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十年蛰伏

宸妃便是在那时,对夜访朱鸟殿的阿秋和谢迢提到过,她打算离宫。

阿秋道:“记得。那时娘娘……”她想了想,不知是否该改换称呼“师叔”,但最终仍决定宸妃若不提此事,她也不会提,遂道:“那时我们都很为娘娘抱不平。深觉陛下过分。”

为了稳固朝局,个人作出牺牲也许是必要的。但只有谢朗一个人愿意,而身在局中的赵灵应与李岚修,并不乐意。

李岚修背影停驻,叹道:“其实我当时想要离宫,并不是这个原因。”

阿秋蓦然震动。

从前对李岚修的印象,只是宸妃娘娘,只是默然感动于她对大衍和谢家的守护。亦深觉谢朗要立赵灵应为后的决定,是对宸妃这么多年无悔扶持的背叛。故此宸妃当时说要离宫,阿秋并未做多想,只觉理所应当。

而到了此刻,当已知李岚修的真正身份乃是兰陵堂卧底之后,回想她当时要离宫的决定,便不会那般简单。

因为兰陵刺者,作出任何决定都是不可能是因为一时置气。

李岚修叹道:“因为那时,万俟师兄已经放出风声来敲打我,意在要我为他做一件事,而我若想拒绝,只能离宫。”

很多线索在脑海中浮现,阿秋忽然想起来,那时的一件意外。

那是赵灵应过世前的事。

她记得穆华英闯入,直指赵灵应为兰陵堂在宫中的卧底,理由是有人已经放出风声,说大衍飞凤中伏有兰陵堂眼线。

加之赵灵应那些时日的所有作为,桩桩件件均指向谋害帝王。

而赵灵应,至死未尝辩白此事。

当时事急,阿秋亦未来得及想明白为何会有这样一个讯息传出。

凭直觉,她知道必然是兰陵堂所传,而不可能是其他人。因为这等重大机密,其他人根本不会想到要编造出来。

若说是针对她,但这谣言明言“眼线是在飞凤中”,即已将她排除在外,显然目的不是将火引到她身上去。

李岚修道:“师兄想让我趁着陛下病重,少师离朝的这个机会,彻底地将权力夺过来。”

阿秋瞳孔震动。万俟清所谓的“彻底”,自然是要李岚修趁着赵灵应之乱,解决掉谢家父子。

当时谢朗本就病重,而对付谢迢于宸妃来说,是太过容易的一件事。

阿秋不敢想象,若当时宸妃如万俟清所愿,今日的大衍会变成怎样的局面。

李岚修看向阿秋,轻轻地道:“灵应一去,华英姐虽借萸儿之手可以影响军队,但朝堂上她早已没有影响力。阿照只懂军事不懂其余,有你这位少师传人与我联手,再加上阿休在朝堂的运作,其他人阻止不了我们。”

阿秋万万没有想到,万俟清的计划之中,是令李岚修来辅助她,兵不血刃地拿下大衍江山。

但想想也并不奇怪。兰陵堂将李岚修投入深宫多年,经营至此,本来为的就是今天。

她轻声地道:“但是您没有答应。”

李岚修苦笑道:“万俟师兄发出的,已是最温和的警告。这风声一放出,陛下终究会疑心到我身上来。如此我在宫中将岌岌可危。故唯一出路便是在陛下对我生疑之前,先下手为强,且斩草除根。”

阿秋始明白,为何李岚修当时要做离宫打算。她是逼不得已。

若她不肯下手对付谢朗和谢迢,那么谢朗至终也会对她产生怀疑,届时便会是谢朗是否会放过她的问题了。

阿秋问道:“那您为何最终却又没有离开?”

李岚修涩然道:“因为灵应扛下了所有事。”

阿秋终于明白过来。

被穆华英指认为兰陵堂奸细时,赵灵应自始至终未尝反驳一言,只是微微哂笑。

到最后,她也不曾与谢朗言明。

赵灵应是知道的。但她选择了替李岚修遮掩,为她顶替这罪名。

阿秋忍不住道:“赵昭容她是……”她想问的是,是否赵灵应与李岚修少年相知时,便已知道她是兰陵堂的人。

李岚修摇头道:“她不知道。只是到了华英姐指认她为兰陵堂奸细时,她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将这些年的过往梳理一遍,便自然能明白是我。但她选择了将这件事,带到地底下去。而我亦得以度过了那一次的危机。”

是了。阿秋想。赵灵应被指认为是兰陵奸细,但她已死,身后事都可不论。谢朗再不会追究此事,自然也无从疑心李岚修。

李岚修现出疲惫神情,道:“而且此后,陛下身体一直不好,北羌屡有动作,都需我扶助太子面对。我也就再没空想出宫的事。”

她轻轻地道:“你与兰陵堂割席断义之事,我也已听说了。既如此,你为何今夜还来宫中呢?”

李岚修的话锋转得突然,而阿秋却明白了,此刻谢朗病重,朝堂之上,李岚修便是代表皇家的中流砥柱,一切事都要由她来决断。她此刻背负的千钧之重,不仅是权力,更是责任。

若阿秋已然甘心被建章和兰陵堂双重放逐的命运,一把剑的事情,她原可以不管。无论那剑多么重要,只要不再自认为建章的一分子,也就和她没有关系。

谢迢的死活,也和她没有关系。

故此李岚修并不认为,阿秋真是为了送剑才回来。

阿秋心中此刻思绪如潮,却不知是否该对李岚修说出。

因她想做的事情,若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风险。

李岚修却并未等她回答,而是自顾自地道:“这次送去请降的国礼共有三件,《山河图》、祖龙剑,以及《韶》、《武》国乐。乐府的舞伎们,听说已在日夜饮泣。”

阿秋乍听此信,如遭雷噬,立刻道:“《韶》、《武》国乐,原定主要人选不都是神獒营的将士吗?乐伎之中,我记得只有张娥须、崔绿珠以及孙内人、薛教习几人。即便她们要随使团北上,也不会是所有舞伎都须那般忧愁烦闷罢?”

李岚修叹道:“据说这人选,是斛律光改的。不知他向乐府提了什么要求,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所有舞伎全部都须随团北上,原定的神獒营武士反而不必尽去。”

阿秋入宫的第一个身份,便是乐府舞伎,舞部众人都可算得她的姐妹,而舞部总教习孙内人、薛红碧更是她的恩师。朝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司乐出身乐府舞伎。

她从未想过北上求和的这把火,竟然烧到了她的出身之处。

她迎上李岚修目光,恳切道:“娘娘,现时朝中是你主事,从前连斛律光要求一位公主和亲,您都会慨然拒绝,宁可倾国为之一战。现今我们就算一败涂地,即便乞和,也是为了万民的平安。您怎可让乐府这些普通女子……去牺牲?”

李岚修静静地看着她,道:“你似乎忘了,现时朝中主事之人,已不再是我。”

阿秋脑中轰然。

是。自顾逸回来,即便谢朗依旧病重无法视事,主事之人必然也不会再是李岚修,而是顾逸。

献出全部舞伎的提议是斛律光提出的。但顾逸也并未反对。

因为乐府名义上,正属顾逸所辖。临时更换《韶》、《武》人选,必然也要经过顾逸的同意。

阿秋只觉得天翻地覆。

宸妃轻柔地道:“就送你到这里。”

阿秋蓦然醒过神来,却发现宸妃这一路领路过来,自己此刻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宫门。

而是通往棠梨西苑的水榭栈桥。过了前方的横波长桥,便是乐府所在。

也是她初入宫时,生活的地方。

阿秋回头瞧宸妃,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出口。

宸妃注视她,而后道:“阿秋师侄。”

阿秋全身剧震,低声应道:“师侄在。”

宸妃淡然道:“要记着,你若一心守护身后大好河山,师叔永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又道:“永不要忘记兰陵堂的宗旨。刺者从来都不该是权势者彼此倾轧、争权夺势的工具。我们是刺向强权心脏的匕首,守护的是天下的和平。师叔此生所遇,乃是明主,故而我选择了用生命去守护而非刺杀。我们的使命不同,但我永不会撤回对你的支持。”

在骤然失去兰陵堂的支持,甚至成为师父万俟清的眼中钉之后,阿秋未尝不是孤独的。

她这才骤然醒觉这许多年里,虽然她与万俟清并不算亲近,虽然她从未依靠兰陵堂的名头和势力,更多时候是万里独行一剑轻的自在,但那是因为身后,仍有着与她渊源深厚,实力强横的兰陵堂作为靠山。

那更多是精神上一种无形的支持和依靠。

她虽不会出错,但很心中清楚,无论她出了任何问题,都必会有人替她兜底。虽然这些年她一次也未曾失手过。

将“兰陵堂”三字从她的精神血脉里完全剔除,则意味着一种茫然和空虚。一份强大甚至于无所不在的支持,就此悄然撤离。

她直到此刻,直到再度被李岚修称呼一声“师侄”,心中涌起的强大温暖感觉,才提醒了她,原来兰陵堂对她来说,并不仅是负担和枷锁,也是深如海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情。

失去这一切之后,她变得自由,却也感到深深的孤独。

而此刻,李岚修的这份理解与支持,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因为比之兰陵堂中其他人,李岚修有着与她更为相似的背景和经历:

同样是在宫中潜伏,同样是对南朝宫中的人发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样地并不认同万俟清以万物百姓皆为刍狗的处事手法。

这条漫长而孤寂的,隐忍深宫,为王权鞍前马后的路,李岚修就那般走过来了。

而她走了足足近二十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刺秦令:司乐倾城
连载中孤虚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