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远程杀

出院,并不意味着痊愈。更像是拿到了一个“病情暂时稳定,需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的免责声明,然后被重新投递回那个曾经逼疯你的世界。林知梦和晓妍,像两个刚学会蹒跚走路的伤员,互相搀扶着,搬进了晓妍在城中村租的一个小单间。面积逼仄,采光不佳,但租金便宜,且远离了之前那些充满痛苦记忆的地理坐标。

她们需要工作,需要钱来支付房租、药费和活下去的基本开销。晓妍手腕的伤尚未完全恢复,无法从事重体力或精细操作的工作,她开始尝试接一些零散的线上文案兼职,收入微薄且不稳定。林知梦则必须重新面对广告行业,这是她唯一熟悉且有可能获得相对稳定收入的领域。

然而,时间已经悄然滑入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改变了太多东西,包括职场生态。“远程办公”、“线上协作”成了新常态,各种办公软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打工人的每一寸时空。这也意味着,压迫可以变得更加无形,更加无孔不入。

林知梦凭借过往的作品集(小心翼翼地剔除了所有与王蔚相关的“影子项目”),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规模更小、业务看起来也更杂乱的本地文创公司。职位是内容策划,依然是乙方,依然要面对甲方的反复无常和上司的业绩压力。只是她没想到,压迫会以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精准地追踪而至。

新公司的办公软件,用的是钉钉。

那个绿色的、带着已读未读功能的图标,像一枚植入手机和电脑的电子眼,冰冷地注视着所有人的工作状态。林知梦入职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种无处不在的“凝视”。每一个@,每一条“DING一下”,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催促和问责。

她试图努力适应,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分派的任务。然而,就在她入职第三周的周一早晨,一场针对她的、跨越空间的“远程杀”,悄然拉开了序幕。

那天刚上班,钉钉提示音就密集地响了起来。是她直属上司,一个姓刘的项目经理发来的。一连串的文件和语音,是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客户项目,要求三天内完成市场分析、竞品调研和初步创意方案,预算低得可怜,要求却高得离谱。

林知梦刚回复“收到,正在看”,刘经理的消息立刻追了过来:“这个客户是王总监(王蔚)以前在‘启创’的老关系,非常重要,指名要我们做好。她(王蔚)虽然现在不在我们公司,但会远程关注进度,你多跟她沟通。”

林知梦的心脏猛地一缩。王蔚!她阴魂不散!

果然,不到半小时,一个熟悉的、哪怕化成灰林知梦都认得的企业微信头像,出现在了项目沟通群里。王蔚没有寒暄,直接@林知梦,甩过来一份几十页的、标注着“启创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的文档。

“小林,这是之前类似项目的部分资料,你参考一下思路。注意,客户这次的核心诉求是‘品效合一’,KPI非常明确:线上声量提升300%,潜在客户线索收集增长500%,直接转化率……”她列出了一长串天文数字般的指标,然后补充道:“这是底线,必须完成。”

这不再是面对面的捧杀或甩锅,而是通过光纤和信号,进行的精准、冷酷的绩效碾压。王蔚甚至不需要露面,她只需要躺在某个舒适的沙发上,动动手指,就能将一座不可能完成的大山,隔着网络,重重压在林知梦的头上。

远程加倍KPI。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钉钉提示音下的噩梦。王蔚仿佛24小时在线,随时会出现在群里,对林知梦提交的每一版方案提出刁钻的质疑,用“我觉得还可以更好”、“这个方向不够颠覆”、“客户想要的是惊喜”之类的片汤话,将她逼入反复修改的死循环。更可怕的是,她发送的消息,常常显示已读不回。那种漫长的、等待审判的沉默,比直接的斥责更折磨人。

林知梦被迫开启了日夜颠倒的加班模式。小小的出租屋里,深夜总是亮着电脑屏幕的幽光,映着她越来越苍白的脸。晓妍心疼,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帮她热好牛奶,或者在她累得趴在桌上时,给她披一件外套。

2020年,关于“云裁员”的都市传说和“钉钉鬼故事”在打工人的社群里广为流传。有人因为下班后几分钟没回复消息被认定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有人因为线上会议时摄像头角度不佳被批评“精神面貌差”;更多的是像林知梦这样,被遥不可及的KPI和永无止境的“优化建议”慢慢耗干,最终“主动”或“被协商”离开。

一天晚上,已经快十二点,林知梦还在根据王蔚最新一轮“建议”修改方案第六稿。钉钉又响了,是王蔚在群里@她和刘经理:

“刚刚想到,这个项目需要行政支持,协调一下内部资源。@赵红赵大姐,你也进群,后续部分物料印制和线下活动(如果疫情允许)的联络需要你跟进。今晚先把前期沟通清单理出来。”

林知梦愣住了。赵红大姐?她也在这家公司?她怎么会……

很快,赵红的头像出现在了群里,依旧是那个有点模糊的、像是用老年机拍的风景照。她没说话,只回了一个系统自带的“[OK]”手势表情。

半个小时后,林知梦的私人微信响了,是赵红发来的。

“倒霉孩子,怎么到哪儿都躲不开那尊瘟神?”后面跟了个她常用的、“保温杯泡枸杞 关公”的自制表情包,关公的眼睛被P成了两个翻上天的白眼。

林知梦苦涩地回了个流泪猫猫头。

“没事,”赵红很快又发来一条,“老娘陪她熬。看谁先熬死谁。你稳住,别被她带沟里。方案差不多就行,她那是在故意折腾你。”

看着赵红发来的消息,林知梦眼眶有些发热。在这个冰冷的、被数字监控的战场上,赵红像一块突然出现的、粗糙却温暖的岩石,让她有了片刻的依靠。

但王蔚的追杀并未停止。钉钉的提示音,像索命的魔咒,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响起——清晨六点,深夜一点,甚至周末的午后。那一声“叮——”,以及随之而来的、屏幕上方弹出的绿色消息框,已经成了林知梦条件反射般的恐惧源。她开始失眠,心悸,听到类似的声音都会惊跳起来。手机不敢离身,又无比害怕看到它亮起。

晓妍看着她日渐憔悴,心急如焚。一天晚上,林知梦又一次在钉钉提示音中惊恐地抖了一下,手里的水杯差点摔在地上。晓妍默默地拿过她的手机和电脑。

“你不能这样下去了。”晓妍说,语气不容置疑,“那把‘刀’(指关公U盘)你不敢用,至少,得给这‘鬼叫声’换个调调。”

她拿着林知梦的手机鼓捣了半天,又在她电脑上操作了一番。然后,把设备还给她。

“试试。”

就在这时,钉钉又“叮——”了一声。

然而,这一次,响起的不是那尖锐、急促的默认提示音,而是一段舒缓的、空旷的、带着海鸥鸣叫和潮水拍岸声的——海浪音效。

林知梦愣住了。

她点开消息,依旧是王蔚那令人窒息的工作指令。但伴随着这指令到来的,不再是刺耳的警报,而是仿佛来自远方的、宁静的海浪声。

这个动作,微小到近乎自欺欺人。

它无法改变KPI的重量,无法阻止王蔚的追杀,无法减轻工作的压力。

但是,它切断了那条件反射般的恐惧链接。将王蔚带来的压迫感,与一种中性的、甚至略带安抚意味的声音进行了强行剥离。像是在狰狞的鬼怪面具上,硬贴了一张可爱的卡通贴纸。

给恐惧,换了一层皮肤。

从此以后,每一次王蔚的“追杀令”抵达,伴随而来的,不再是心臟的紧缩和神经的颤栗,而是一段短暂的、虚拟的海边漫步。

林知梦看着屏幕上王蔚苛刻的文字,耳边听着舒缓的海浪声,一种荒谬的、近乎黑色幽默的感觉油然而生。她甚至忍不住,极轻微地、扯动了一下嘴角。

她知道,问题远未解决。王蔚还在,KPI还在,生活的重压还在。

但至少,在这个小小的、属于她自己的数字空间里,那令人窒息的“叮——”声,暂时被海浪冲走了。

赵红大姐在群里发了个打着哈欠的表情包。

晓妍递给她一杯温水。

林知梦深吸一口气,听着耳边模拟的海浪声,重新将手指放回了键盘上。

战斗还在继续。

但这一次,她给自己的耳朵,穿上了一件小小的救生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臣妻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孤梦症候群
连载中沄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