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上巳,京中贵族士女多有出城踏青之俗,或亲友成群,携酒游春,或小儿放纸鸢,笑语喧然。城中各坊也设节令小摊,卖花糕、佩饰、香囊,热闹非凡。
自古传说上巳能祓除晦气,贵族尚清修者便往近郊山林洗涤祓禊,平民亦借此登高望远,遍野皆是春意与人声。
虽此地靠近居庸关行宫,却不属禁严之地,只是荒山野林,无人主辖。行前陶长恩曾请示是否清场设围,宋芳却道踏青是众人之乐,殿下不喜仗势扰民,只令在一隅僻静处略设界围,布下人手守好,不令外人打扰即可。
祁韫一骑自行宫而出,自北向南而行。行宫本已远离人烟,一路自无同行之人。最终所择桃林近山临水,隔着一泓碧水便是春游人群,草木天然成障。
水光映影之间,隐约可见彼岸游人嬉笑,倚红偎翠,风筝飞天,炊烟袅袅。他们所在这一隅却空旷幽静,别是一境。
瑟若理好妆发,索性除去面纱,坦然行于林间。阳光照在她眉眼间,笑意明朗,自由天真,竟有几分少女模样。
祁韫见她欢颜轻展,不由嘴角也带笑,久久放不下来,心中怦然一动:真好,她从未这般无拘无束、如此开心过。
记得初闻她奏《鹤鸣九皋》,只觉孤高清远,不敢妄想与她相伴一生。如今却忽然觉得,若他日果真还政,长公主出宫建府,向陛下求得一道特许之旨,带她南下江海、长居山水,山中种梅,水边结庐,与她逍遥天地之间,或许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两人散步一圈,也到了午饭时分。宫人早早在林间铺好野席,席地而设,一方锦垫,一张低几,青布盖篮,香气悠悠。食盒中皆是分食小碟,荤素搭配,色香俱全,正合春日野餐之宜。这是陶长恩亲自操办,布置颇见巧思。
祁韫一眼便瞧出饭食极合两人偏好:香而不腻的蒸笼与蔬点,如豌豆荚酿豆腐、芹菜末炝双耳、花菇清蒸莴苣心。还有以肉作引的热菜,如金华火腿炖春笋、鸡汤煨菜胆,荤香渗入,却全是素心。另有冷拼如芝麻拌秋葵、醋溜萝卜丝,爽口不腻。
主食是小盏豆饭与糙米山药糕,配上煮蛋与白煮虾仁,妥妥地讨了她们二人的好。祁韫忍不住一笑,心知陶公公虽是司设,饮食一事却另有深功。
酒却是祁韫自带的。一只细颈琉璃瓶,瓶中酒色微红,气泡细碎缓升,澄澈如霞,甚是讨喜。瑟若见了新鲜,轻嗅有淡淡果香,入口甜润绵软,比往日祁韫常给她喝的梅子酒还温柔几分。
祁韫笑道:“此酒自西洋舶来,洋人唤作‘玫露泡酒’,香气似桃,色如花露。今日桃花正盛,便想着带来讨殿下欢喜。”
瑟若尝了一口,唇齿间甜香绵软,忍不住连饮几盏。祁韫仍照例替她布菜,刚动手就被笑着嚷了一句“寿星安坐受礼”,反被她先连灌三杯酒。瑟若又亲手给她夹了一大碗菜,堆得像座小山。
惹得祁韫也难得笑出声,心道我的食量在你眼里就这么大?却反过来逗她:“殿下可知杭州有种饭,唤作‘门板饭’?便是把案板摆到门口,熟菜摊开,贩夫走卒围着吃,一碗饭堆得跟塔似的,不知从哪儿动箸才好。”
一番话说得瑟若夹菜的手愕然顿住,这话无疑是在说,她堂堂设宴,反叫寿星吃了“粗人饭”。她连忙举筷将那小山拦腰一削,拨到自己碗里,笑嘻嘻道:“纵是门板饭,也与你同吃。”
却见她面对那些清淡肉食皱起眉头,显是勉力为之,祁韫便知道她果然还是只爱肉味蔬食。原来长公主殿下自小不爱吃肉,只取其香,不取其质,专挑配肉的蔬食下口,也难怪身体纤弱,总是“赢不过”她。
见果真哄她多吃了几块肉,面首大人也觉这一番造作没白费,乐得一口喝了一整杯酒。
饭后两人取琴相对,又是不约而同,抚弦之间,相视一笑。今日上巳,最应弹《脩禊吟》,而脩禊采兰以佩,《佩兰》亦正当时。
几曲弹罢,瑟若也选了那《桃源吟》。琴音初起,祁韫竟神色微恍,眉眼间浮出一丝淡淡的忧郁,那神情一闪即逝,被她掩饰得极好。瑟若从未见过她这模样,不由微怔,却也不动声色,只将曲子引之合奏,似风过山林,天光无澜。
本说饭后午睡回车上歇息,瑟若却倚树而笑:“阳光这样暖,比车上炭炉不知好多少。”祁韫只得从她意,在草坡上铺了厚厚茵毯陪她小憩。
怕阳光刺目睡不好,祁韫便一直以手遮在她眼上。日光熨帖肌肤,山风温和,祁韫捂着她眼,一时也被这暖意熏得沉沉入梦。
及至醒来,便顺路回了行宫,换衣喂马,再去兑现那句“策马啸风”。
居庸关北隅有一军中练兵台,地势原为山间缓谷,后经多代开拓,削山平坡,辟为四方跑马地,号“破云坪”,意为云势至此为断,地势高远,风声猎猎。
春日山花初开,雪线未尽,山岭苍莽之中,却有这一片如毯青草,场中奔马如龙时,纵驰嘶鸣之间马蹄卷风,遥见如阵云翻滚。
两人皆着一身骑装,随从不过十余人,个个骑姿挺拔、眉目锐利,远看只似世家子弟出行,近观却分明带着军中杀伐气。
瑟若眯眼望了一会儿那破云坪,对祁韫笑道:“光比骑术也没什么意思。我看你的侍卫长颇为英武,和我这边也差不多。不如你们两方各出几人,玩个花样比比看,输赢都不论,图个热闹。”
她自是从去年定情之日见了祁韫和林璠打马球潇洒漂亮,觉得没看过瘾,这回也想真刀真枪地检验一下,这人到底是花架子,还是真本事。
这却实在给祁韫一行设难了。马球是贵族间的风雅之戏,讲究人马合一、攻防疾驰,实则凶险非常。连玦等江湖人纵然身手不凡,却极少接触此项技艺。
祁韫倒是学过,还是当年随承淙在江南士族间胡混时学来的,但她向来倚仗轻灵骑速,擅的是游走破局,绝不能做冲锋主力。以她的身形,若与人硬碰,稍有不慎便会被撞飞,轻则伤骨,重则致命。
瑟若此行的侍卫长唤作赵聿,年纪三十上下,素来沉稳持重,绝非鲁莽之徒,哪敢真伤了殿下心头人,更不愿赢她,免得左右尴尬。何况他们是禁军出身,多是贵族世家子弟,自持身份,也不愿和祁韫手下这些市井豪杰正面对阵。
故两边虽说比试马球,实则心照不宣地改了一项规矩:不攻不撞,改为“定球试准”。由两方各出六人,立于场中设五杆木门,每门之间距离逐级收窄,最远者距起击点二十丈,最难处门洞仅可容球身略过。每人各击三球,轮番上场,击中得分,不中则失,越远得分越高。
如此全场不冲不撞,只凭控马稳击,考的是手力眼力,既有看头,又无风险。
瑟若笑眯眯听他们议规时,已控马在场中潇洒巡了几圈,还拖着球杆拨弄球玩。祁韫一边参与定规,一边忍不住频频回望,只见她忽然作势挥杆击球,神态顽皮,可爱极了。
谁知殿下竟真全力挥了一击,却偏得离谱,被侍卫们眼疾手快拦下,引得众人忍俊不禁,场中一片欢笑。
两方约定可先出一人击三球,试试眼力手力和规则是否合理。于是宫廷是赵聿,市井是连玦。每人都各以一球攻一门,前三门进得尚算容易,第四门也能稳中,那第五门确实无人能进。
正式开赛后,宫廷一方首推赵聿上场,为禁军副统,弓马娴熟。市井这边则是连玦领头。队中亦多江湖豪客:有力拔山兮的莽汉,也有使短兵暗器的巧手,出招虽不讲章法,但胜在变化多端、意外频出。尤其连玦第二球使了个假动作,竟让球打着旋绕柱而入,引得满场叫绝。
双方你追我赶,前三门各有失中,第四门却皆中一人,一时难分高下。偏那第五门,宽窄仅容一球,众人屡试皆败,场面愈发紧张。
瑟若对其他人都不关心,见祁韫试球时不上场,开赛后磨磨蹭蹭的也不上场,此刻还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旋着球杆玩,不由得急了,瞪眼咳了一声。
祁韫只好笑笑,不大情愿似地拨马缓缓前行,来到起点,看前方把球放好了,这才一拍马迅如闪电地飞驰而去。
第一球,略显惊险地命中第三门,得二十分。此乃众人普遍落点,尚不出奇。但赵聿等人已觉她骑术沉稳,控杆熟练,虽力度不足,胜在准心极好。就是奇怪她力气实在太嫌小了点,也只当是未尽全力,以求维持潇洒。
却不想第二球仍是这样皮皮赖赖、吊儿郎当的风格。祁韫出手尤为轻缓,竟像随意一拨,众人皆以为不中,谁料那球虽慢得如散步,却偏偏稳稳穿过第四门仅一尺的窄缝,得四十分。
第三球,祁韫明显加了不少力。球似疾风破空,闪电般穿越第四门,不知有意还是偶然,竟在一声轻响中撞上先前失败者遗落的一球。
两球俱动,那原本无缘第五门的旧球,竟骨碌碌滚远,缓行在门前片刻,最终力竭而入!
三球四中,规则里可没说该怎么算。可既是祁韫所为,赵聿第一个鼓掌称妙,众人亦跟着喝彩,欢声雷动。
祁韫面带微笑拨马而回,右肩却疼得离奇,那一击使力过大,这下好像真扭着了……
那第四球原是碰碰运气,谁知这回竟真中。或许老天折磨了她十七八年,也总该赏她点好运,今年是个好年。
经过连玦身边时,这丫居然幽幽来一句:“说了你该练练力气。”气得祁韫差点执杆敲他,低声骂了句脏话,逗得连玦捧腹不止,只觉小时候的玩伴又回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