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好人元春

陈念初说:“我时常恨自己为什么要去偷信,也经常梦回到偷信那日,我在梦中拼命拦着答应兄长要偷信的那个我,可次次都是一样的结果。我看着兄长带着那封信毅然决然走向深宫,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语气带着厌恶,带着对自己的厌恶:“为什么死的不是我,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这应该就是她讨厌自己的主要原因吧!

天真浪漫的年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件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让自己成为了间接杀害兄长的罪人。

死的是陈弃旧,痛的是陈念初,偷信那日下的绵绵细雨淋湿了太傅嫡女的一生。

“京中人人大概都觉得我日后会嫁与阿衡哥哥,若是兄长未出事,我想这是最好的结果。阿衡哥哥待我如亲妹妹,虽无男女之情,但婚后过得必然不差。”她坐在阿无边上,想了会儿又接着说:“也不仅是我,无论谁嫁给阿衡哥哥,依着他的品性,就算不喜欢也不会苛待。”

“可是,兄长走了。阿衡哥哥与我都知道,兄长就像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一根刺,只要我与他待在一处,就会无时无刻不想起三人的欢愉。”

临走前,陈念初又忽的跟阿无说了这么一句:“说来是我对不起沈小姐,冯家生辰宴那次,我见冯元春欺辱沈小姐时,选择了袖手旁观。”

陈念初执起阿无的手道:“沈小姐可知为何冯元春要针对你?”

经她人挑唆?挑软骨头欺负?

“不知道,”阿无微微摇头后道:“不过我也不想--”

陈念初笑看着阿无,许是她眼神太过温柔,又或是眼角的笑来之不易,阿无心底生出丝丝不忍,道:“愿闻其详。”

冯元春此人之前的性子同现在大不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滥好人。

所谓滥好人,顾名思义,既不明智,也没主见,还爱管闲事,只有颗没啥大用的同情心。可不知这人是不是老天设定她生来必须就得当坏人才行,冯元春当好人时处处倒霉,但凡帮助别人都会被人误解,她帮人作证到最后成了贼喊捉贼,她劝架时别人骂她装模作样……

而真正让她转了性子的是一位名叫欧阳慧宁的女子。

欧阳慧宁,身为中书令家的嫡出小姐,当年本要与宣平侯府世子赵惟平喜结连理。

议亲时,双方借着外出之由相看过,欧阳慧宁远远瞧着那俊秀公子,一下羞红了脸。虽传闻他为人风流了些,但此人长得倒还是一表人才。

之后,欧阳慧宁就在家中安心待嫁。

可那世子拈花惹草过了头,婚前就与学士家的杨小姐不清不楚。欧阳慧宁本欲息事宁人,觉得男子在外风流些也正常,只要不将事情弄到明面上令她这个未来正妻下不来台就没什么。

没想到反过来是那杨小姐不依不饶。她看出欧阳慧宁的想法,便总是寻着由头找茬,一次两次的欧阳慧宁也就忍了。

大概是欧阳慧宁笑脸给多了,让那杨小姐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再后来杨小姐一次比一次变本加厉,竟将自己与赵惟平的苟且一事弄得满城风雨。

欧阳慧宁毕竟不是泥菩萨毫无气性,一次宴会上,在杨小姐的再三挑衅下,终究是没忍住,出手狠狠打了杨小姐,而杨小姐转头就与赵惟平告状,说是欧阳慧宁以未来当家主母的身份教训她。

其实众人都不明白那杨小姐是怎么想的,自古聘为妻奔为妾,像她这样整日与世子暧昧不明地混在一处,还上赶着挑衅人家未来正妻,种种行为简直令人捉摸不透。

这年头真有人正经小姐不愿意当,上赶着给人做妾的。

且他父亲虽现在是翰林学士,一个从五品,可学士一职本就前途无量,她又何愁将来找不着一个好亲事。

那侯府世子听闻后自尊心作祟,加上怀中美人哭的梨花带雨,一气之下便回了府中,要死要活非要退亲,老侯爷拗不过,只得退了这门婚事。

而经过退婚一事,赵惟平与那杨小姐的风流事几乎闹得人尽皆知,男人的风流是韵事,女人的就未必。

但杨小姐不过是一小小学士之女,连大家提一嘴的兴趣都没有。

意料之中,众人纷纷选择议论欧阳慧宁。

欧阳慧宁顿时成了大伙儿的饭后谈资。说起来欧阳慧宁简直无辜,错不在她,却要她来承受被人退婚的流言蜚语。

身份尊贵的中书令家小姐被人退婚,多促进和谐的一话头,仿佛贬低了她就能抬高自己,彰显出自己的优越感。

大家会说:看呐,堂堂中书令家的小姐也不过如此。

阿无听到这时,只觉得自己听出了些窝囊气来。

换做是她不仅要狠狠打一顿侯府世子,连那杨小姐也逃不了。再遇着多嘴多舍的,上去二话不说,先是一巴掌,接着再骂到她们不敢议论,反正我父亲是中书令,京中贵女中没几人身份高得过我。

而且那婚也应该由自己来退,还轮不到他宣平侯府先提退婚的事。既然两人狼狈为奸,不知脸面为何物,何不成全了他们。

这时大家会说:看呐,堂堂中书令家的小姐果然不能惹。

那杨小姐到最后也没能如愿嫁给赵惟平,而欧阳慧宁也至今未嫁。

这时蠢笨的冯元春便要出场了......

她对欧阳慧宁的遭遇很是同情,每每听到众人议论欧阳慧宁退婚一事时,便会果断出言维护。

可人性使然,大家凑在一起议论一人时,最忌讳此时有人站出来与他们持不同观点。而这人却又言之有理,反而显得她们道德败坏。

冯元春就成了这众矢之的。

小姐们骂她假清高、故作姿态,而这傻子又跑去欧阳慧宁的面前去安慰她,可人家欧阳慧宁根本不买她的账,反而觉得冯元春此时是来借机故意嘲讽,来看她笑话的。

于是欧阳慧宁又将冯元春骂了一通,说她假清高、故作姿态。

之后,冯元春气归气,可遇着议论此事的还是不冷不淡维护一二。

过了不久,冯家也给冯元春相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翰林院掌院家的二公子。两人皆出自书香门第,又年纪相仿,说起来也算登对。

却未料到对方是个佛痴,整日钻研佛法,立志今生献身佛学,不再娶妻生子。那掌院又怎会任由自己的嫡子随心所欲,便强逼着他娶冯家小姐,未曾想二公子是个烈性子,竟敢在第二日就自行剃度出家,以此明志。

而后关于冯元春的流言四起,说:冯元春丑如夜叉,给翰林院掌院家的二公子直接吓得连夜出家了。

这次换冯元春摇身一变成为了众人议论的中心,大家笑着问她怎么还没嫁人就把人吓跑了,何不追到寺里将人绑回来成亲......

冯元春性子要比欧阳慧宁强得多,她见旁人议论自己,并未选择冷眼旁观,而是上前为自己大声辩驳,时常骂的对方哑口无言。

可这吵着吵着就吵出事儿来了。

前年中秋,冯元春一时气急便说了句:“别当我是欧阳慧宁那样的软柿子,被人骂着,只能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后面不敢吱声,谁要是骂了我,我就日日骂她,夜夜骂她,我骂她全家!”

这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就这么一句话便得罪了欧阳慧宁。

欧阳慧宁以为冯元春是想“提醒”众人她被退婚一事,以此减少旁人对自己的议论。

于是,对于冯元春发生的这事儿,属最不该多嘴的欧阳慧宁讲得最起劲,她想借此事让大家忘记她的过去,便开始日日谈,夜夜谈,甚至雇人谈。

她笑话冯元春,议论冯元春,全然忘记了当初冯元春以一己之力为她力排众议退婚一事。

从那时开始,冯元春便不再为人出头,反而像欧阳慧宁学习,为了让大家忘记她的过去,也学着搬弄是非、议论他人。

就连她曾最不屑与之为伍的邓琳琳,如今两人玩的情同姐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寻仙

炼假成真:从国术抱丹到神话大罗

武侠:我的仙人身份被曝光了

武侠:开局被林诗音蹭饭

剑起风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何时不逢春
连载中温柔爆炸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