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不荒村

“将军,匪首已缴获。”陈山风拎出一个被五花大绑、一路拖着走的壮汉,丢到徐敬慈面前。

“嗯,不错。”徐敬慈转向那个快死了的老头,“张大人,烦请您做个见证。”

老头上了年纪,被一路拎着,现在只能瘫在一旁乱吐,他指着徐敬慈,断断续续道:“你这个……不要脸的小东西……”

徐敬慈浅笑应下,挥了挥手:“把其他山匪都带走。”

孙县令忙道:“徐大人,你凭什么抓我?我干什么了?我见此处有山匪作乱,亲自前来替百姓讨个说法,这有何错?”

“等田地里的尸体全挖出来再说这话吧。”徐敬慈神情淡漠,“真是让我等您许久啊。家中可还富裕?缺粮的数月,婴儿可还够果腹?”

被绑起来丢到一边的宋却也被赶来的尺素松了绑扶起,她缓步走到徐敬慈身旁:“山匪仓库中的银票食粮大多从孙县令手中得来,这人胆大妄为,朝廷的官饷竟也敢转赠。”

孙县令打量她一番,嗤笑道:“姑娘这话说得没头没尾,朝廷给的东西,可都有官印的。”

宋却笑了:“是呀。”

试玉往孙县令面前丢了锭银子:“用来当作凳子的银子。有官印。”

孙县令一下子慌了神,他捧着银两看了又看:“怎么可能?大人,大人冤枉啊,定是这个乡野村妇陷害!徐大人!”

徐敬慈叹了口气:“孙大人,我也只是路过歇脚罢了,怎知今日遇上这种事。真没想到,你竟与山匪勾结,杀害不荒村内六十多名无辜村民。我只问一句,村民既死,那这些人又是从何而来?”

“不会是——”他故意顿了一会,幽幽问道,“北疆人吧?”

姓张的老头止住了呕吐,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听到“北疆”两个字就条件反射般地掏出怀里的纸笔,念念有词:“景丰二十八年七月廿六……县令造反,勾结北疆……一网打尽。”

孙县令:“……死老头你在记什么!”

张老头瞥了他一眼:“屡教不改,反心极大,依律当斩。徐大人放心,老身年纪虽大,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有的,定会与陛下仔细说说此事,并记在史案当中。”

“带走吧。”徐敬慈说,“今日大家先在此处歇脚,明日返京。”

“徐敬慈!你敢拿我?!”有人架住孙县令的胳膊,他终于忍不住大叫起来,“那么多人都干了跟我一样的事情,你怕引火上身,只敢拿我这种小官充数。徐敬慈!世道怎容人好好活着!你这只走狗,迟早有一天死在你主子手里!”

徐敬慈只默默地看着他。

村中的北疆人被尽数带走,连带着山匪和孙县令,统统被押进山窟牢房中。

剩余的村民则瑟瑟发抖,生怕自己也被关押。

“太史令请坐。”徐敬慈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将张笃带进了房中,给他倒了杯水,“这些日子多麻烦您了,可有受伤。”

“没有。”张笃摆了摆手,他身上也穿着破破烂烂的粗布衣裳,他用满是茧的手指缓缓抚摸过破损的袖子,“只是百姓实苦啊。那些村民,徐大人要怎么处置?”

徐敬慈笑了笑:“宋姑娘有法子,不过她正换衣服呢,马上就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尺素替宋却推开门,徐敬慈被扑面而来的清冽香气熏得不知今夕何夕。

她穿上初见时的那身素色的衣裙,披帛曳地,被她的手指勾起。

宋却盈盈拜过:“张大人。”

张笃端详一会儿:“哦……中书令家的女儿。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

“凑巧,又顶不住徐大人张口求人,便带着侍从来了。”

张笃重重叹息一声:“多亏你那侍女,不然我可真是要折在那儿。”

宋却坐到他们身边,问道:“怎么了?”

“那群山匪实在可恶,突然有天说要杀我泄愤,被你的小侍女拦住了,说我做的饭菜好吃,想多吃一会儿。我被他们拽到后厨,那口锅真大啊,他们还偏要看颠勺,我会什么颠勺?一群匹夫,真是粗鄙。”张笃越说越生气,最后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可恶……当真可恶!”

徐敬慈都没听到张笃说了什么,光看着宋却笑了。他忍不住替张笃问道:“那村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原本还在笑的宋却被他这么一问,转过头来,朝着他翻了个不明显的白眼,随后才道:“我与徐大人住在这儿数天,发现大多数村民的户籍都被北疆人占去。如今陛下不问事,钱财都用来建造佛塔,百姓一天比一天穷,实在受不了的,就去当了山匪流寇,而这群流寇,则又靠着逼迫普通百姓为生活。”

“此地离京城有些距离,但离北疆却近,他们不满要缴纳的岁贡已久,定是不会放过机会,先从外围渗入,靠着钱粮与山匪勾结,一村一村屠过来。山匪层出不穷,无有尽焉,这种情况,当地的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人以利驱之,地方偏远,无人来管,官员自然也猖狂。”

宋却的一番话显然早就打好了草稿,此时说出来无比顺畅:“不过地方官员大多有京城官员作为依仗,凭他一人,恐怕做不出这样大的人命阵仗。我是觉得,孙县令是个欺软怕硬惜命的,严加审问必能出些东西,况且山匪也没有全部剿灭,都跟着孙县令一同审过去,线索虽小,但慢慢追查,不怕查不到京城的官员头上。

“先杀鸡儆猴,告诉百姓与北疆人勾结的下场,再大查户籍,揪出或逼退北疆人,查户籍时还需带粮米,不求百姓能靠着一点粮米吃饱穿暖,只求稳定人心,这样山匪也能落户,数量上会比从前少些。

“不过依然有搅浑水的,想要靠着勾结北疆扰乱大梁的秩序。只需颁布律法,让百姓自行举报,举报者有赏。”宋却看向一旁的张笃,他的笔杆子都要冒出火星来了。

不过宋却的话也终于到了尾声,她带着微不可察的叹息说道:“如此一来,大梁或许能安定不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关于你的偏执狂

佛罗伦萨交响曲

宜室宜婚

六十二年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空梁
连载中嗷呆鱼河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