。

车子无声汇入傍晚的车流,两人一时无话。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掠过他们沉默的侧脸。

“发布会,我看了。”何宥率先打破寂静,声音在封闭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那个关于‘自主神经’的比喻,很精彩。”

江瞮望着窗外,只轻轻“嗯”了一声。

何宥的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敲。

“张晟那边,暂时能安静几天。白姐已经在准备下一阶段的资料。”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许,“这几天,辛苦了。”

江瞮依然看着窗外,但紧绷的肩线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分。

他能感觉到,身边这个人并非仅仅将他视为计划中的一环。

他没有回应那句“辛苦”,只是在车子驶近一个熟悉的转角时,轻声提醒:“前面路口,左转。”

何宥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依言打了方向。

车窗外,都市的霓虹依旧喧嚣,但车厢内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只剩下一种无需言说的宁静与默契,在缓缓流淌。

他这一身旧时光的沉默,与那些心事重重的人一样,不声不响,却让这同行的一段路,莫名地,落在了人的心上。

写发布会时查了好多芯片散热的资料,就为了能让小江帅得有理有据!而小何那个“车载导航”的细节,是最后灵光一闪加上的,觉得瞬间把他那份嘴硬心软写活了。你们喜欢这个设计吗?

来,快速问答!

1. 发布会上的小江,A. 帅得合法 B. 强得犯规

2. 后台等人的小何,A. 心机深沉 B. 纯情boy

那个被戳穿的“顺路”,是我写得很喜欢的一个细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橘涂十一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迟绽
连载中遮画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