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15 日,京都初霜。
校园银杏尚青,投行宣讲会却提前点燃硝烟。顾屿穿着租来的藏青西装,领带夹是银色 □□ 形状——沈杳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台下 200 张简历,他一路杀进终面,收走一张「东京 Sales & Trading 内定」黑色贺卡。
沈杳等在楼梯口,递给他一罐热咖啡。
“恭喜,黑色卡片像墓碑。”
“也是通行证。”
“通行到多远?”
“太平洋对岸。”
她笑,踢了一脚落叶:“别忘了回来冲洗。”
他伸手揉她发旋,像把一句承诺按进毛囊。
夜里,他们第一次谈到「以后」。
木造寮走廊,0℃穿堂风。沈杳穿卫衣、短裤、人字拖,脚踝冻得通红。顾屿把西装外套披她肩上,西装领口还残留宣讲会空调的冷气。
“我 2018 年 4 月入职,培训两年,回上海或北京轮岗。”
“两年,730 天,730×24 格底片。”
“算得这么清楚?”
“怕显影失败。”
顾屿低头吻她,舌尖尝到咖啡苦,也尝到未来咸。
暗房手记:「黑色贺卡是裂缝雏形,像底片边缘的潜影,尚未成相。」
2018 年 3 月,毕业设计展。
沈杳交出一组《38℃》——156 张彩色负片,主角只有顾屿,却无一露脸:后颈、指节、睫毛、声带、踝骨……
教授写下批注:“摄影是拍自己,却借别人显影。“
展览开幕那天,顾屿在东京终面。
他穿同一套西装,领带夹换了方向——□□ 镜头朝内,像把光圈对准心脏。
面试完,他站在六本木 52 楼,落地窗外是铅灰色东京湾。
他拍了一张手机照,发给她:“第 731 天,从这儿开始倒数。”
沈杳没回,她正在展厅拆下第一张作品——那张后颈特写,被教授预定了收藏。
她蹲在包装箱旁,忽然想起父亲咳血,手机却停在 0 信号。
暗房手记:「裂缝一旦曝光,就停不下来,像推片杆,只能向前。」
2018 年 6 月 25 日,成田特快。
沈杳把第七十四只纸鹤(登机牌折成)塞进牛仔外套口袋,转身那刻,把纸鹤揉成团,掌心被割出细口。
她没回头,所以没看见顾屿在检票口内,把第七十五只纸鹤(另一张登机牌)塞进西装内袋,贴心脏。
同一时刻,上海瑞金医院,父亲确诊肺腺癌Ⅲ期。
沈杳蹲在楼梯间,把诊断书折成第七十六只纸鹤,扔进垃圾桶。
纸鹤落地,翅膀上“转移”两个字被灯打得透白。
暗房手记:「揉皱的声音,像片基被折断,咔嚓,很轻,却整卷作废。」
2019 年 2 月 3 日,除夕前夜。
父亲走了。
沈杳在太平间门口坐到天亮,手机电量 3%,她给顾屿发最后一条微信:“别再来了,我认不出你。”
然后拉黑、关机、拔卡,动作一气呵成,像把底片从相机里暴力扯出,曝光成死白。
同一夜,羽田机场暴雪,跑道关闭。
顾屿的航班备降大阪,他在候机厅玻璃上哈气,写下“沈杳”两个字,又被自己用手背抹掉。
手背结冰,像给指纹镀一层定影液。
暗房手记:「暴雪是最大分贝的沉默,把纸鹤冻成哑剧。」
2020 年 1 月,武汉。
沈杳作为摄影记者进驻方舱。
她把每天拍的黑白卷塞进密封袋,写上日期,投进临时暗房——医院废弃 CT 室,红灯用一次性手术薄膜蒙住。
第 37 天,她收到匿名快递:一卷 1998 年过期的 120 彩色负片,一张登机牌碎片,一张便利贴:“如果洗得出来,请把电子版发 shemissing@163。”
夜里,她在 CT 室冲完这卷旧片。
红灯下,图像浮现——
鸭川樱花、乌冬蒸汽、卡式炉蓝火、停电夜吻。
最后一格,是 2016 年 4 月 20 日岚山轨道,她回头问“如果分手怎么办”——
画面里,她眉心微蹙,像预感到离别。
沈杳把底片举到红灯前,眼泪砸进盘沿,溅起一圈细小波纹。
那一刻,裂缝“咔”一声,像镜子被重新拼合,却留下一条发光的缝隙。
暗房手记:「过期乳剂比人心长情,它把 18 年前的光,准时递回。」
2020 年 4 月—2022 年 12 月,沈杳把 KYOTO-2016-001 原底片,分批寄给全国 17 家冲洗店。
每家附言:“如果洗得出,请发 shemissing@163,愿用 1000 元换电子版。”
前 16 家回复:乳剂粘连、褪色、划损,无法扫描。
第 17 家,Galaxy Darkroom,东京高圆寺,店主:顾屿。
2022 年 12 月 31 日,顾屿在地下室冲完第 917 卷客户胶片,打开邮包,看见那卷写着
“KYOTO-2016-001”的 120 负片,边缘编号止于 36。
他把片芯缠上 Jobo 转盘,38℃显影,3 分 15 秒,停、定、洗、吹干。
红灯下,36 张全部出影——
停电夜蓝火、38℃味噌、屋顶 8 秒长曝、仙女棒烧穿的纸鹤……
最后一格,是岚山轨道,她回头,眉心微蹙。
顾屿把底片贴在天花板,正对工作台,像给自己安装一颗新的心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