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林屿抱着胳膊,绕着陈默转了小半圈,嘴里发出夸张的叹息,“‘蓝图’兄,你这抢救工作,工程浩大啊!堪比修复敦煌壁画了都!”他凑得更近,几乎把脑袋搁在陈默的肩膀上,盯着那本“老树皮”,“我说,你这‘蓝图’内容这么金贵?非得从这堆‘化石’里抢救出来?重新写一本多省事!”
陈默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镊子尖精准地避开脆弱的部分,稳稳地夹起一小片被分离出来的粘连纸屑,丢进旁边一个小垃圾袋里。他头也没抬,声音平稳无波:“记录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时空坐标属性。重新书写,只是复制品,无法完全复刻当时的心流状态和思维路径。”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小学生都该懂的道理。
林屿听得直翻白眼:“心流?思维路径?大哥,咱写的是数学笔记,不是《时间简史》手稿!”他摇摇头,觉得学霸的脑回路果然异于常人。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陈默脚边那个装工具的塑料文件袋,又瞟了一眼自己空荡荡的手,昨天那包“蓝图修复剂”的黄瓜味薯片早已消耗殆尽。
一个念头,如同阳光下的肥皂泡,“噗”地一下冒了出来,带着点恶作剧的七彩光泽。
林屿嘴角一咧,露出标志性的狡黠笑容。他猛地站直身体,动作幅度之大,带起一阵风,吹动了陈默额前几缕细碎的头发。
“喂,陈默!”林屿的声音带着一种宣布重大发现的兴奋,“你看你这抢救工作,任重道远,道阻且长!是不是急需一个……嗯,一个信息中转站?一个后勤补给中心?一个随时能为你提供精神食粮和物质支持的……战略合作伙伴?”
陈默终于停下了手里的镊子,抬起眼皮,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询问,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又开始天马行空的家伙。
林屿嘿嘿一笑,变戏法似的,从自己那件敞开的校服外套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东西——一个被压得有点扁、但包装袋完好的薯片空袋!正是昨天那包黄瓜味的!
“看!天选之物!”林屿把空薯片袋举到陈默眼前,得意地晃了晃。阳光穿透薄薄的塑料包装,映出里面亮闪闪的银色铝箔内衬。“瞧瞧这完美的尺寸!瞧瞧这坚韧的材质!瞧瞧这自带反光属性的高级感!最关键的是——”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眼神亮得惊人,“它见证了咱们革命友谊的开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纪念意义!”
陈默的目光落在那个皱巴巴的空薯片袋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乎在评估这个“天选之物”的实际价值。
林屿可不管他评估不评估,行动力超群的他立刻动手。他三下五除二,用那把小裁纸刀(在陈默略带警告的目光注视下,小心翼翼地避开对方的手指)沿着薯片袋的边缘,干净利落地将整个袋子剪开、摊平。银色的铝箔内衬完全暴露出来,在阳光下闪烁着廉价而耀眼的光泽。
接着,林屿又从自己那个像个百宝箱似的裤兜里,摸出了一支粗头的荧光绿记号笔。他拧开笔帽,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艺术家创作般的虔诚(和恶作剧得逞的兴奋),俯下身,在那片银光闪闪的铝箔上,龙飞凤舞地书写起来。
荧光绿的字迹在铝箔上格外醒目刺眼:
【学霸专属信箱】
【疑难杂症心灵鸡汤薯片投喂皆可受理】
【扫码支付优先回复(附手绘收款二维码)】
最后那个手绘的二维码,线条歪歪扭扭,几个小方块画得大小不一,充满了林屿式的潦草和不靠谱,旁边还画了个咧嘴笑的简笔小鲨鱼。
林屿写完,直起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点点头:“Perfect!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他献宝似的把这片闪烁着荧光绿和银光的“信箱”举到陈默面前,“怎么样,‘蓝图’兄?以后有什么需要倾诉的、需要投喂的、需要紧急救援的,就往这里塞!保证风雨无阻,使命必达!当然,”他指了指那个歪歪扭扭的二维码,笑得一脸奸商样,“知识付费,支持扫码,童叟无欺!”
陈默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铝箔上那刺眼的荧光绿大字,在那潦草的二维码和傻笑的小鲨鱼上停顿了足足三秒。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林屿发誓,他看到学霸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抽搐了一下。
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默后,陈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冷静的光芒。他没有评价林屿的“艺术创作”,反而用一种探讨学术问题的严谨口吻开了口:
“铝箔层,”他伸出手指,指尖轻轻点了点薯片袋被剪开边缘露出的银色夹层,动作精准,“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金属光泽。其微观结构致密,能有效阻隔水汽和氧气的渗透,对内部纸质信息载体起到物理隔绝保护作用,理论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纸张受潮、氧化、字迹洇染等劣化过程。”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屿,语气依旧平静无波:“作为临时性、低成本的信息传递载体存储装置,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下,其物理隔绝性能,理论上是可行的。”
林屿脸上的得意笑容僵住了。他眨巴着眼睛,看着陈默那张严肃认真的脸,听着那一串“铝箔层”、“微观结构”、“物理隔绝”、“劣化过程”……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一堂材料科学导论课,还是全英文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