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力排众议,兵行险招

中军升帐,李孝恭与李靖从营门疾驰而入,各营旅帅、校尉分列两排相迎。

李孝恭于帐中上位坐下,说道:“诸位将军,三月大雨,现峡江水位高出往年数倍,我军舟舰水师皆已训习有所成。本帅想听听诸位将军有何良策。”

“赵郡王,如今大雨未止,行军多有不便,况且冒雨行军乃兵家大忌。”说话者是一校尉,“庐江王等其他三路大军动向不明,我军不宜冒险。末将认为,当成观望之态,谋定而后动。”

“赵郡王,李将军,如今正值秋汛,襄阳的庐江王、黔州田刺史、黄州周总管均没有出兵之意,我军出动,恐会孤军深入。”众将领之中一旅帅说道,“我军全部出动,也才五万余人,而文士弘手握三十万大军,力量太过于悬殊。”

一时间,中军帐内,诸位将领纷纷上表,觉得此时出兵过于冒险,互相推诿。

……

“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萧铣尚且不知,若是乘江而下,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江陵城,攻其不备,这才是兵家上策。纵然萧铣得知我将出师的消息,仓促调集军队,也无法应战,这样擒获萧铣,定可一举成功。”李靖握了握手中的苍虹剑,郑重说道,“我军才损失的四百余艘辅船,过不了多少时日便会流至江陵,届时萧铣必会认为我军不敢东出,可谓敌之所怠。江水暴涨,我军可以平素数倍之速而下,转瞬即可抵达,可出其不意。此乃千载难逢之机,绝不容错过。”

李靖说完,诸位将军哑口无言。

“皇上下诏,四路兵进。可如今皆有观望之态,平梁不容久拖,我军一动,其他兵马自会闻声而动。”李靖接着说道,“谁先攻入江陵,便是平梁之战首功,诸位将军也是久经沙场之人,难道要白白看着功劳被人抢走吗?”

李孝恭静静看着帐中一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赵郡王,此事不宜久拖。”李靖建议道,“末将建议,当尽快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江而下,打他个措手不及。”

李孝恭从心里感激李靖这几年的辛苦付出,当初解了夔州之围而一举定巴蜀,自是充分信任李靖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面对“平梁首功”的荣誉,李孝恭自然也是心有所念,可以稳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于是,李孝恭同意了李靖的建议。

江陵城中,萧梁皇宫之内,萧铣正和文士弘及岑文本探讨对抗唐军之策,突然接到禁卫来报:城外江中,发现数百艘唐军战舰。

萧铣冒着大雨,携百官出城查看,果然是唐军运粮的舟舰。江边,萧铣与一帮大臣矗立良久。

“陛下,这些舟舰乃是唐军运粮所用,铆钉板材均是新造,看来李靖短时间内是不会东下了。”文士弘勘探之后,向萧铣禀报,“唐军若要重新打造舟舰,起码也要半年时日,陛下可放心了。”

“哈哈哈哈,想不到李靖竟会如此粗心大意。”萧铣笑道,“天佑我大梁,李靖就算神通广大,没有战船,他也飞不过来了。”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之时,岑文本心中升起一丝不安。但是萧铣正在兴头上,不好泼冷水,只好命人将这些破损的船只打捞起来,修补以作运粮的辅船。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初七,微雨,李孝恭于夔州江畔,祭水出师。

峡江之水,像一条奔腾的巨龙,沿着高山峡谷东下出海,响声震撼着峡谷。

峡江之上,两千余艘战舰井然有序,丝毫不受风浪影响,配载兵器、战马、兵员的战舰行于巨浪之上,如在平地一般。李孝恭深知,这一切都是司兵参军杜珏的功劳,还好没有杀之。

不到半日,行船至峡州。许绍听闻,率部到江边迎接。

“下官在此恭迎已久,终于把赵郡王和药师盼来了。”许绍见到李孝恭和李靖,上前施礼道,“我已命人备好薄酒,请二位入城,许绍为将士们壮行。”

“安陆公,您是长辈,就不用跟孝恭客气了。”李孝恭还礼道,“孝恭路过峡州,特来拜望。我军正沿江东下,迟则生变,恐不宜久留,就不入城了。有一事,恐麻烦安陆公相助。”

说完,李孝恭给李靖使了个眼色。

“安陆公,已有些时日未见,药师惭愧啊。”李靖抱拳说道,“其实,我们来此,是有要事相求。”

许绍明白李靖言外之意,早已命将士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吩咐。

“药师但说无妨。”许绍说道。

“安陆公请看,要想尽快拿下江陵,就必须先攻克宜都和荆门,对江陵形成合围之势。”李靖命张宝相摊开地图,指道,“烦请安陆公率本部兵马,以最快速度奇袭荆门,我协助赵郡王从正面攻打文士弘。安陆公得手之后,再从侧翼堵住江陵陆路,让萧铣插翅难逃。”

许绍惊道:“药师思虑周全,老朽自当做这先锋,攻打荆门。”

“安陆公大义,孝恭佩服。”李孝恭近前说道,“安陆公所率之兵八千余人,我再给你添七千人,助你拿下荆门。”

许绍领命,带领一万五千兵马,登船突袭荆门去了。

李靖与李孝恭继续东下,过了峡州,用不了几个时辰便可抵达宜都。

驻守宜都的守将,是郑文秀。当年董景奇造反,被齐王张绣斩杀,张绣后来攻占长沙,又斩杀董景珍,但张绣又被萧铣扣以恃功骄横之罪,所以楚王郑文秀自请削爵,降调至宜都任守将。

郑文秀到宜都上任之后,对萧铣一派作为多有不满。当初若不是这一帮得力干将相佐,萧铣岂能登基称帝,然而萧铣登基之后,对手下大臣心生忌惮,郑文秀为了自保,迫于无奈。来到宜都,虽说是便宜行事,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郑文秀暗中向李瑗发出拜帖,欲向李瑗投诚。

其中周折,是李孝恭与李靖所不知的。寅时将过,郑文秀还在苦苦等待李瑗回信,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前方探马回报:唐军舰队已过峡州,正向宜都杀来。

郑文秀听此消息,心中大骇。

郑文秀立即组织兵马,安排礌石滚木及火料燃油,亲自坐镇宜都城头。

唐军战舰之内,李孝恭正召集众将议事。他深知,此战关乎大唐命运,若败了,自己性命不保,苦心经营数年的成果也化为泡影。等众将到齐,李孝恭厉声说道:“诸位,还有一个时辰,我们就兵临宜都城下。此战,关系大唐命运,靖公乃我大唐名将,现在我将军权授予靖公,由他全权负责指挥,望诸位齐心协力,共克萧铣。”

说完,李孝恭将自己的佩剑郑重地交到李靖手上。

李靖双手接剑,往前一站,目光掠过众将士脸庞,有如死神降临。这一刻,众将士感受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被李靖的气势所逼袭,不由站得更直了。

“诸位将士,你们都是大唐未来的领军之人,今日一战,便是检验你们的时候。”李靖的声音,有如洪钟,“现在,赵郡王将军权交予我,我李靖必不负赵郡王所托,诸事皆宜,听令行事,凡有违令者,斩!”

众将士齐声应道:“末将愿听李将军差遣。”

“诸位都知道,我军粮船被江水尽数冲毁,每人身上仅有三日余粮,所以必须要速战速决。”李靖继续说道,“宜都,是我们东出的第一战,守将正是伪梁大将郑文秀,谁愿意做此先锋?”

话音刚落,司马乣迈出一步,说道:“末将愿往。”

李靖止住道:“你擅长骑兵作战,不适合水上。你且勿急,留有后用。”

张宝相出列,抱拳说道:“大人,我来。”

李靖点点头,对自己这位徒弟还比较满意:“甚好。你带领的骁锐旅,个个都能以一当十,这攻破宜都的差事,便交给你了。”

“末将领命。”张宝相抱拳道。

李靖继续点兵:“薛耀祖听令。”

“末将在!”

“我令你率步射旅,屯兵宜都水门,待宝相攻城时,以劲弩直射城上敌军。”李靖命令道,“天色未明,且有大雾,你可有把握?”

“末将定当不辱使命。”薛耀祖接令,郑重说道。

“好,杜珏听令。”

“末将在!”

“我令你引十艘快舰,以最快的速度冲击水门。”李靖说道。

“得令!”杜珏抱拳说道。

“司马乣听令!”

“末将在!”司马乣出列,心想终于到我了。

“在薛耀祖和杜珏发动攻势之时,你寻准时机悄悄登陆,绕道北门。”李靖说道,“宜都坐北朝南,北门必定松懈,你务必拿下,做好接应。”

“末将领命。”

诸事交待完毕,李孝恭感觉自己似乎没啥作用,便问道:“靖公,您把他们都安排了,也交待孝恭一些事做吧。”

李靖心头如明镜,虽说李孝恭交出了军权,但毕竟是皇侄,如果没有一点作为,也不好负重。于是,李靖只好说道:“赵郡王乃三军之魂,不容有失,还请坐镇帅船,静观此战吧。”

一切安排妥当,二千战舰朝着宜都进发。

未完待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当年不肯嫁东风

捡到野男人后他称帝了

经年烈酒

小船三年又三年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烽火李靖
连载中行云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