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陡然变成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煎熬。
秦嬷嬷果真如她所言,严苛到不近人情。
那本《千字文》,苏云卿几乎是囫囵吞枣,靠着过去那点微薄的底子和一股不肯认输的狠劲,硬是在午膳前磕磕绊绊地背了下来。
一共错了两处,被秦嬷嬷冷冰冰的眼神一扫,午膳便只剩了半碗白饭和几根不见油星的青菜。
墙上的地图更是抽象,西城三十六坊的名称拗口又相似,她听得头昏脑涨。
夏禾念了三遍,她勉强记下大半,剩下的只能靠死记硬背。
考校时指错了两个坊的位置,秦嬷嬷什么都没说,只是在那张地图上用朱笔点了两个刺目的红点。
算盘珠子的响声更是折磨人。
“九归”口诀并不算难,但她从未接触过,手指僵硬笨拙,常常拨错珠子,越是心急就越是混乱。
秦嬷嬷并不催促,只是坐在一旁,用那双毫无温度的眼睛看着,偶尔出声纠正,令人心头发憷。
下午的“体、术、辨”更是噩梦。
所谓的“体”,并非练武,而是指站姿、行走、端坐。
秦嬷嬷要求她无论何时,背脊必须挺直,肩要沉,颈要正,行路时步幅需均匀,落脚无声,端坐时腰腹收紧,半个时辰不能晃动一下。
稍有松懈,戒尺便会毫不留情地抽在她的小腿或后背上,留下火辣辣的痛痕。
“术”则是沏茶、斟酒、布菜、递物。
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标准,茶斟七分满,酒需八分盈,递物时指尖不能触及对方手心,碗碟摆放的角度、间距皆有讲究。
一遍遍重复,枯燥乏味,却又要求精准无误。
“辨”最为玄妙。
秦嬷嬷会拿出各种不同的茶叶、香料、甚至泥土、金属,让她蒙上眼睛,靠嗅觉和触觉去辨认、描述、记忆。
也会突然提问,今日路过庭院时,角门处当值的护卫穿什么颜色的靴子?
早上送饭的小太监,左手袖口可有污渍?
苏云卿疲于奔命,每天的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身体累得几乎散架,后背和小腿上的淤青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伙食仅仅能果腹,睡眠时间被压榨到极致,常常是脑袋一沾枕头就立刻昏睡过去,连做梦的力气都没有。
春桃和夏禾似乎很怕秦嬷嬷,从不敢放水,但偶尔也会在苏云卿累得几乎晕倒时,偷偷塞给她一块饴糖,或在她被戒尺打得太狠时,夜里偷偷端来一点化瘀的药膏。
苏云卿默默地接受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善意,没有多说一个字。
她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这场严酷的“学习”中,哪怕过程痛苦不堪。
她隐约明白,裴寂不是在培养一个淑女,甚至不是在培养一个单纯的杀手。
他像是在锻造一件工具,一件必须足够锋利、足够坚韧、也必须足够“得体”的工具,以便能嵌入某些特定的场合和缝隙。
第七日的下午,练习“辨”时,秦嬷嬷拿出了一小撮色泽暗沉的茶叶。
“尝尝。”她命令道,递过来一杯刚沏好的茶汤。
苏云卿端起茶杯,茶汤颜色深红近褐,气味沉郁,带着独特的陈香。
她依言啜饮一口,入口苦涩,涩味厚重,但咽下后片刻,喉间却泛起非常细微的回甘。
“这是什么茶?”她问。
“不该问的别问。”秦嬷嬷冷声道,“记住这个味道,以后若有人给你喝这个,需立刻告知督主。”
苏云卿心中一动,垂眸应道:“是。”
又过了几日,练习行走时,秦嬷嬷突然开口:“若在宫中永巷,对面行来一队内侍,为首者着深绿色贴里,你当如何?”
“避让至道旁,垂首静立,待其通过。”她谨慎地回答。
“错。”秦嬷嬷戒尺“啪”地打在她小腿同一处旧伤上,痛得她几乎趔趄。
“着深绿贴里,配云纹妆花,必是二十四衙门某司掌印太监心腹。你需即刻侧身,退至三步外,躬身,道一声‘公公先行’,不得直视,不得迟疑。”
苏云卿咬住下唇,忍下痛呼和小腿的火辣,低声道:“是,奴婢记住了。”
这样的细节层出不穷,她学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一套在特定权力结构中生存的行为准则。
她几乎见不到裴寂,对方似乎完全将她丢给了秦嬷嬷,不闻不问。
直到第十日深夜。
苏云卿刚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躺下,门外就响起了管事太监的声音:“姑娘,督主传见。”
她心中一凛,立刻翻身坐起,穿好衣物,捋平头发,跟着管事太监走了出去。
夜已深,府中静得可怕,只偶尔响起巡夜护卫规律的脚步声,更添寂寥。
静思堂的书房里还亮着灯。
裴寂并未就寝,他坐在书案后,面前摊着几份文书,指尖正轻轻揉着眉心,烛光下的眉宇间带着些许倦色之意。
他正装依旧,只是卸了冠,墨发随意披散着,少了几分白日的凌厉,多了几分阴郁。
听到脚步声,他并未抬头。
管事太监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门。
苏云卿安静地站在下方,垂首等待。
过了许久,裴寂才放下手,目光从文书移到她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开口:“听说,你学得还不算太蠢。”
苏云卿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保持沉默。
“秦嬷嬷的戒尺,味道如何?”他又问,语气里听不出是关心还是戏谑。
“还好。”苏云卿干巴巴地回答。
裴寂轻笑了一声,似乎觉得这回答很有趣。
他站起身,从书案后踱步出来,走到她面前。
他比她高出许多,投下的阴影完全笼罩住了她,“抬起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