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无梦徽州(四)

“寄庄田于乡官、举监、生员、吏承之家,求钱粮杂役之优免,谓之‘诡寄’。分应缴钱粮为细数,洒派于他门别户,谓之‘栽粮’。借书吏之手,欺隐田粮、脱漏版籍,谓之‘埋没’,移丘换段,挪移等则,以高作下,减瞒粮额,谓之‘团局造册’。此皆官吏作其弊,豪绅仗其势,所以伤民生而侵国用也。然而江南户名诡立,田主屡变,若要丁赋编审及土地清查,实戛戛乎其难哉。临之以威以严,则恐激变良民,摇乱地方,抚之以柔以惠,又惧奸诡乘隙,侵牟国帑,而百姓惑朝廷之反复,不能安心甽垄。古人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其信然乎!”

种种认识,有从浩瀚的坟典时文中学得,有从徽州的旧友新朋处了解,如果再往前数,则还有一部分来自同父亲、叔父饭后闲谈时的领悟、随堂兄江颂打理乡下田宅时的见闻,虽然所涉非徽州一处,然而江南风俗民情,相差大体不远。

汪士毅赞许地点点头,试探道,“那贤侄以为,这御史朝廷是当派不当派?”

“侄儿才疏识浅,不敢妄谈——世伯以为如何?”

晚辈狡卸其言,长辈却不便故技重施。士毅笑叹一声,从桌上取出两张花笺,挥毫泼墨,分别写了“靖”和“乱”,“徽州如棋盘,百姓如棋子,诸方角弈,皆从‘靖’、‘乱’二字中来。”

“恳请世伯不吝赐教。”

“便从知府朱瀚说起,此人蹈民怨士疑之生地,临口舌锄耰之诛伐,朝思追补亏空之策,暮虑催纳欠赋之法,诚视事也难而为政亦苦哉。然则于剿抚两端无甚定见,不遣于禁宫内阁,则惑于心腹耳目,”士毅思忖片刻,评断道,“只一枚用作冲挡的官子罢了。”

“‘不遣于禁宫内阁,则惑于心腹耳目’……”江颢反复咀嚼士毅的话,“依世伯所言,则掌握棋局成败的,便是六部九卿官家子,市井陇亩桑里人了。”

“士绅无疑是希望地方安靖的,”士毅将手指敲在“靖”字花笺上,“族长乡贤,岂不以宗社清宁为重?若令纷争不休、祸乱滋蔓,不唯自己名声有损,家业族产亦有风侵雨蚀之忧。何况徽州民情殊异,缙绅既为谈仁守礼之辈。亦是敛财谋利之徒,诸多生意往来,皆仰公门庇护,故而未至万不得已,绝不会同上官反目决裂——然而无论何等人家,总有些不便外人插手的难言之隐——‘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么,至清至察,不免鱼乱众乖。圣上既有生民、养民、富民之心,总归还是要俯鉴民隐、曲顾大局……”

“难言之隐”说来含糊,事实上不过是士绅私下里逃税、隐田、欠赋、勾连的伎俩。很多早已成为陋规恶俗,却是经不起官府核查的。江颢不以为然,“既要朝廷俯察民情,士绅也应当体恤时艰。如今王业偏安,强敌环伺,缙绅非但无毁家纾难之心,反而侵蚀国帑,鼓煽民愤,欲借以要挟抵赖。却不怕有喜事之人乘隙滋事,叫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

“事非经过不知难,颢哥儿,你还是太年轻。”

江颢也为刚刚自己的“愤世嫉俗”感到失悔,他低头啜了口茶,听世伯继续指教。

“至于府县书吏,虽世居邻里,代掌县务,然则论其本心,却是希望乱上一遭的,”士毅的手指从“靖”字移向“乱”字,“其一,胥吏家贫位卑,便有几亩薄田、数间瓦舍,也非催征之重。何况工食薪俸、头钱牙钱,不由官府所出,便仗官府乃得。衣食之源,岂可背弃?来日朱瀚一声令下,定然任其驱驰。其二,册分黄白二册,账分公私两账,欲知地方真相,无法查之府衙,只能问之书吏。朝廷若决心彻查亏空,则清丈土地、整理户籍、编审赋税,皆需依仗彼辈。有此篡改账册、勒索士绅之良机,书吏怎不欢欣鼓舞?何况如今官绅抵牾,无暇他顾,书吏两相离间,便可浑水摸鱼,脱卸侵贪之责——一静不如一乱,则乱之何妨?”

“竟无一人秉公执事,恤黎元邦国之多难?”

“便有一人抱持公心,又能如何?”士毅反驳道,“纵有吏背其同寅,有人叛其同宗,定无衙署推其功禄,宗族让其修名。世之熙攘,为利来往,言仁义道德者多,而行仁义道德之事者,鲜矣!”

“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则兴公利而释公害者谁人?”江颢心念电转,“不知内廷意下如何?”

“当今天子励精图治,一意北伐中原,自是希望后方安靖,”士毅将“靖”字置于“乱”字上方,“然而严肃雄猜,亦不许下民借故生风。诚如贤侄所言,黟县民变,已令圣上动怒。万目睽睽之下,岂会吞声妥协——定然还是要略施惩戒,以儆效尤的。”

士毅看了陷入沉思的江颢一眼,兀自将两张花笺调换位置,“至于你的父亲,却是盼‘乱’胜于盼‘靖’。”

江颢大感意外,“为何?”

“朱瀚三十年横戈纵马,立下卓著军功,然因不能持廉,官职屡降,如今位居知府,已是天子曲意保全了,”汪士毅分析道,“朱瀚素为清流不喜,弘光朝贿结薛、冯,频与东林为难,今上继位后恕其劝进之过,由是感激,又投于江不疑门下。恒之乃东林执牛耳者,虽不至盼其身败名裂,却也不想他倚势嚣张。若能乱徽州一隅而削政敌之势,想来恒之是乐见其成的。”

“何况自万历行纲盐之法,招商认窝,领引办课,释收买运销之权于商,售部引盐课以充国帑。然而天、咸年间加征三饷,浮课日增,商资益蹙,兼有盐官巧立名目、私取规费,致使盐价腾踊,销路壅滞,私盐充斥,国与民交受其困。令叔易之在浙江废引裁商,于场区适中地点设局收税,凡照章纳课之百姓,不论是否名列纲册,皆可领票运销。此法革垄断中饱之弊,行之数年,颇见成效(注32)。恒之有意将其推行全国,又虑江南士绅从中作梗,故也愿以清查亏空之事一试深浅。”

士绅不甘俯首承命,便借此风波灭其威风,伐其傲气,来日改革盐法,便如顺水行舟。“至于北伐之事,”汪士毅犹豫片刻,还是对江颢实言相告,“以圣上之英武,定会御驾亲征。然则天子自将,鼓舞士气之外,更有收揽兵权之谋……”

看江颢逐渐皱起眉间,士毅将声音压得更低,“京中及江北各营兵马,多是曾随恒之剿寇御虏的百战之师。皇上领其出征,不论成否败否,来日班师回朝,还会将兵权交还恒之吗?”

江颢霍地站起身,等意识到失礼时已经晚了。他不喜欢听别人剖析自己的父亲,仿佛那是座巍峨不可逼视的高山,却被人搬下几块岩石,自以为是地点评起来,“世伯深谋远虑,江颢代家父先行谢过,”他拱手施礼,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平和,“然而名实常不合符,棋局年来未安,鹬蚌相争,犹使渔翁得利,智者千虑,难免一着之失。《书》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万般筹策,何如顺乎民心?民心所向,自是胜方所在!”

“固知雏凤清唳,扰于燕雀,玉树生辉,摧于恶风,然吾爱其赤子之心,”在写给好友的书信中,江永坦言对长子的喜爱,“世事如炉,当炼得出金刚手段,亦容得下菩萨心肠。”

面前这位眉清目朗的公子,像极了当年那个为父亲将头磕破,让手沾血的少年。士毅一时百感交集,他将两张花笺叠起,用灯烛将之引燃,“民心吗,”深色的灰烬在二人之间飞舞,盘旋,跌落,被风吹散,“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注29:引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六八)》。

注30:引自《说苑·谈丛》: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31:参考自明末清初陈惟嵩《贺新郎·自嘲用苏昆生韵同杜于皇赋》。

注32:盐政相关改革参考自曾仰丰《中国盐政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无梦徽州(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何处问长安
连载中不窥园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