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去处

清和宫内。

暖阁之中,屋子里被布置得暖烘烘的,仿佛是初夏一般和暖。

暖阁内的布置也是都依着小公主的习惯来,榻上椅子上都铺着毛茸茸的毯子,与其他的宫室大不一样。

萧知棠身形孱弱,虽然裹着厚实柔软的白色披风,仿佛一朵娇弱的白花,但是这花朵却带着这病态的苍白,让人怜惜万分。

入了冬之后,她几乎就未出过门了,元宵节相会之时,也只是露过一面就回来宫中,就这样夜里还因此咳嗽半夜。

让身边的宫女采薇惊得心慌,差点就要去请太医了,贤太妃也因此守了她一夜,

她身体的状况自己知道,对于太医口中原定的“命数”也不紧张。

比起这一宫的宫女,她倒是心情放松许多,甚至还时常开起自己的玩笑。

“若是我哪一日去了,也定然不会亏待你们,在宫中给你们寻一个好去处。”

每每说及此,采薇眼眶都泛红。

虽然小殿下身子孱弱需要照顾良多,但是宫中宫女众多,分担之后她也不觉得多累。

而且殿下的性子极好,从不与人计较生气,面对手下人也很大方。

因着先帝的恩宠和贤太妃的照料,陛下也偶尔有问起,宫中也没有人胆敢欺负她们。

清和宫内和谐宁静,是宫中难得的净土。

谁也舍不得萧知棠走。

“我思来想去,母妃身边需要人伺候,这宫中贴己的几个宫女若是不愿意出宫,那就去母妃身边,想来是不错的。”

萧知棠窝在软榻上,靠着靠枕,说话时眉眼之间带着疲倦之色,脸上未着脂粉,透着苍白。

采薇想说话阻止,但是想起自家殿下虽然性子温和,但是说话做事从来都是不容质疑,也不由得垂下头去,鼻尖微微发红。

“你若是愿意到我留在清和宫,就伴着我母妃吧,不过这宫中到底太过冷清。若是我走了,你又太寂寞,我同安平说起,她也愿意接纳你。”

萧知棠倒是真问过萧悦平此事,她那时沉默地看着她,点头说好。

“她虽是我侄女,但是与我一般岁数,你与她一处,会遇见好多有趣的事,不会无聊的。”

萧知棠几乎从未到过宫外,但是她也时常向往着那个地方,采薇只比她大一些岁数,向来也是憧憬外面的世界的。

和萧悦平一起,她能见识很多东西。

“若是你想要出宫去,我就让人给你置办一些家产,即便你不嫁人,立一个女户也是极好的。到时候说出去,你曾是公主近臣,也没有人敢欺负你。”

萧知棠总是考虑得很周全。

这暖阁算不得多大,常日里也不过两三人在其中,今日里她支开其他人,就是想要给采薇一个明确的未来。

“你意下如何?”

萧知棠这边问着,采薇在旁边低着头颤抖,似乎已经是在忍不住哭泣。

萧知棠用手摸过她的侧脸,采薇抬起头来,双眸泛红,眸中泪水涟涟。

清和宫中环境单纯,采薇侍奉的是公主,自然是有几分她的聪慧才干,但是到底没经历过太多的风波,还是有些受不了。

萧知棠年幼时,太医断言她的岁数,但是萧知棠已经超越了当年断言的年岁,活了下来。

不过过了十岁之后,倒是显得更加孱弱,如今每况愈下——她与公主主仆情深,这让她怎么能够接受?

“莫要哭,今日你下不了决定,就来日告诉我……或者等到我去了的那一日,你告诉我母妃,她也愿意为你安排。”

萧知棠说起这件事,眉眼间倒是带了几分笑意,仿佛不是在说起自己的身后事,而是在安排什么生辰礼一般。

采薇说不出话来,只用脸紧紧贴着她的手,感受着她手中温热的温度,这才好一些。

见到她这般模样,萧知棠也不再说起这件事,转而又说起其他事情来。

“陛下的圣旨,传到北地用不了几日。即使现在冬日里雪深,现在想必也到了北城关。不知道云昭姐姐如何了。”

她心里也有些猜测,此次大声,举国欢庆,宫中元宵之时她虽未多待,但是见到威武将军夫妇、陛下和三姐的笑颜,也猜出几分了。

说起这件事,采薇立刻调整好情绪说起来:“想来是如此,将军也该回来了吧?说不准开了春她们就到了呢。”

公主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说起一些开心的、有期盼的事,是她再开心不过的了,自然得好好应对。

况且,她也很崇拜那位自少年时就时常往清和宫来的将军。

有时候也忍不住想,若是公主也有这般健康的身躯,去北地做位将军,她也愿意追随而去的。

……

庆历七年正月二十五日,北地百里内的雪已经停了,郊外的雪没有人扫除,足足有半膝深。

城内的清道夫清扫过街道,露出光润的青石板路来,路上一层薄冰照映着人影。

街上寒冷,零散的摊子不多,但是各家店铺都是正常开着,有人自街头过来,拎着篮子给自家添置些东西。

距离除夕也大半月过去了,家里许多东西都用尽,需要添置了。出来的人们在街上相遇,也热切地打着招呼。

打仗打赢了,北地更是重建了青州城,这对于北城的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风雨飘摇的这几十年,总算能有个安生日子。

连带着今天过年时都喜气洋洋许多,对于往后的日子也有了好盼头,生活蒸蒸日上。

等到开了春,天色暖气起来,想必这北地更有一番新气象。

谢云昭这些日子里不总是待在营中,青州城还未建好,燕云军还未搬过去,在北城关的日子难得休闲起来。

伤兵们养伤,军中将士的训练也难得减缓许多,军中比起从前多了几分轻松。

过年的时候,她也借着那几日办了庆功宴,给将士们都各自记下了功劳。

昨日里,陛下也给她回信,送信的钦差大臣带来封赏的圣旨。

一道又一道,封赏的人各不相同。

燕云军主将谢云昭封正二品镇国大将军,赏黄金万两,丝绸千匹,良田千亩。

副将顾安之封三品安北将军,楚禾封三品英武将军,宋策封三品威勇将军,何为封四品护将军师,苏续封四品锋仪军师。

另有程将军镇守关内有功,又协燕云军平北,封二品中军大将军……

北城关这一次的作战之中,有陛下圣旨亲封的就远不止如此,更何况还有谢云昭在军中提拔的,军中历来赏罚分明,众人也是心服口服。

军中的事情处置妥当,她就将军营中的其他大事交由顾安之处理——她总是要掌管军中的。

陛下也依着她和顾安之的想法,将飞燕军中的一部分划分出来,分作镇北军,由顾安之掌管。

剩下的五千人,她将带着她们和飞云军回到京城。

毕竟,京城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谢云昭倚在北城关的酒楼雅间的窗口,望着楼外白雪皑皑的屋檐与喜气祥和的街道,琉璃一般的眸子似乎化作一湾春水,晶莹闪烁。

她手中热茶的温度透过茶杯的杯壁传到她的指尖,倒是不觉得烫,只是入口刚好的温度。

目光放得稍远一些,那边是铖运关和嘉远关。

想必陛下给裴珩和聂春鹤军中的圣旨也早就到了。

北地三城,最险要的是北城关,最忙碌的是铖运关,偏安一隅的嘉远关倒是安宁些,不过战事起是也是人人提心吊胆。

她军中许多事情,都是靠着自己和军中一众人慢慢摸索,比起铖运关的忙碌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七年来,多是待在军中,少有闲暇之日来到这北城内多转转。

现在世态安定,她也多了些能出行的“自由”。

至少……在回京城之前,再好好地看看这个守护多年的北城吧。

……

铖运关军中。

宣旨的钦差大臣被安排下去歇息了,营中被封赏之人也都离开。

“我也有圣旨封,哈哈!”

吉兴带着得意的声音传来,他手中那道诏书似乎不是圣旨,只是少年手上的一册寻常书籍。

裴珩眼神略带嫌弃看了一眼,将手中的诏书卷好,放置妥当。

吉兴的言语也并没有不妥当之处,只是这话若是被有心人传出去,不免有人说他年少得志,得意忘形。

“收敛一点。”裴珩提醒道。

看着裴珩将诏书放置在精巧的长盒之中,吉兴看了看手中的册封的诏书,高兴之后倒是有些兴意阑珊了。

他到底还是少年,还未及冠,虽然聪明机警,但是平日里行为处事还是带着几分少年气,听见这话倒是傲娇:“也就这样吧。”

他今年还不到十九岁,已经做了旁人也许一辈子都做不到的官阶,确实是少年得意。

眉宇之间飞扬着恣意张扬之气。

看到他的神情,裴珩莫名地就想起多年前的自己,不是比吉兴更狂傲吗?

出生名门世家,一身超群绝伦的武艺,天下同岁的少年之中几乎没有敌手,一举拿下铖运关,封了三品将军,当年就已经超出他父亲年轻时许多。

裴珩唇角掀起笑意,也没有说什么。

铖运关那两个月最艰难的时候,吉兴与他们共进退,也受了许多苦,他值得这份封赏,也有足够的资格为自己骄傲。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盼莺来

春夜渡佛

逢春

岁岁平安

贵妃娘娘千千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女娘也威武
连载中今日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