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贤静今年才五岁,还没有到正式学习的年纪。日常尤志程就是给她做一些益智类的玩具,给她讲讲寓言故事,并没有教她识字读书。
昨日禹文颂既然已经收了一个学生,尤志程觉得他应该不介意再多收一个,况且还是个温暖的小棉袄。
禹文颂确实不介意,只是他俩自从那日之后,就没再见过。他们之间似乎近了一步,又似乎间隔着什么。
看着抱着孩子前来的尤志程,他想要如往常一般待他,招呼他一声,然后接他进门坐或是喝口茶水,可是莫名又有些尴尬。
禹文颂还没有开口,尤志程已经发挥他自来熟的社交:“禹夫子,早上好啊。这是我家的小朋友尤贤静,以后跟着你读书可行?来,静静,叫夫子。”
尤贤静认识禹文颂也就不怕人,于是听从幺叔叔的话,响亮的叫到:“夫子好。”
禹文颂:“嗯,你也好。”
家里只有一个早熟爱读书的弟弟,禹文颂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孩子的活泼,还是个说话软软的女娃。他觉得自己回话都温柔了许多。
叔侄俩这一唱一和之间,气氛就没有那么尴尬了,禹文颂也跟着松了口气,把两个学生和一个家长迎进院里。
孩子们被禹文颂带到一边安排着。
尤志程进了院子,刚好看到冯幸在厨房忙,他提着昨天付三更送去他家的鸡蛋走过去。说道:“冯姨,这是付大娃家昨晚送的鸡蛋,我带过来给大家添个早饭,回头麻烦您帮着煮一下了。”
冯幸从大儿子口中了解过这个村长,而且从这人为村子做的那些事来看,她肯定这孩子同阿颂一般是个好的。这会儿还想着给孩子送鸡蛋,心里难免欢喜。
她接过鸡蛋说道:“行,也不是多大的事。厨房这里我守着,你去跟阿颂聊事情吧。”
“好嘞。”
尤志程从厨房出来,禹文颂已经跟三个孩子坐成一堆。也许是因为自己有个弟弟,他带孩子经验丰富,也可能是三个孩子都乖,几人坐到一起还挺和谐。
尤志程都不忍心过去打扰了,听了一会儿发现,原来是在给付大娃取名字。
村里孩子都是大娃二娃、大牛二虎的叫着,像他家小侄女一样有正经取名的基本没有,看来以后这种情况要改变了。
尤志程没有打扰他们,默默的离开了禹家小院。
付三更家孩子去禹先生那里读书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村子。家里有适龄孩子又有那么点小心思的家长,不约而同的到付三更家打听情况。
付三更如尤志程交代的那样,家长们问什么他就如实说什么,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农家1号:“真的不要束脩?”。
付三更:“不要。”
农家2号:“真的只需要帮他开一块地?”
付三更:“真的,小村长说了,只需要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开荒只是其中一个。”
农家3号:“你确定你没有拿点别的东西过去?”
这么一说,付三更想起来自己拿过去一扎鸡蛋,回答道:“禹先生那里没拿,但是我给村长拿了一扎鸡蛋,他也收下了。”
心思活泛的家长懂了,要送孩子去读书,就要帮禹先生家做事,给小村长家送礼。
当天下午就有人家开始风风火火的准备起来。有鸡蛋的扎鸡蛋,没鸡蛋的扎鸭蛋;有人去地里割了一筐菜,还有那家里有柿子树的,采了一篮子柿子……
到了晚上,尤家就收到了一堆朴实无华的心意。知道来龙去脉后,尤志程心梗了一下,不过再一想,这样也好。
只是一味付出而不收取回报,只会把人心养得不知足。
第二天禹文颂看到一堆学生的时候,他都震惊了,等尤志程带着一车东西过来的时候,他直接蒙圈了。
他满脸问号的看向尤志程,他要一个解释。
尤志程这会儿可来不及解释。他把车停放好,车上东西一件件的提着,熟门熟路的往厨房去,再把东西分类存放好。
接着转头去找冯幸,把这些东西的来历都做了交代,也安排了去处。
“冯姨,鸡蛋果子之类的给孩子们分了补一补,读书久了容易饿。辣椒白菜之类的,你就留着给自家添个菜。这些都是学生家长对阿颂的感谢。”
冯幸:“好。听说我家那块荒地,他们会去帮忙,你帮我谢谢他们。”
尤志程:“那都是小事儿,阿颂愿意教孩子们学问,他们高兴了。”
连着两天,冯幸对这个村长的处事甚是满意。对于阿颂收孩子教学的事情,她也是乐见其成,他真怕大儿子独处久了容易钻牛角尖。
尤志程这边一切顺利,禹文颂那边却是闹成一团。
尤志程从厨房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禹文颂被一群小屁孩围着,叽叽喳喳问什么问题的都有。
萝卜头1号:“夫子,我们今日要讲故事吗?”
禹夫子:“不讲。”
萝卜头2号:“夫子,愚公和他的家人真的可以把大山移平吗?”
禹夫子:“可以,但是要很久。”
萝卜头N号:“夫子……夫子……”
尤志程看不下去了。他无奈摇头走过去,大喝一声:“安静。”
四下立马静了下来。被声音震慑,也被村长的身份吓的,这可是村里最大的官。
尤志程很满意,接着说道:“现在,听村长指挥。”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孩子们跟前,接着温柔道:“静静,来,你站在这里。”
然后一转温柔话锋说:“其他小朋友,以尤贤静小朋友排头,从矮个头到高个头的顺序站成一排。”
村长就是有气势,九个小朋友很快站成一排。发现一排太长,禹文颂从中间把队伍分成两排。
村长表示满意道:“好,以后来夫子家就按照这个顺序排座位。明白吗?”
“………”一群小朋友完全不适应这个节奏,没有人接话。
“以后来夫子家就按照这个顺序排座位。明白吗?”尤志程重复问道。
“明白…明白…”稀稀拉拉又微弱的声音传来。
尤志程还是不满意,再次问道:“大声点,明白了吗?”
“明白了。”清脆的童声回响在小院里,尤志程甚是满意。最后来一个收尾:“好,那接下来,听夫子训话。”
说完,他朝禹文颂递过去一个得意的小眼神:看吧,小意思。
目睹了全程的禹文颂朝对方略微点头:在下承让了。
之后禹文颂吸取经验管束孩子,先给每一个没有正式名字的孩子都取了新名字,才开始自己的教学。
尤志程看了一会儿,孩子们还算规矩,没出什么大问题,他才慢悠悠的离开。
禹文颂家里热热闹闹,荒地那边也是热火朝天。送孩子去读书的那几家人凑到一起,不到一天就把那亩荒地给开了出来。
禹文颂的扫盲班开的风生水起,后续又陆陆续续的进来好些孩子。孩子多了确实耗费精力,他便做了规定:上课五日便休沐两日。
给村人说书的日子视情况再定。
不过学生多了也给他家带来了一些好处。荒地开好了,落户问题妥了;开出来的地,有人帮着在上面种了些蔬菜,不用种地也妥了。甚至还能不定期收到些实实在在的薄礼。
扫盲班办的好,家长孩子、村长夫子……各方都得了好处、都开心。
只是这日尤贤静下学回到家就闷闷不乐的,连见到自己最喜爱的幺叔叔也没能让她开心起来。
连秀娥以为孩子身体不舒服,连忙上前查看,孩子没有发热、没有伤痕,她只以为是孩子闹小脾气,也就没多在意。
尤志程不指望大嫂能够想到心理健康的问题,他看着小侄女难过的样子,有了些不好的猜想。
晚食后,尤志程把小侄女抱到书房,要给她讲新故事。
故事讲完,看孩子情绪有所松动。尤志程一点点的引导小侄女,说出了在扫盲班发生的事情。他这才知道,他家小朋友不开心,是因为在学堂受了委屈。
不是被同窗打,当然也没人敢打她,而是其他孩子在私底下偷偷说她是女孩子,不应该进课堂读书,更不应该和男孩子一起读,这些话都被她听到了。
又是些糟粕思想,男尊女卑真的是扎在他们思想里的大山。了解缘由后,尤志程开启他的心理教育。
“静静,你告诉幺叔叔,你喜欢去那里读书吗?”尤志程开始温言细语的引导。
“喜欢的,夫子讲得好,在那里还有人和我一起玩。”
“嗯嗯,我们静静喜欢才最重要。那他们说你是女孩子,不应该读书。你觉得他们说得对吗?”
尤贤静想了想说道:“嗯,村子里的女孩子都不读书,我也……”
尤志程最怕这种被同化的趋势,他赶紧打断小侄女的想法,说道:“静静,不管其他女孩子,你就说你自己。要是以后你认识很多的字,你会不会开心。”
“会!幺叔叔,等我识得很多的字,是不是就可以读你写的故事了。”
“嗯,静静真聪明。你多多的学习认字,幺叔叔就给你写多多的故事,到时候都给你看。”
眼看小侄女已经完全放松下来,尤志程继续引导:“那要是明日你去学堂,他们又偷偷说你不能过去读书,你要怎么办啊?”
这可把尤贤静难住了,她睁着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盯着幺叔叔,似乎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看到小侄女这般模样,尤志程有些无奈,只能给出对策:“你要大声的打断他们偷偷说话,再告诉他们女孩子也要看村规,不识字就看不懂,看不懂就会犯规,犯规就会害得家里分不到粮种。明白了吗。”
“嗯嗯,明白了。”
尤志程不知道她是否明白,但是小侄女重新开心起来了就行。
待这两天的休息日结束后,他定要去茅屋的学堂上看看,是谁家孩子带起了这股歪风。
别的地儿他管不着,在他管辖的坪山村内,决不能让这歪风吹下去。
这场学堂风波还没有闹起来就被尤志程截住了,学堂主事人禹文颂现下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只觉得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荒地已经开好,只待下一次进城,让尤志程帮着把户籍办下来,他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可是为什么想到要离开这里,他居然有些不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