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她笑,眼尾轻弯,“再切一小盏薄荷梨丝,冰镇。”
小荷忽然想起:“娘娘,贵妃那边的人方才经过咱们廊下,闻到汤香,停了两步。”
叶绾绾“嗯”了一声,没抬头。
“他们看了一眼门牌,又走了。”小荷补一句。
叶绾绾把汤勺伸进锅里,慢慢搅了两圈。
“盖上。”她轻声。
盖落下。
她回到案边,把那张薄券又拿出来,搁在簿子旁。
炭笔落下,写了一行小字:“某日内务府牛骨、胡椒、姜未达。票据显示已领。页脚墨点一。”
又在下一行写:“暂替:菌菇清汤(胡椒余粉)/腌黄瓜(异香)/番茄牛至冷盘/梨汤。”
她写完,停了一下。
笔尖悬在半空。
“娘娘,要不要让秋云去打听?”小荷试探。
“不用了。”叶绾绾把笔搁下,“这些东西,总要自己先有个数。”
绿绣把腌黄瓜盛成两碟,一碟切片,一碟切条。
她端过去时,忍不住小声:“娘娘,这样吃,贵妃若知道,怕要问——咱们胡椒从哪来。”
叶绾绾笑了笑,指尖点了点那罐子的封泥:“这坛子去年冬天就封了。”
“不是今日的胡椒。”
“她若问,也该问她自家账本的墨点。”
小荷哑然,半晌才低低笑出声。
院子里有人轻叩门框。
“娘娘——”映月在外头唤,“徐娘娘到了。”
叶绾绾抬眼,面上笑暖了些:“请。”
她把手上的围裙解下来。
又转身把汤再看一眼,火小了一指。
汤面澄净,蘑菇在底下像一层小伞。
胡椒的白点浮浮沉沉。
她把一滴油绕着锅缘淋下去。
香气更深。
徐婉容进门,带着夜里未散尽的凉。
她看见砂锅,眼尾的笑晕开:“真来了。”
叶绾绾为她卷袖:“先学梨汤,刀不急,火才是正经。”
徐婉容点头,眼神认真。
小荷把切好的梨递过去。
徐婉容握刀的手微微抖。
叶绾绾站在她侧后,把她的手轻轻扶正:“别怕。”
刀落,梨肉断,声音像一粒珠子掉在木盘上。
“好。”叶绾绾夸她,“再来。”
徐婉容的手稳了。
她切第二块。
叶绾绾把切好的梨放进第二只砂锅。
“这盏给你练手。”她笑,“煮到冒小泡,别让它滚。”
徐婉容应着,目光一刻不离锅沿。
叶绾绾回身端汤。
她把第一盏菌菇清汤递给徐婉容:“喝口热的。”
徐婉容端起,先是惊讶:“不放姜?”
“今日没有。”叶绾绾坦然,“改了法子。”
她喝了一口,眼睛亮了一下:“蘑菇鲜,胡椒轻。”
“我喜欢。”
叶绾绾点头。
门外又有脚步声。
不是自家人。
钥匙串先到了,叮当三声,才见人影晃在门槛。
钱尚宫立在那里,笑得温柔,眉心却冷。
她一进门,视线在案上一扫而过。
停在那罐“腌黄瓜(异香)”上,停在砂锅上,停在叶绾绾手里那盏汤上。
“叶娘娘。”她慢慢地开口,“今晨膳房忙,许多东西来不及分。还请见谅。”
她说“见谅”两个字时,钥匙又在指间转了一回。
叮。
叮。
叮。
叶绾绾把汤放下,抬眼看她。
“巧。”她淡淡笑,“今日改做素汤,也合婉容口味。”
钱尚宫的目光在徐婉容身上略过,笑意深了一寸:“徐娘娘生辰,内务府当然记得。只是这两日外采不顺,牛骨、姜都紧。”
她稍稍倾身,像是不经意地看了看叶绾绾的簿子。
簿子被她手掌压住,露出角。
钱尚宫的指尖在桌边轻点了一下。
又点了一下。
像在敲一只看不见的算盘。
“叶娘娘若有要紧的单子,可以送去我处。”
“只是——”她顿了顿,目光在“腌黄瓜(异香)”的封泥上停了半息,“素汤也是好的。”
她笑着退了半步。
钥匙串又响了三下。
她走,风把门口的纱幔掀起一角。
屋里安静了很短的一会儿。
徐婉容放下汤盏,目光平稳:“你不必理会。”
叶绾绾笑,拿起了那张薄券,折成四方小块,夹入簿子后页的夹层:“没事。”
她抬手把砂锅盖掀起一线,让梨香再飘出去一点。
“婉容,火可以再小一指。”
徐婉容应着。
小荷靠近叶绾绾,压低声音:“娘娘,尚宫怕是故意来探口风。”
“她怕咱们告到上头?”
叶绾绾的眉梢动了一下。
“她不怕。”她说,“她想看我急。”
“我不急。”
她转身,从最上层的柜里取出一本小薄册。
封面空白。
她把它翻开,在第一页写下:“食材入出简册”。
下一行:“日期/应入/实入/差额/票据记号/页脚墨点/经手人。”
她把今天的欠项一一记下。
字很细,像在一粒米上刻。
“娘娘这是……”小荷看着那一行行,眼睛发亮。
“记一记。”叶绾绾说,“记久了,就有账。”
“有账,就有算。”
绿绣端着盘子从后门进来,压低声音:“我去园子时,见膳房的小厮往贵妃那边抬了两大筐,盖得严,绳结新。”
“绳结打法和我们的一样。”
叶绾绾“嗯”了一声。
她把腌黄瓜的罐沿擦干净,重新封了半圈泥。
“今天不吵。”
“明日再说。”
她把番茄牛至冷盘端到窗下,光照上去,红绿像落在水里。
小荷忽然低叫:“娘娘,这罐胡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