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光像薄薄一层米浆,贴在窗棂上。
檀香在屋里绕了半圈。
门口一声“启——”,尾音压得很短。
崔嬷嬷的心腹嬷嬷抱着漆匣进来,步子稳,眼神不落地。
“寿康宫送来几样口粮。”她把匣子端到案上,笑不露齿,“娘娘试试手。”
小荷一眼望见匣盖上那一抹金线,心里一紧。
“娘娘,这样的匣……”她把声音压成蚊子,“高位妃宴席才用。”
“再高位也得吃饭。”叶绾绾把匣扣住的绳一挑,笑眼弯,“看吃什么。”
匣盖一开。
干贝像月牙,层层叠叠,边缘发着细白。
松茸躺在另一格,伞面细密,菌纹像风吹过沙面的线。
最里一小束香草,用淡绢裹着,叶片狭长,叶缘有锯齿,像把小小的梳子。
小荷倒吸一口气,“这不是常见的。”
“好。”叶绾绾的指腹在松茸伞面轻拂一下,手里留下极淡的松木气,“今天不吃粗米。”
嬷嬷打量她的脸,没看到惊慌,也没看到那个“惊喜里带贪”的光。
“寿康宫问一句。”她放软了嗓子,“叶娘子要怎么做。”
“吃吃看。”叶绾绾诚恳,“不藏着掖着。”
嬷嬷点头,行了礼,走得干干净净。
门扇合上的一瞬,檀香的尾巴往内一收。
小荷才敢吐气,“娘娘,这些要是传出去……”
“嘴闭上就不传。”叶绾绾提起袖子,“好东西先喂锅,别喂风。”
绿绣搬水进来,铜盆里水面亮得像一块镜子。
干贝下温水,温得恰恰。她掌心托着,像托一只睡着的贝壳。
“用温的,醒得慢,肉不散。”她一句一句讲给小荷听,“米酒两滴,别多,酒多了张扬。”
松茸不见水。
她拿一只软刷,顺着菌褶把泥灰一点点刷下去,再用净布擦干,动作比折扇还轻。
“松茸怕水。”她冲小荷眨眼,“你也怕水不?”
小荷没忍住笑,“奴婢怕烫。”
“我也怕烫。”叶绾绾把松茸排成一排,“所以快进快出。”
香草拆开,叶片被晨光透得发亮。
她拧下一小段,捻在指间,气息像青草刚被露水压过的清。
“这个不叫风光。”她给它起了个小名,“叫‘安静’。”
小荷记在心上,“安静草。”
绿绣把风炉抱出来,火一点就着,火苗缩在炉腹里像一只温驯的小兽。
“今天三口。”叶绾绾伸三根指头,“一口给寿康,一口给太后,一口给我们。”
“都清,别招摇。”
小荷把新洗好的糯米倒进砂锅,水刚好没过指节。
“碎干贝放一握。”叶绾绾用刀背压扁,再切成针样细丝,“粥开花时它自己会举手。”
“举手做什么?”小荷没忍住。
“说它到了。”叶绾绾认真。
松茸另一半切薄,薄到能透光。
她把砂锅推到火上,手心贴着锅耳,火力稳住。
“盐晚些。”她像念经,“姜只要两片。”
“安静草呢?”小荷眼睛亮,“它什么时候上场?”
“最后。”叶绾绾把它夹在指背,“放早了它会多话。”
绿绣已经把另一口小锅烧热,锅底只抹了一点点鸡油。
“我们这口。”叶绾绾把松茸片在锅里铺一层,“快翻。”
“七片翻一边,七片翻另一边。”
“有何讲究?”小荷问。
“喜欢双数。”她一本正经,“锅喜欢。”
小荷低着头笑,肩膀抖了一下。
门外脚步轻轻地掠过去,像风穿过竹影。
崔嬷嬷的心腹嬷嬷站在廊下,盯着影子听了一会儿,又走。
砂锅里小泡贴着锅壁往上爬,干贝丝一条条竖起来,像有礼貌。
“乖。”叶绾绾用勺背轻轻按一按,“再等它几息。”
小荷掀锅盖偷看,又飞快盖上,烫得手指躲了一下。
“别急。”叶绾绾笑,“饿急了也不能咬锅。”
松茸那边一阵细响,“嗞——”,香气扑一下就开,像有人在你耳边说“快点”。
“先出一半。”她把松茸夹出来,落在竹编的托子上,“这半给寿康。”
“另一半给我们。”
绿绣递来两只白瓷小盅,盅壁薄,落灯光一照,透出一点暖。
“寿康加安静草。”叶绾绾用指尖把一小片叶压在汤面,“只一片。”
“我们这盅放盐花三粒。”
“盐花是什么?”小荷问。
“好看的盐。”她笑,“好看的盐也要认真赚钱。”
小荷啧了一声,心里踏实多了。
“太后这口呢?”绿绣提醒。
“太后喜欢有筋。”叶绾绾把山药刨成厚片,放在蒸笼上,“芝麻不要炒太深,留一点生香。”
“干贝丝撒最上,蒸气一过,它会站住。”
小荷挑眉,“站住?”
“站稳才不乱跑。”她落句很稳。
廊下那枚风铃动了一下,又不动。
“辰时快到了。”绿绣低声,“昭宁门那边的铃……”
“喝粥看。”叶绾绾把砂锅端离火,“我不空着肚子抓贼。”
小荷暗暗发笑,“娘娘抓贼还要带点心?”
“给胃贿赂。”叶绾绾眨眼,“不然它告我状。”
寿康那两盅收拾好,外面套了粗布套,套口扎得紧紧的,像两个老实孩子。
“别换好看的盒。”她吩咐,“素一点,走快点。”
小荷把食盒盖合,往怀里一抱,整个人都挺拔起来。
“我去。”
“慢点。”叶绾绾叮嘱,“别摔。”
她把给太后的那盅放进另一只盒,盖子压牢,托给绿绣,“你绕西廊。”
“是。”
屋里一时安静。
粥还在小小地鼓着,像在屋里喘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