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辉的日子,在沈清澜那条匿名短信投下后,彻底陷入了水深火热。
那条看似催债的短信,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精准地戳中了他最敏感的神经。他本就因父亲的雷霆震怒和填补亏空的巨大压力而惶惶不可终日,此刻更是惊弓之鸟,认定是某个被他拖欠了巨额赌债的“道上朋友”失去了耐心,发出了最后的通牒。
他不敢告诉沈建国,只能疯狂地四处筹钱,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变卖了几辆心爱的跑车和一块珍藏的限量版名表,但这对于他那庞大的窟窿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他变得愈发暴躁易怒,在家里对佣人动辄打骂,对王婉茹的劝慰也充耳不闻,甚至几次与苏晚晴发生口角,整个沈家别墅因此乌烟瘴气,低气压持续蔓延。
沈清澜冷眼旁观着这一切。沈明辉的崩溃,在她的预料之中,也是她乐于见到的。一个自乱阵脚的敌人,远比一个冷静的敌人容易对付。她甚至不需要再做什么,只需静静等待,沈明辉自己就会把更多的把柄送到她手上。
她继续着自己的“伪装”。白天,她大部分时间待在房间里,美其名曰“研究咖啡馆的商业计划书”和“预习大学课程”,偶尔出门,也是去考察那些她根本不会租的“黄金铺位”,将“不谙世事又野心勃勃”的富家女形象扮演得淋漓尽致。
暗地里,她的行动却从未停歇。
私人调查团队那边传来了新的进展。关于沈明辉舅舅王宏斌的调查取得了突破,确认了他利用控制的几家空壳公司,与“星辉□□”和“南港物流”的项目供应商存在大量异常资金往来,初步证据链已经可以指向他协助沈明辉进行利益输送和洗钱。同时,关于赵启明和“蓝湾项目”,调查员费尽周折,接触到了一位曾参与项目前期规划、后因理念不合被边缘化的资深工程师,获取了一些关于项目土地性质变更和环评报告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内部信息,虽然还不是直接证据,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调查方向。
沈清澜仔细审阅着这些报告,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分析战场情报。她指令团队,对王宏斌的证据进行深度固定,并尝试获取更直接的,比如银行流水或秘密录音等证据。对于“蓝湾项目”,她要求顺着那位工程师提供的线索,深挖土地和环评环节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
同时,她与“启明科技”的A轮融资谈判也进入了关键阶段。谢知桓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老练和强势,在沈清澜(以其离岸公司代理人的身份)的暗中支持下,成功顶住了那家风投试图压价和获取过多控制权的企图,最终以一个对初创团队极为有利的估值和条款达成了协议。沈清澜代表的匿名资本跟投了相当比例,进一步巩固了她在这个未来科技独角兽中的话语权。谢知桓在最终协议敲定后,罕见地主动给沈清澜发了一封邮件,语气虽依旧简洁,但能感受到一丝并肩作战后的信任:“合作愉快。技术不会辜负信任。”
这一切,都在水下稳步推进,构筑着沈清澜未来的资本和技术壁垒。
然而,平静的湖面下,往往潜藏着真正的危机。沈清澜始终没有忘记那个最大的变数——顾言深。
他似乎过于安静了。
自从那次商场偶遇后,顾言深再没有主动联系过她,甚至连下个月他生日宴的事情,也只是通过助理礼节性地发来了电子请柬,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这不符合他前世那种步步紧逼、掌控欲极强的风格。
事出反常必有妖。
沈清澜绝不会天真地以为顾言深放弃了对她的关注。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收敛了所有气息,只等待最佳的攻击时机。他的安静,反而让沈清澜更加警惕。她必须假设,顾言深也在利用这段时间布局,他的目标,很可能不仅仅是她,还包括整个沈家,或者说,是沈家和顾家合作项目中,那块最大的蛋糕。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顾氏和那个合作项目的动向。沈建国那里是块硬骨头,轻易撬不开。她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人——苏晚晴。
这个看似只会争风吃醋的表妹,因为一心想要攀附顾言深,对顾家的事情总是格外上心,加上王婉茹的刻意培养,她或许能接触到一些沈清澜无法直接获取的、关于顾家的边缘信息。
这天下午,机会来了。
沈清澜“恰好”听到苏晚晴在花园里跟朋友打电话抱怨,说看中的一款限量版珠宝被另一个名媛抢了先,语气十分懊恼。
沈清澜端着一杯果汁,慢悠悠地走到花园,状似无意地接话道:“是Cartier那款新出的猎豹系列手镯吗?我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确实很漂亮。”
苏晚晴没想到沈清澜会搭话,愣了一下,没好气地说:“是啊,可惜被人订走了。”
“确实可惜。”沈清澜在她旁边的藤椅上坐下,抿了口果汁,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的优越感,“不过,有时候限量版也不一定非要等品牌发布。我听说顾家伯母上个月在瑞士拍到了一批不错的裸钻,好像就是委托Cartier的首席工匠私人订制了几件独一无二的珠宝,说不定比市面上的限量版更特别呢。”
她的话,精准地戳中了苏晚晴的痒处。苏晚晴一直渴望能融入顾家那个顶级的圈子,对顾家主母的喜好和动向更是格外关注。
“真的吗?”苏晚晴果然来了兴趣,追问道,“表姐你怎么知道的?”
沈清澜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副“这有什么”的随意表情:“哦,前几天陪妈妈去参加一个茶会,听几位夫人闲聊时提到的。好像顾家最近除了珠宝,对海外的一些新能源矿产也很感兴趣,顾伯母还特意咨询了相关的投资风险呢。”她故意将“新能源矿产”这个关键词,混在女人间的八卦中轻描淡写地抛了出来。
苏晚晴果然没有多想,反而觉得这是了解顾家内部消息的好机会,顺着话头说道:“言深哥哥最近好像也在忙什么大项目,神神秘秘的,连姨父问起来都只是含糊其辞。不过,我听说顾氏集团下面一个新成立的子公司,最近在频繁接触几家有政府背景的咨询公司,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
沈清澜心中一动。顾言深成立新子公司?频繁接触政府背景的咨询公司?这和她前世记忆中的那个非法交易项目的操作模式,有几分相似!那个项目前期,正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子公司架构和所谓的“政策咨询”来铺路的。
她不动声色,继续引导:“大项目?看来顾家是准备有大动作了。不过这种涉及政策和资源的项目,风险也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惹上麻烦。还是我们这种小打小闹开个咖啡馆省心。”
苏晚晴撇撇嘴,显然对“开咖啡馆”这种“小打小闹”不屑一顾,但沈清澜的话也让她对顾言深的“大项目”产生了一丝模糊的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担心项目有风险会影响顾言深)。她暗自决定,下次见到顾言深,要旁敲侧击地问问。
沈清澜达到了目的,便不再多留,借口要去画咖啡馆的设计草图,起身离开了。她知道,种子已经播下,以苏晚晴的性格和对顾言深的执着,她一定会想办法去打探更多消息,而这些消息,最终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沈清澜的耳朵。
回到房间,沈清澜立刻将“顾言深”、“新子公司”、“政府背景咨询公司”、“新能源矿产”这几个关键词记录下来。这虽然只是苏晚晴道听途说的碎片信息,但结合顾言深重生的可能性,其背后蕴含的意义不容小觑。顾言深很可能在利用重生的优势,加速推进那个危险的项目,或者,他在布一个更大的局。
她必须加快自己的步伐。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沈清澜再次等到了机会。沈建国因为一个重要的海外视频会议,需要在书房待到很晚。王婉茹早已睡下,苏晚晴房间也熄了灯。
沈清澜如同暗夜中的魅影,再次用那把银色钥匙,悄无声息地打开了书房那个带锁的抽屉。这一次,她的目标更加明确——寻找一切与顾氏集团、与那个潜在合作项目相关的文件,以及沈建国对顾言深新动向的应对策略。
她快速而精准地翻找着。在抽屉靠里的位置,她发现了一份新放入的文件夹,标签是 “顾氏 - ‘星图’项目初步接触纪要”。
星图项目!沈清澜瞳孔微缩。这正是前世那个非法交易项目的内部代号!
她立刻拿出手机,屏住呼吸,开始扫描这份文件。
纪要内容并不详细,似乎是沈建国下属与顾氏方面一次非正式接触的记录。顾氏方面(出面的人并非顾言深)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关于整合某种稀有矿产资源和技术标准的构想,暗示背后有强大的政策支持,邀请沈氏共同参与前期“勘探”和“标准制定”。纪要中多次提到“高风险、高回报”、“需要绝对保密”、“政策窗口期短暂”等字眼。沈建国在文件末尾用红笔批注:“可行性待评估,风险极高,需厘清顾家真实意图及背后力量。可接触,缓投入,盯紧顾言深。”
果然!顾言深已经开始行动了!“星图项目”的雏形已经出现!而沈建国虽然心动,但显然也对顾言深和项目背后的风险抱有极大的警惕。
这正合沈清澜之意。沈建国和顾言深之间的猜忌和不信任,是她可以充分利用的缝隙。
她继续扫描了抽屉里其他几份近期与顾氏相关的往来文件,包括一份关于共同竞标某块工业用地的非约束性协议草案。将所有需要的文件扫描完毕后,她小心翼翼地将一切恢复原状,锁好抽屉,清除痕迹,悄然撤离。
回到房间,处理完扫描文件,已是凌晨。
沈清澜毫无睡意,站在窗前,看着天际泛起的鱼肚白。
手中的证据越来越厚,指向越来越清晰。沈明辉在自毁的道路上狂奔,沈建国与顾言深各怀鬼胎的合作刚刚拉开序幕,王婉茹和她背后的王家也牵扯其中……
猎网已经微张。
她,这个隐藏在幕后的猎手,是时候考虑,如何引导这些猎物,一步步走向她精心编织的陷阱了。
下一个目标,或许可以放在那个急于填补亏空、已然方寸大乱的沈明辉身上。或许,可以借他的手,给沈建国和顾言深之间,再添上一把火。
她转身,走向书桌,摊开了一张空白的纸,开始勾勒下一步的行动草图。
晨光熹微,映照着她冷静而专注的侧脸,那眼底深处,是洞悉一切、掌控全局的冰冷光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