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宫内,沉水香的青烟袅袅,却驱不散那份无形的凝重。
皇后崔欢安端坐在上首,指尖轻轻划过茶盏温热的边缘,目光平静地看着下首坐立不安的幼子——秦王萧景琰。他年轻俊朗的脸上写满了不羁与急切,像一只渴望挣脱牢笼的雄鹰。
“母后,您就允了儿臣吧!北疆战事虽平,但狄人狼子野心,未尝没有卷土重来之念。儿臣愿为父皇母后分忧,为我大夏镇守国门!”秦王声音洪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
皇帝靠在软榻上,面色仍带着病后的苍白,闻言咳嗽了两声,缓缓道:“景琰有此志气,朕心甚慰。只是,男儿当先成家后立业。你年岁不小,几位兄长在你这个年纪,早已开府建牙,儿女绕膝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崔欢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朕看,户部周尚书的嫡次女,品貌端庄,年岁与景琰相当,正是良配。待你成婚之后,再去北疆不迟。”
崔欢安心中微微一沉。户部周尚书,掌天下钱粮赋税,是皇帝的钱袋子,真正的“帝党”心腹。若秦王娶了周家女,不仅意味着幼子可能倒向帝党,更意味着他未来在军中的一应粮饷辎重,都将被皇帝通过周家牢牢捏在手里。前头几个儿子,因着年岁与家中适龄侄女错开,未能让崔家女成为王妃,一直是她心底的憾事。如今,靖舟的长女已然十四,虽略小了些,但养上一两年正好,亲上加亲,既能巩固崔家与皇室的纽带,也能确保秦王的后院在她的掌控之中。
她脸上绽开一抹温婉的笑意,接口道:“陛下所言极是,景琰确实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只是这周家小姐……臣妾听闻性子柔顺,怕是规劝不住景琰这跳脱的性子。臣妾倒是觉得,礼部崔尚书家的长女,自幼聪慧明理,与景琰又是表兄妹,知根知底……”
“母后!”秦王萧景琰猛地站起,眉头紧锁,“儿臣不想成婚!北疆未定,何以为家?此时谈婚论嫁,徒乱人心志!”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胡闹!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儿戏!”
“父皇!儿臣志在沙场,而非闺阁之内!”
“你……”
“陛下息怒。”崔欢安适时出声,打断了父子间逐渐升腾的火气。她看到儿子眼中真切的抗拒,又想到崔靖舟那女儿确实年纪尚小,此时强行赐婚,若秦王心中不愿,反而弄巧成拙,与她也生了嫌隙。
电光火石间,她心念已定。既然自己的目的暂时达不到,那也不能让皇帝如愿。先稳住儿子,维系住母子亲情,再从长计议方为上策。
她轻叹一声,语气转为柔和,带着几分劝解,几分维护,对皇帝道:“陛下,景琰年少气盛,一心报国,其志可嘉。他既不愿此时成家,强扭的瓜不甜。不若……便依了他先立业之心。待他在北疆历练一番,沉稳些了,再议婚事也不迟。大丈夫何患无妻?”
她这番话,看似在打圆场,实则站在了秦王一边,将了皇帝一军。
皇帝盯着她,目光锐利,似乎想穿透她那完美无瑕的温和面具,看清其下的真实意图。帝后之间,为着幼子的婚事,也为着其背后代表的势力归属,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拉锯。
最终,皇帝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看皇后,只对秦王斥道:“既然你母后为你求情,朕便允你前往北疆。但需记住,军中非儿戏,若有差池,朕定不轻饶!”
秦王大喜过望,连忙跪下:“谢父皇!谢母后!儿臣定不负父皇母后期望!”
他磕过头,几乎是雀跃着退出了凤仪宫,满心都是对塞外风云的向往,浑然不觉自己刚刚成了父母权力博弈的中心。
殿内,气氛并未因秦王的离去而缓和。
皇帝沉默良久,才冷冷开口:“皇后真是慈母心肠。”
崔欢安垂眸:“臣妾只是不愿勉强孩子。”
“好一个不愿勉强。”皇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带着一丝疲惫与愠怒,“既然崔家的女儿年纪尚小,景琰也无心婚事,那周家的女儿,总不能一直等着。”
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地下了旨意:“传朕口谕,户部周尚书嫡次女,温良敦厚,指婚于太仆寺卿崔靖琛,择吉日完婚。”
崔欢安执杯的手几不可查地微微一僵。
好一招棋!
皇帝此举,一则是表达对她和秦王“联手”的不满,是惩戒;二则,将原本欲赐予秦王的掌钱粮的户部之女,转而塞进了崔家,而且不是给她龙夫人所出的嫡子,也不是给位高权重的方氏之子,而是给了不显山不漏水的贵妾甘氏所出的庶三子崔靖琛!
这无异于在崔家这潭深水里,投下了一颗来自皇权的石子。周氏女嫁入崔家,代表的便是皇帝的眼睛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户部的资源也随之渗透进来。此举既拉拢了中立的甘氏一脉,又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龙氏和方氏,更离间了她皇后与家族其他房头的关系——毕竟,能得到皇帝亲自指婚,对崔靖琛和甘氏而言,是何等荣耀?而这份荣耀背后,是皇帝对崔家财路可能的监控。
崔欢安面上依旧平静,起身敛衽行礼:“陛下圣明。周家小姐品貌出众,与靖琛正是良配,臣妾代崔家,谢陛下恩典。”
她声音平稳,心中却浪潮翻涌。这一局,她看似保住了与儿子的和睦,阻止了帝党势力直接与秦王捆绑,却也引火烧身,让皇帝的触角更深地探入了崔家内宅,甚至可能影响到崔家未来的财源。
前朝,后宫,家族……处处是战场,一刻不得松懈。
她看着窗外,秦王离去的方向,目光幽深。景琰,但愿你此番北上,真能立下功业。否则,今日这点“自由”,他日恐需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而崔府之内,因这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凤仪宫的沉香依旧袅袅,那暗流,已悄然涌向了宫墙之外的定襄国公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