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明,天蒙蒙亮,苏沅慕早早地把钟灵叫醒。
钟灵睡得正香,突然被叫起来,起身看向窗外,东方天空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分明是刚破晓的样子。
“苏姐姐,今日怎么这么早?”她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说。
苏沅慕一边收拾床铺,一边笑道:“今日我们就不跟左将军她们一起走了,我们不去平江府,改道去萧县。”
“就我们两个人?”钟灵闻言,顿时来了精神。
苏沅慕笑着点头,“对,今日你随我一起回萧县,我祖父母在那里。我们早些走,以免打扰了他们。昨日,我已经同左将军说好了。”
“好!”钟灵开心地应下,随着苏沅慕一起收拾行囊。
她们两个简单用了些早膳,也没再跟左熙言打招呼,便赶着马车出发了。
她们现在刚进入平江郡,还在同海宁郡交界的通县,要一直南下才能到萧县。
苏沅慕许久没回来,已经有些忘记到萧县的路了。
她指挥着钟灵顺着官道朝南走,打算晌午的时候在县城里面找个上好的酒楼好好吃一顿,顺便问一问路。
不知左熙言是清廉还是别的什么,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南下,一路风餐露宿的,也没在什么上好的酒楼吃过。
饶是苏沅慕简朴,但也是个千金小姐,这么多天,一顿佳肴也没享用过,着实有些难受。
她都如此,钟灵只会比她更难挨。
离开了左家车队,两个人明显都有些兴奋,神色轻松,悠哉游哉地赶路,一路哼着小曲儿,颇为悠闲自在。
晌午的时候,两个人在通县城中大快朵颐,酒饱饭足之后,又在城里逛了几家铺子。既是到了江南,自然要买一些丝绸锦绣。
傍晚时分,她们才到了萧县。
进入萧县,街道两旁一些熟悉的老招牌店铺出现在视野里,苏沅慕从前的回忆随之涌现。
由于年幼时体弱多病,而江南水土最是养人,她便一直在平江萧县生活。九岁那年,苏文升升任大学士,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她才被接到了京城,认识了左熙言。
九岁之后,她也回过平江几次,但都时日颇久了。
眼下再回萧县,除了一些年代久远的塔寺,很多地方都让苏沅慕觉得陌生了。
在城中一路走来,苏沅慕注意到,道路两旁的不少商铺都有着“大同”的招牌,想必,这是这些年发展最兴旺的商会了。
虽然萧县变化很大,可是主要的那些道路都没怎么变,苏沅慕还能找到回家的路。
她的祖父祖母都住在乡下,不愿意随苏文升一起去京城。
苏文升拗不过二老,只好去叮嘱萧县县令。
能卖给苏大学士人情,县令自然乐得,时时都差人注意着,不时还亲自上门问候。
因而二老虽然住在乡下,生活得倒也安稳惬意。
天刚黑下来没多久,二人就拐进了一乡间小道上。
瞧着狭窄的道路旁越来越多的桃树、枣树、槐树,苏沅慕面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心潮澎湃起来。
她祖父最爱种这些,记忆里,她总是有着吃不完的鲜桃、甜枣。
“苏姐姐,是不是快到了,我看前面不远就有一处农院。”钟灵赶车的速度放慢了一些,回身问苏沅慕。
“嗯,快到了。”苏沅慕眉眼弯弯,眉梢眼角都洋溢着笑意。
很快,一间敞亮的农院出现在她们的视野里,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农院的外墙是一圈很高的篱笆,透过篱笆的缝隙能看见农院里面三厢房屋,每一厢都有着三间屋子。不同于周边一些黄土砌出的矮房,这些厢房均是由上好的青灰砖石所砌,有着瓦片封顶,是这周围少有的宽敞气派的房子。
“就是这了。”苏沅慕示意钟灵停下来。
她下了马车,走过去敲门。
算算时间,此刻他们应该刚用过晚膳,也不知道四五年没见,还能不能认出她来。
苏沅慕笑着,敲门的力道重了些。
农院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苏沅慕和钟灵肩并肩地站着,静静地等着。
很快,农院大门被打开,一个老妪探身出来,视线朝她们投过来。
苏沅慕迎上那眼神,觉得眼神还算清明,带着几分警惕和打量。
老妪看清了苏沅慕,看着她那温柔的笑颜,神色有些怔愣。
苏沅慕认出了她,快步走上去,亲切地握住老妪的手,柔声道:“祖母,是我,慕慕。”
老妪一听她的声音,霎时愣住,旋即有些颤抖,神色先是震惊后是激动,话都说不利索了,一个劲儿地叫苏沅慕“慕慕”。
院内老翁听见动静赶了过来,见到苏沅慕的时候同样激动地说不出话,眼眶顿时红了。
钟灵站在后面瞧他们家人团聚热泪盈眶,眼眸也酸涩起来。
算起来,离开京城也大半个月了,这还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呢,还真是有些想家。
————————
平江郡,平江府。
到了平江左熙言更是归心似箭,白日赶了一整天的路,终于在傍晚时分到了平江府。
左熙言带着左鸿羲英骨回乡的事不是秘密,平江府的百姓早都知道。
有些消息灵通的,在通县的时候就能把左家车队给认出来。
当今平江郡的太守左平婉,就是左熙言的亲姑姑。在左熙言进入平江地界的时候,她的人就给她传了消息。
左平婉便早早地忙活准备起来,通知了左家本家和不少旁系,开始筹备左鸿羲的发丧、入宗祠事宜。
左熙言一行人刚过了平江府城门,就遇上了百姓的夹道迎接。
那盛况,一下子让左熙言想起了半年前率军刚回淮安的时候,也是这般的万人空巷。
只是那日,她坐在马车里,并没像今日这般骑着骏马。
好不容易回到了府上,左熙言有些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左家庄园,更大了。
淮安的左家庄园,跟平江的左家庄园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前者只能算是楼房多了一些,后者是真的一个大庄园。
平江的左家庄园傍山而建,光是后山就囊括了三座山头,山腰和山脚的平坦地界,建满了高楼殿宇。
这里,原本就是左家人世代居住的地方。
在大宁还没有推翻前朝建立政权的时候,平江左家就是江南沿海有名的富家大族,以卖盐和海运海贸为生。
原本贩卖私盐是重罪,但是左家能人辈出,发明出一巧妙的制盐之法,被官家“招安”而去。
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左家借着家大业大,完全做起了私盐的买卖来,并由此赚的盆满钵满,继而扩大了海运海贸的经营,成为乱世中有名的望族。
乱世之中,各地割据势力纷起,本姓王和异姓王都要造反,世家大族也都蠢蠢欲动。
在争天下之中,富裕的左家成为多方势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最终,左家扶持异姓王家族宁家建立新的政权——大宁。
大宁建立后,左家也就成了当时最显赫的世家大族,当时的左家首领,也就是左熙言的曾祖父,被封为大宁的第一个异姓王,在宁太.祖时期可谓风光无限。
虽然风光,但是宁太.祖执政根基稳固后,也在削弱左家的势力,使得异姓王封号徒有其表,没有实权。
左家的制盐权也被收归国有,只能经营海运海贸还有一些丝绸木材的买卖。
到了宁太宗时期,太宗蓄谋找理由收回了所有的异姓王封号,只给一个太尉的头衔。
而到了现在,宁承基执政的时候,左家除了京城淮安那边左鸿羲、左鸿礼等人参与朝政,平江这边也就左平婉一人任职平江太守。
渐渐地,左家人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退出了朝政舞台,又回到了百年前经商谋生的局面。
看着眼前恢弘气派的府邸建筑,左熙言心间一暖,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
她回身看向最中央供着左鸿羲英骨的高大马车,在心中默念——爹,我带你回家了。
——————
见到了左平婉,左熙言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长长的车队,全都交给左平婉手下的人安顿,她现在只想让左平婉带她去用晚膳。
“姑母,这些都交给你了,我实在是太累了。”左熙言叹了一口气,神色疲倦。
左平婉打趣道:“你可是做了将军的人了,怎么还同从前那般。”
“做了将军,我不还是有姑母嘛。”左熙言声音软了下来。
左平婉也是一代奇女子,做事雷厉风行,处断干脆利索,手段老辣狠厉。原本因为属地避嫌,她不该当这个平江太守,但是她就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平江太守,还把平江治理的富饶繁荣。
期间也不是没有别人来当这个平江太守,但是都干不了多久,没多长时间就要上书朝廷请罪。海宁、平江、临南这么些个沿海大郡,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贸易繁荣,其中势力错综复杂,且不说朝廷势力,单是江湖绿林势力,就让官员们头疼。
而左家,天然就有着这么一个势力优势,人脉充足,触手遍及沿海各郡。左平婉当平江太守的时候,很注重避嫌,事事都做的天.衣.无.缝,就算是做样子也做得面面俱到,让皇帝派来监察的通判无话可说。
除此之外,她还很注意投皇帝所好,在平江给宁承基修建了不少园林,还斥重金修了一座奢华的行宫,以备皇帝下江南之需。
如此这般,左家人在平江,生活得很富足。
左熙言知道自己姑母的本事,也知道正是因为她,他们左家人才能在平江地界呼风唤雨。
她打心里,敬佩这个姑母。
“那你先回去歇着吧。”左平婉语气无奈,面色却是宠溺的,“你的屋子我给你重新收拾好了,现在也是做将军的人了,哪能同从前一样住在那小破楼里?马上我让人带你过去,给你新修的府邸在滁山山腰,是个幽静的地方。”
“多谢姑母。”左熙言面露感激之色,话说得诚挚。
片刻后,她想起了什么,又道:“姑母,等你忙完,我还有要事要与你相商。”
“什么事?”左平婉不经意地问。
左熙言靠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与我父亲殉国有关。”
左平婉眼眸一寒,神色严峻下来。
交代一些铺垫过渡的背景.....
跟左熙言比起来,苏小姐实在是太穷了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平江岁月(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