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

七夕当天,天刚亮,铺子里就忙活起来。

陈禾把乐元编好的小果篮搬到门口柜台上,每个篮子的提手上都缠着根细细的红绳,末端系着颗打磨光滑的酸枣核,纹路自然,会随着甩动敲击在竹篮周身,发出“哒哒”的声响。

虞秋则在柜台后摆好盲盒篮的内容物——这便是他们合计出来的方案,用盲盒形式带动销量。

巧果早就不新鲜,不过是捏了花、刻了印再油炸过的面团,就算模具刻出花、馅料放山参也没啥大不了,更何况就是有人钟爱自己动手做,不稀罕外面买的。

如此一来,七夕卖巧果虽是应了景,可在商品本身无法吸引到更多客户时,售卖方式的改变就是迫在眉睫了。

好在有虞秋这个前现代人能够“作弊”,他们就直接搬了现代的营销法子来用:直接卖配好的巧果篮,最上面放容易被压烂的面巧果,下面塞些咸甜的零嘴小吃,最底部藏着张乞巧签,以及最终的神秘奖品。

虽说玩不出什么花样,但二人还是想着尽善尽美,也并未放宽要求随意摆弄,而是同样上心:

迷你巧果是专程打了模具定制的,馅料除却经典的芝麻馅,还有其余几种豆沙、甜核桃仁的,蜜香扑鼻;零嘴分了两种,一种是糖渍山楂,另一种是盐炒松子,都是铺子里现成的山货,大锅一炒就成,每个篮子里随即放一种;乞巧签是用桦树皮做的,通体是淡淡的奶白色,上头的字由陈禾草拟、虞秋修改,字体圆钝,透着股可爱劲,内容上有 “明日绣花,线不打结”,也有 “今秋裁衣,针脚齐整”,等等,都是应了乞巧节的好话。

既是盲盒,虞秋在上头多加了一块用作遮挡的布片,虽然较现代的花样包装比起来略显简陋,但有好过没有,更何况他们卖不起高价,缩减成本理所当然。

刚开门没多久,第一个客人就来了,是个头上顶着双环发髻的姑娘,中等个头,陈禾瞧她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

“店家,你这七夕巧果盲盒,就是外面说的那个?”

听上去,虞秋在镇上街坊里的造势颇有成效。

乐元今日说好了要帮着铺子买东西,见有人来问,立刻接嘴介绍道:“是的,咱家的巧果篮可划算,您瞧。”

他掀开一个作为样品的篮子,将里面东西端出来展示,顺便捏起一个月牙形状的巧果递过去,“咱特意定做了新模子,您看这花边,多周正。”

“这带红边的是豆沙,里头掺了蜜,甜但是不齁;圆滚滚的这个加了核桃碎,香得很,今早刚出炉的;哦,那个上头盖了戳的是芝麻的,每个盒子里都有,毕竟也不知道新样式合不合胃口,咱备齐点准没差。”

姑娘接过去咬了口,秀气的眉尖动了动,又往篮子里瞧了瞧,“只有这些?我听说还有别的彩头,不会是蒙人的吧?”

“哪能呢?”陈禾总算想起来在哪见过这个姑娘了,这不是陈记绸缎庄的纺娘吗?

巧果篮上盖着的布片就是在陈娘子那买的,只不过上回去时没见这位,离头回见面又有些时日,陈禾对她感到陌生也是当然。

他接过乐元的话头,笑着上前,将手里的盘子摆在柜台上,“巧果是底,这些才是惊喜。”

一摞素面粗瓷盏,里头有些零散的黄色干菊花;一打素净棉麻帕子,上头印着黑色的鹊桥纹;一只口小肚大的棕色陶瓶,油纸封了口,看不出里头是什么。一旁还放了只雕花精致的桃木簪子。

“每个巧果篮子里头都有张签,前头是签文,后头写着的数字对应着这些东西。如何,比单买巧果更有意思吧?”

纺娘左看看右看看,对那张帕子显然更感兴趣,“那你们这怎么卖的?”

陈禾将柜台上的两个巧果篮往她那推了推,示意她看大小,“小篮子十二文,巧果是八个,大的十八文,巧果翻倍,零嘴也多抓一把,签子能多抽一张。”

“小的里头最差的签也能中一只茶盏和一包干菊,最好能中一罐蜜膏,只用蜂蜜和麦芽糖炼出来的;大的里头最差就是一张帕子,最好的能拿到这只簪子,别看不起眼,它可要五十文呢!”

纺娘忍不住咂了下嘴,“这么贵?都能换两斤肉了。”

这回她的眼神不一样了,又细细将簪子打量了一遍:虽是不罕见的桃木,但木质细腻、纹理美观,枝蔓缠绕连绵,莲花层叠繁复,浮雕的设计只有拿在手中才能完美展现。

怪不得这簪子第一眼平平无奇却是头奖呢。

纺娘又看了眼簪子,有些心动,但还要给自己找个由头,“十二文也不贵,我多买个带回去,就当感谢嫂子好了。”

“可不是。”陈禾点头,从底下摸出两个小的巧果篮,“这一篮子,巧果、干货、讨巧的物件全齐了,单买这些得十五六文呢!”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刚拿到篮子,纺娘就迫不及待拆了一只,伸手将底部的签掏了出来,“我瞧瞧……怎么只画了一根线?”

陈禾接过来一看,“你运气好,这是小篮的头奖呢!元哥儿,拿罐蜜膏来。”

这,这就中了?

纺娘有些傻眼,她原以为这小哥儿框她呢,可乐元喜滋滋往她手里塞了个瓷瓶,微凉的触感很快唤回了她的理智。

手上还有一个篮子,纺娘攥着瓷瓶和那张兑完奖背面被划了一道的签纸,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店家,我这签纸先带回去,中了再拿过来兑奖成不?”她也想再拆一个,可说好了要送给嫂子的,纺娘还是忍住了。

“当然可以,”陈禾笑着点头,“兑完奖咱会在背面划上一道,就算巧果篮都卖完了,凭着没划过的签纸也能照常来兑。”

“好好,那我很快回来!”说着,眼前已经没了纺娘的身影,显然是急匆匆回家找陈娘子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捡个夫君好种田
连载中三七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