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故意板着脸说:“明天皇上就要下旨出兵征讨南唐,我们几个商量着,想推荐妹妹你当先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陶三春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见大家都憋着笑,心里就知道是在开玩笑。她微微欠了欠身,语气不卑不亢地说:“各位兄长就别取笑我了。不是我胆子小不敢去,只是咱们第一次出兵征讨南唐,要是让一个女子当先锋,传出去南唐那边肯定会笑话咱们中原没人了。而且我现在有宫内的职务在身,太后也希望我能留在京城,我不能违背太后的心意。还望各位兄长体谅。”
高怀德听了,忍不住称赞:“嫂嫂这口才,不卑不亢,我们可比不上。早就听说嫂嫂箭术高超,今天既然来了,可一定要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啊。”
陶三春笑着说:“我也就是刚学没多久,哪敢在各位兄长面前抢先?还是请各位兄长先射,我跟着学学就好。”
于是赵匡胤等人就按顺序轮流射箭,每人射五支箭,看看谁的本事高。不一会儿,众人都射完了,有的中了两支,有的中了三支,其中高怀德最厉害,五支箭全中了靶心;赵匡胤、郑恩和高怀亮也不差,各中了四支。
陶三春先请褚氏坐在旁边观看,等众人都射完了,她让人在原来的靶位后面又隔了一百步,立了一个新靶。然后笑着对褚氏说:“老夫人,您也来试试?看看您的箭术怎么样。”
褚氏刚才被陶三春的力气惊到,正想找机会扳回点面子,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站起身说:“好啊,我就试试,让你们看看我的本事!”她挑了一张自己觉得顺手的弓,对着新靶拉满了弓,“嗖嗖嗖”连射五支箭,最后数了数,中了三支。褚氏心里有点得意,觉得自己这成绩不算差。
接下来就该陶三春了。她拿起自己的那张弓,手指搭在箭上,眼神一下子变得专注起来——这张弓是她特意让工匠打造的,比普通的弓沉了三成,一般人根本拉不开,可在她手里却像玩具一样。只见她拉弓、瞄准、放箭,动作一气呵成,“咻咻咻”五支箭射出去,四支正中靶心,还有一支虽然没中靶心,也紧紧贴在靶心旁边。
射完后,陶三春又让带来的女眷们轮流射箭,有意思的是,这些女眷竟然没有一个放空箭的,最差的也中了一支,看得在场的男人们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男女比箭结束后,丫鬟们端上大杯的酒,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连那些女眷也都得到了赏赐的酒。正喝得高兴,高怀德又想起刚才的玩笑,故意对陶三春说:“明天圣旨下来,郑王兄去不去打仗,可得听嫂嫂你的主意。要是你不许他去,我们就一起写文书,帮他告病假,保准皇上准假。”
陶三春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放下酒杯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国家有战事,当臣子的却找借口不去,这像话吗?你教人行不善,还想煽动军心,我明天就进宫告诉太后,按军法处置你!”
高怀德没想到陶三春真生气了,赶紧站起来赔罪,旁边的人也都跟着劝:“高兄就是喝多了胡说八道,嫂嫂别往心里去,就饶了他这一次吧。”赵匡胤也赶紧打圆场:“贤妹别生气,看在我的面子上,就别跟他计较了。”
陶三春看众人都求情,脸色才缓和了些,说:“以后别再说这种不合规矩的话了。”说完,就带着褚氏和那群女眷往后堂去了。众人看着她们的背影,都忍不住感慨:“郑王嫂嫂真是有本事,又懂规矩,咱们可不能小看她。”
褚氏跟着陶三春进了后堂,一坐下就忍不住夸赞:“陶娘娘你可真是女中豪杰!刚才要是没有你,那些男人肯定把我们女人当草芥一样看待,哪会这么客气?”
陶三春笑着说:“老夫人您的力气也不小,刚才射箭也中了三支,他们也不敢欺负您的。”
褚氏听了,想起自己以前在家乡跟人比力气的事,正想跟陶三春细说,杜丽容在旁边看在眼里,怕母亲说出什么丢人的事——褚氏年轻的时候,曾跟村里的汉子比摔跤,把人摔得鼻青脸肿,这事要是传出去,难免让人笑话。杜丽容赶紧给褚氏使了个眼色,褚氏愣了一下,才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随后,杜丽容让人重新摆了酒席,几人又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喝起酒来。
前厅里,赵匡胤等人还在喝酒。赵匡胤放下酒杯,神色严肃起来:“明天就要出兵江南了,可咱们对南唐的地形一点都不熟悉。我有个主意,想跟四五个兄弟一起,在出兵之前,让家丁赶着一百多匹好马,咱们假扮成贩马的商人,去金陵城里卖马。这样一来,咱们既能摸清金陵城的城防情况,看看有没有能攻城的缺口,也能了解一下城里的动静,为以后攻城做准备。你们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众人一听,都觉得这主意好,纷纷点头称赞。几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比如谁负责扮成首领,谁负责跟南唐的官员打交道,家丁要怎么安排,都一一敲定后,才各自喝了最后一杯酒,尽兴而归。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进宫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周世宗。柴荣叹了口气说:“不是我喜欢打仗,实在是没办法啊。之前征讨刘崇,是因为他先侵犯咱们的疆土;现在南唐又想偷袭咱们征讨西蜀的军队,咱们要是不趁机征讨他们,以后肯定还会有麻烦。你们既然已经定好了计划,就先去执行,等你们回来,咱们再正式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