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后的道别

暮春夏初的一段雨季最是磨人,先前还是带着几分闷热,现在雨又潇潇落下。

荒原之上,两人沉默着对峙。

对于秦煜来说,这种眼睁睁看着希望被泯灭的痛苦比战场上鲜血淋漓的伤更刻骨。

对于德王萧策安来说,这种对峙比和贤王金殿对峙更煎熬。

远处有人吆喝招手。

“将军,有要事相商!”

德王最后看了一眼秦煜,她向来挺直的腰背脊梁,第一次被现实打败。

她低头不语,雨水打湿了她的发丝,显得狼狈不堪。

像无枝可依的孤鸟。

他想。

康靖十九年,德王军撤军,来的时候整整十二万人,离开的时候只有不到八万人。

牺牲的德王军埋骨荒原之下,与边关疯长的草和狂野的风日夜为伴,能够活着离开的却是悲喜交加。

秦煜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喜,她带着沉重的心情上了马,策马离开这个地方,身后是脱掉那一身不合身的盔甲轻装回京的女娘军,她们没有属于她们的名字,既不属于正式的德王军,也没有正式的军籍,她们只是一个小支队,一个在德王掌管下的小支队。

现在,她们的队旗被收下,曾经那个支队的影子在被一点点踩下。

若是此行前去京城,得不到承认,也许没有人会记得在那些荒原之下,也有女娘的枯骨与血泪。

收在包袱里的队旗压得她的脊背发烫发酸,秦煜一次又一次回头。

她看见远山的青绿,看见遥远北城关的呜咽。

她看见远去的荒原,看见雨水朦胧掩盖住曾经的驻军之地。

她看见长长的队伍,看见归家的和不能归家的无法呐喊出的情愫。

她渐渐看不见了。

她离开了这个地方。

……

和焰娘分别以后,谢云昭和顾安之又在外面牵了马,绕过最后一点路又出了城门。

两人骑在马上,谢云昭说了这个故事。

“那后来呢,我听将军说过许多次从前的,没有听过后来的事情了。”顾安之骑在马上,有些疑惑。

谢云昭知道她试图探索过这些事情,顾安之虽然痴迷武道,但也聪慧,已经猜到结果,但是不了解过程。

谁人不知,飞燕军是陈国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女娘军,但是从前以秦煜为首的那支队伍,又去了哪里呢?

“这其中又有很深的渊源了,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若哪一日有时间,我们坐下来慢慢说。”谢云昭看向她,回燕云军这段路算不上有多平坦,路途也短,转过弯前面就是驻军之地,实在不方便言说。

顾安之点头,她猜到了故事的结尾,还是渴望着知道那个肯定不会平淡的过程。

但实际上,回到营帐之后,谢云昭又陷入了连续几天的忙碌之中。

“要是他们从这一条道上来,我们倒是可以提前埋伏。”苏续指着地图上的一条主要道路说。

在一旁的一位女军师也点头,她也有此想法:“我们从这里伏击,能够对戎军前面探军的前锋造成较大的打击,不过后续戎军若是闪避,不正面迎战,会耗费士气。”

“不若到启阳谷谷口,使用‘井’字阵法,像上次那样将他们再困一次?围剿大部队很难,围剿前锋部队几千人还不容易?”宁莫寒在旁边大胆提议,她是探员的领头人,知道的消息是最多的,也很了解戎军的秉性,这个方法很适合用在这里。

况且,谁能够想到她们会使用上一次用过的方法——会“故技重施”呢?

谢云昭站在地图前也有些苦恼——“这个方法太过冒险,‘井’字阵法太过单一,至少需要加上一个九曲阵,联合起来才行,但是启阳谷谷口没有荒原那样辽阔的条件,相对狭窄也相对限制,恐怕很难完成军阵的延伸转换。”

苏续点头,他也有些想法:“不若我们再向前些,行军到此处——”他手指往前移了两寸,在地图上却是很长的一段距离。

“总得为镇远军留些位置。”他唇角微微弯起,说话时仿佛带着几分笑意似的,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的把握。

谢云昭点头,她指点了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插上了代表着军力分布的旗子。

“左前锋位于启阳谷西北,右前锋位于启阳谷东北方向,左中营守启阳谷之前,右中营暂时并入左中营,右中营连同右后营接应镇远军,届时我们一同进攻……”谢云昭很快订好计划。

顾安之在一侧为计划查漏补缺,接下来众人就继续商定若是有新变采取的应对的计划。

飞云军营帐。

宋策心里演练着刚刚在主营帐定好的计划,将手下的几位千侯集中在一起,苏续仍然拿着地图在身后看着。

“飞云军此次作为左中营,与飞燕军合并,希望各位千侯能够把握良机,做到最好。”宋策不是很会说话,但是他真正希望飞云军不要在这次计划里出现什么不当的行为。

飞云军太重要了——燕云军一万多女娘军,五千多男子军,而即将增援的镇远军皆是男子,战前燕云军军内消息森严,不会外泄。但是等到打起来一切都说不定了,燕云军本来以女娘为主,突加增援那么多人,戎国一定会起疑。

不是不能让他们知道,只是消息扩散越晚一步,赢面就越大。

宋策知道自己军队的实力,也清楚燕云军和镇远军的配合能够有很大的胜算。

而且,谢云昭并没有将她的底牌亮出来——如果没有必要,也不必亮出来。

几位千侯在营帐中聚集,他们都是出自谢家军,是由谢家老将军谢沐承带出来的兵,跟着自家的郡主打仗也有五年,皆是忠心耿耿的人。

“末将必不负谢将军与宋将军期待。”几人皆是行了军礼,谁都知道这一次战事的重要性。

眼前几人有四十几岁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三十几岁的武力雄厚的将士,除了最小的那位,其余人皆是年长于他。

宋策愧疚感涌上心头,他身兼要职,作为飞云军的将军,并没有过人的才智和聪慧,同龄人中也不及裴珩、谢云昭勇猛善战。

他凭借着家中祖辈父辈的荫庇,得了这一支军队领兵的权力,希望能够建功立业,迎娶心上人,但是心思却不如像顾安之这样的将军纯粹,于是总是带着几分歉疚。

眼前的几人还在等待着他这个上官的吩咐,宋策接过苏续递过来的地图,将手中地图展开铺好,借着这一点时间整理好情绪,开始细致地讲解,苏续在身后继续补充,两人配合得极好。

“可以,但凭将军吩咐。”这次商议出乎意料的顺利,有了谢云昭定下的计划,以及苏续几位军师做好的周密部署,这几位千侯心里有了数,皆是安定下来。

燕云军军营或者说陈**营中向来就是这般,总将军将计划定制好,层层传达下去,千侯传给百将,百将又继续传下去——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个计划,但是所有人心劲儿都会往一处使。

既然加入了这个队伍,就要遵守这个队伍的规矩,就要遵守上官的指令,他们为着保家卫国,总是愿意拼尽一切的。

只是在战事来临之前的最后一夜,不知道他们想起的故乡的父老乡亲们,还是自己吉凶未卜的命运?

“我飞燕军此次并非第一次作战,但是这确是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战事!诸位姐妹入飞燕军之前,我与顾将军曾经问过诸位,战场之上,到处都是危险,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生死不定,诸位可会害怕?然我听过诸位的回答——战场之上,生命悬危,人皆有畏惧之心,但是不悔,既然无悔,那便无畏!”

谢云昭也在营帐前说话,她面前是千侯百将依次排序下去的飞燕军各领军,看着她们,她内心涌起一阵阵的激情。

“谢某自五年前从京城而来,在戎军手中夺回北城关后才建立女娘军,对于陈国上上下下来说,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我们是一支由女娘组成的军队。我们飞燕军从将军到普通士卒皆是女娘,注定要克服许多艰难险阻。

“诸位与我相识多的有五载光阴,少的不过一载,也知晓我飞燕军建军以来的艰难,五年时间,我们招有一万多女娘为军……即使我们小心谨慎,合作互助,还是牺牲了不少姐妹,但是诸位未曾说过有一丝的畏惧。

“我们不能辜负那些牺牲的姐妹们,和那些没有机会上战场动物姐妹们的期盼,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辜负自己在最初加入的时候的夙愿——保家卫国,为自己开一片天地!”

谢云昭一番话落地,铿锵有力的话语落在人的心上,每一句话都像一击重锤,落在人心里,一下又一下。

“我愿随将军,保家卫国,开一片天地。”顾安之神情严肃,目光带着点点莹光,她跟随谢云昭最久。

她是在京城就跟随谢云昭,比任何人都长久,加上两人自儿时就有的渊源,因此比其他人更了解谢云昭的话中含义和一举一动代表的意义。

战前激励战士们是自古以来行军最重要动物一件事情,从将军自己的心理准备到最普通的士卒的心劲,都是飞燕军军队士气凝聚的重要部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盼莺来

春夜渡佛

逢春

岁岁平安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女娘也威武
连载中今日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