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刑侦队办公室的空气浑浊不堪。
熬夜的咖啡味、汗味和压抑的焦躁混杂在一起。白板上贴满了广场**现场的照片,触目惊心。旁边延伸出杂乱的线索图,红绳交错如蛛网。
技术组刚送来的最新通讯分析报告摊在宋野君桌上。纸张边缘被他的手指捏得发皱,像一块沉重的铅。
"宋队。"负责网侦的年轻警员顶着黑眼圈。他指着报告上一处被荧光笔涂黄的关键词:"目标组织'科学真理会'在几个隐秘论坛的联络切口里,反复出现一个特定词组——'符号界的真实'。"
他的指尖在那行字上点了点:"频率很高。而且出现的时间节点和他们煽动性言论发布高度吻合。"
"符号界的真实?"方源凑过来,眉头紧锁。他西装革履的样子在警局里格格不入:"这听着像......某种哲学概念?"
"就是哲学概念。"
一个虚弱但清晰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窗边。陈谏缩在阴影里,依旧穿着那件过大的浅灰长袖衬衫。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冷光。
他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硬壳书。书页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修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捻着页角。
那股混合着药味和冷香的气息似乎更浓了些。
"拉康的镜像理论强调主体的误认......"陈谏的声音在烟雾缭绕的案情分析室里响起。虽然中气不足,却像根针,刺破了连日来的迷雾。
他指尖点着白板上几张从暗网扒下来的宣传图。那些扭曲的几何图形包裹着类似眼睛的符号。
"这种符号学层面的诱导性建构,手法很......哲学。"
"哲学?"宋野君烦躁地掐灭烟头。火星溅在桌面,烫出一个小黑点:"说人话!"
"意思是,"方源接过话茬,眼神发亮。他听懂了陈谏的暗示:"这个组织核心的'包装',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尤其是哲学层面的蛊惑。"
他迅速调出关联人员名单,光标在一个名字上重重一敲:"楚明轩!楚氏集团的独子,明德大学哲学系大三学生。"
屏幕上跳出几张监控截图。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考究,面容俊朗,正微笑着走进一栋豪华公寓。
"出了名的聪明、有钱、有闲......而且,"方源调出几份转账记录和加密聊天室截图,指向一个模糊的ID:"'观察者',这个高权限ID的IP最后跳板,指向楚明轩的校外公寓!"
目标瞬间清晰:明德大学,哲学系,楚明轩。
"派人进去,近距离接触,拿到确凿证据!"宋野君拍板决定。
"我去!"方源立刻挺直腰板。他整了整西装领口:"我对学校熟......"
"熟个屁!"宋野君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眼神锐利得像刀子:"你档案就在市局。明德毕业的高材生,照片还在他们优秀毕业生栏里挂着吧?"
方源的表情僵住了。
"你那个哲学系的前女友,林薇。"宋野君继续补刀,"现在是不是还在读研,留校当助教了?"
方源的脸"唰"地白了。他下意识瞥了一眼角落里的陈谏,仿佛自己最隐秘的伤疤被当众揭开。
"你前脚进哲学楼,后脚她就能把你认出来!"宋野君冷笑,"打草惊蛇怎么办?你想让整个行动泡汤?"
方源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宋野君冷哼一声,目光转向角落里安静捧着水杯的陈谏:"陈谏。"
陈谏正低头看着自己绞在一起的手指。听到名字,他茫然地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浅色瞳孔没什么焦距。
"你,"宋野君的下巴朝他一扬,"没上过大学是吧?脸生。"
他扔过去一张学生证:"明天开始,你就是明德大学哲学系新来的旁听生。目标楚明轩,他参加了学校的话剧社。"
陈谏接过学生证,照片上的自己看起来更年轻些。
"想办法混进去,接近他,套话,找证据。"宋野君盯着他,"别搞砸了。"
---
明德大学的梧桐大道绿荫如盖。
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穿着各色T恤的学生抱着书本穿梭其中。空气里是青草、油墨和青春特有的蓬勃气息。
这一切对陈谏来说,陌生得像另一个星球。
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鼻梁上架着那副金丝眼镜,背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过分苍白的肤色让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任务在身,但他走进教学楼的脚步却带着一丝迟疑。
经过一间敞着门的阶梯教室,里面正传来教授洪亮的声音:"......所以,这个偏微分方程的解,我们需要引入格林函数......"
是《高等数学》。
陈谏的脚步钉在了原地。他悄悄溜到后门,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
台上教授推演着复杂的公式。粉笔在黑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陈谏听得入了神,镜片后的眼睛专注地追随着每一个符号。
他忘了任务,忘了身上的不适,完全沉浸在逻辑与数字构筑的奇妙世界里。
"喂!陈谏!发什么呆呢!"微型耳机里,宋野君暴躁的低吼如同惊雷炸响:"楚明轩下午有排练,快给我滚去话剧社报到!立刻!马上!"
陈谏猛地一哆嗦,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他慌乱地低下头,匆匆收拾东西离开。黑板上未完成的公式被抛在身后。
他拐进另一间大教室。老教授正在讲台前抛出问题:"......大家如何看待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课堂上一片沉默。陈谏坐在最后一排,鬼使神差地举起了手。动作很轻,带着点不确定。
老教授有些意外:"那位新来的同学?请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陈谏有些紧张,手指习惯性地绞在一起。但开口的声音却出乎意料的清晰:"文化认同的危机,根源于'他者'凝视的过度内化......"
一席话,没有高深术语堆砌,却直指核心。
教室里鸦雀无声。老教授眼睛一亮:"精彩!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加平时分!来,上来签个名!"
陈谏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走上讲台。拿起粉笔时,过大的T恤袖口微微滑落。一截纤细苍白的手腕上,几点暗红色的陈旧针孔疤痕一闪而逝。
他签完名,微微低着头快步走回座位。耳根有些发烫,心里却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
---
傍晚,学生活动中心顶楼灯火通明。
话剧社排练厅里弥漫着颜料和旧幕布的味道。楚明轩果然在,他是社团的台柱子兼投资人,正被一群人簇拥着讨论剧本。
陈谏以"对表演感兴趣的新生"身份顺利混了进来。被分配了一个龙套角色——一个只有两句台词的流浪哲学家。
轮到陈谏时,他站在舞台角落。灯光打在他身上,有些晃眼。他开口念台词,声音不大,甚至有点干涩。但那份专注和笨拙感,反而意外地贴合角色。
休息间隙,陈谏拿着剧本蹭到楚明轩身边。
"楚学长,"他声音放轻,带着新人的拘谨,"刚才那段关于'真理需要牺牲'的独白,写得真好......现实中,真的会有人为了某种'真理'付出生命吗?"
楚明轩端着水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陈谏脸上。镜片后的眼神锐利了一瞬,随即恢复温和:"小同学,舞台是舞台,现实是现实。"
他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不过......戏剧的魅力,不就在于它能映射现实的荒诞与极端吗?至于牺牲......那要看追求的'真理',值不值得了。你说呢?"
陈谏的心跳漏了一拍。楚明轩没有直接承认,但那瞬间的停顿和反问中蕴含的冷酷评判,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他低下头,假装被问住了。手指不自觉地绞紧剧本边缘,指节泛白。
微型耳机里,传来宋野君压抑着兴奋的指令:"够了!反应已经录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