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锦国

北城关的十月已经很冷,树叶枯黄,比起前几个月多了几分凄寒,好在北城内依旧人来人往,买卖皆是照常进行。

戎军的战书已经下了,城内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暗中也有收拾家当准备离开北城关,不过大多数的人还是坚守城内。

毕竟,对于普通的黎民百姓来说,若是离开了自己在的这片土地,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北城,又何以为家?

战事若是打开,燕云军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说燕云军的营帐安置在启阳谷后侧的山上,若是戎军想要踏入北城,就需要先过启阳谷这一关。但是每一次作战都是一种挑战。

越是接近于冬季,天气越冷,燕云军之中的训练也就越勤。

军中氛围也严肃许多,将士巡逻的频率也在增加,那封战书就像是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有时候又像被一只大手捏住心脏,有些喘不过气来。

谢云昭在主营帐内和一干将士军师商定作战计划,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意见。

燕云军中的总人数还不到三万,不及戎军的一半,不论是从将士们的士气来说,还是从实际作战来说,都是寡不敌众,很需要支援。

虽然关中调遣朝廷军队也不算太难,但是对于燕云军来说还有更好的方式。

天时地利人和。

作战需要这三样东西,以往都是依靠天时和地利,这一次,需要“人和”。

“将军,锦国向来与戎国交恶,但是此次战事是戎国与我陈国开战,若是锦国作壁上观,也是有可能的。”何为眉头轻轻皱起。

比起关中大动干戈地调兵,若是能够和邻国联合作战,里应外合,那必定好上许多。

只是锦国虽然兵力也甚是强盛,但是最近锦国还算安稳,若是不愿意出兵,到也能够理解。

谢云昭倒是淡定:“那也不着急,若是锦国此次战事没有出兵,那么朝廷出兵也会很快,不过两日就能北上北城关。”

不过如果她是锦国的国君,她会选择出兵支援。

戎国太过于嚣张,几十年来仗着兵强马壮没有少欺压周围弱小国家,对于实力较强的国家,不是想着攻破就是想着结盟征战。

这一次能够好好地打击他们嚣张的气焰那必定是很好的,只是锦国如果有不出兵的原因,她也能够理解。

“我倒是认为锦国极大可能出兵。”顾安之看着地图说道。

锦国位于陈国西部,虽然位置上偏向北部,与戎国接壤,但是整体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国度。

锦国与许多王朝的很大不同,在于锦国的历代继承人继位问题。锦国的皇嗣,无论男女,皆能继承皇位,现在最新的锦国继承人就是锦国的王女。

王女是锦国的女储君之称,太子是锦国的男储君之称。

燕云军中没有人认识哪位王女,但是也听说过她的英姿。

这位王女倒不是说是什么魁梧健壮的人物,只是为人果敢坚毅、聪明毓秀,深得锦皇信任。

她虽然没有如同燕云军中的女将这般的作战才能,但是也是出谋划策的帅才,是锦**背后的真正掌权人。

谢云昭点头,顾安之认为王女会出兵也是能够理解的。

虽然说锦国对于女娘为君此事颇为宽松,但是也大多是因为王女是皇室血脉,且王女的才智要超过其余所有的皇子,才能稳稳地站上储君之位。

若是国君为女皇,宫中的女官也要稍微多一些,但是许多女官主要负责女皇的起居琐事和日常辅佐,站在朝堂上的女官还是很少,军队上的更是罕见。

“也许,这位锦国的王女也有一些不同前人的想法,那那倒是算得上志同道合。”谢云昭眼里扬起一抹笑意,对于这位未曾谋面的王女也是充满了好奇。

“锦国风俗与陈国不同,自然不能以寻常心看待,不过我也赞同顾将军看法。”一旁的苏续也开口了,他在京中时各国史书和风俗志看得最多,加上平日里乐于听事,对于邻国锦国也甚是了解。

众人目光扫过他,他继续开口:“据说锦国现在的这位王女当初也是从普通的皇女升上来的,在锦国国内也是立下了各种功劳,不过他们内部也始终存在一瞥偏见,说是这锦皇子嗣颇丰,立下一位王女实在是没有必要。”

谢云昭目光也静静地落在苏续身上,听他讲出个所以然来。

“其中说得最多的一条就是,这储君历来代皇帝执掌兵权,但是这位王女虽有武艺,但并不如男子魁梧有力,由女娘带兵难以服众。”

营帐中众人沉默片刻。

坐在一旁的宁莫寒开口,语气带了些讽刺:“能让女娘做储君当皇帝,倒是不赞成她当将军带兵,这是什么道理?”

副将军楚禾思忖片刻,开口:“这也不冲突,能当上储君,最根本的原因是此人乃是皇室血脉。而且听苏军师方才所言,这位王女在文治方面非常出色,想必历代王女都是如此,既然朝中有人以武治为理由反对,想必这位王女暂时也没有立下战功。”

苏续赞同地点点头:“正是如此。”

何为唇角带着几分笑意,眼睛带着熠熠光芒:“那这位王女若是想要稳坐储君之位,想必也希望立下战功。”

在一旁的宋策听了许久,也终于开口:“而且,锦国与戎国关系交恶,十几年前也打过一次,当时戎国强占了北地锦越大平原的很大一部分,不过戎国也没有讨到好就是了。”

众人说着话,谢云昭已经在墙上贴着的地图上用小镖标示出了各方兵力的预测。

“我先假设锦国出兵——诸位请看,若是锦国想要夺回锦越平原西侧的那一块,必定从北侧出兵,会牵制戎军的西侧一部分,不过是锦国也只能牵制,我燕云军形成夹击之势。”

何为看了一眼,抬手将小镖取出又插入稍微偏南方的位置,指尖轻轻点了地图上印刻的几个字:绵绝山。

“也有可能从此路入,可对戎军形成最大的夹击之势,不过跨越绵绝山对于锦国来说有一定消耗。”

也就是说,若是锦国出兵,对他们消耗最小的就是从锦越大平原入,可夺回平原西侧领地,不过这也远远没有从南部绵绝山来得攻势猛。

看了一眼地图,苏续也点头:“就看王女能否出兵了。”

几人细细看过地图,谢云昭将小镖拔下来,又插入南方关中之地。

“若是锦国不愿出兵,就让朝廷军北上。与我燕云军同出启阳谷,迎战戎军。”

她说的这个计划就是最普通的计划,就像是历朝历代将军和军师用的最平凡最普通的计策。

没有一点新意不说,甚至被敌军熟知战术。而且,朝廷军更多地拼的是兵力上,于作战技巧上——说得好听是稳定,说得不好听就是很少变通。

戎国与陈国交战百年,对于陈国的朝廷军虽然说不上是了如指掌,但是也是熟知陈国朝廷军的作战方式。

先前的战事之中,燕云军之所以十战十胜,有燕云军作战方式的特殊作用,也有镇远军的良好配合的缘故。

毕竟,裴珩裴家的训练也不是吃素的。

众人对于此也没有异议。

北城关的战事就在眼前,实在是令人有些焦灼。

想到隔壁铖运关的镇远军和安靖军正在与越国打得火热,战况不明,心中又难以放下。

北地的三个城关,早先时候裴珩与聂春鹤的梁子也已经解了,现在三个城关亲如一家。

更何况北城关燕云军也受到两关的关照颇多,对于这件事确实是分外关心。

“若是有铖运关的消息过来,记得及时禀报于我。”谢云昭朝着一旁的宁莫寒说道。

宁莫寒虽然大马金刀地坐着,模样有些懒散,但是眼神却是说不出的严肃认真:“行。”

谢云昭又问起她早前与锦国通信的事如何。

派出去的使臣算算日子也已经快回来了,若是再耽搁一些时日,恐怕戎军都要打上门来了。

戎军此次也想要速战速决,先前的战书也早早就下了,不过对于谢云昭来说,与其说那是一封战书,不如说就是一封挑衅信。

当时越国可没有他们那般的操作,是直接到了门前才“问候”的。

“也应该回来了,不过绵绝山那一带确实是山遥路远,慢几天也正常。”宁莫寒倒是对于这类事情习以为常。

毕竟绵绝山是真的山如其名,绵延不绝。

就算是她,也要走上好些时日,更何况是别人呢。

谢云昭慎重地点点头:“那倒也是,若是有了消息,希望尽快禀报。”

“好。”宁莫寒耐心很好,似乎也知道她心中的焦灼。

虽然谢云昭面上神情很是镇静,但是每次当她较为频繁地嘱咐一件事情,都可以看出她的内心状况。

这件事情,真的很急。

不过谁都知道,这件事情急也没有什么用。

“若是秋崖回来,我必定第一时间禀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盼莺来

春夜渡佛

逢春

岁岁平安

贵妃娘娘千千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女娘也威武
连载中今日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