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013

“桥师姐今天早上回来过,但已经离开了。”京城西郊白云观门前,一个道童颤声回答访客的问题。

一条溪流自访客身后缓缓流过,上面是松木架起的窄桥。

那访客身穿白罗袍,沉着脸,眸黑如潭,恍若罗刹,下一刻就要挥刀,道童不敢看他,目光落在他手中的马鞭上。

“去哪儿不知道。”道童摇摇头,“不,她不会回来。师父有规定,学成的俗家弟子不可歇宿观中。”

岑申听着,心头腾起的那片希冀,冷却不少,但他迅速想到了另一个地方,于是谢过道童,大步下山。

如鸭蛋黄的太阳,悠悠挂在山峰之间,群鸟争鸣。岑申骑上雪飞龙,直奔顺天府衙。

补领路引,需在府衙登记,只要弄清她领新路引的日子,必定能寻到人。

谁知衙吏告诉他,她已经取走了路引。

“今天是专门办路引的日子,不用等。”衙吏表情有些古怪地望着岑申,“岑将军,找人是咱衙门的强项,我这就跟主事禀报,最晚明天就能找到人。”

“不用麻烦,我只是问问。”

出衙上马,只见街上人潮如流,人人步履匆匆,暮风吹过,带来炊烟的味道。

岑申凝目注视片刻,忽地心头一颤,兴许她已经离开京城了呢!

京城西市,梁家米店,人来人往,甚是热闹,讲价声,米袋碰撞声,此起彼伏。

桥清静静立在门前,想把梁满仓的信交给掌柜,却总是不得便。

要是早一些来,避开这晚间大忙就好了,可谁能料到补领路引会如此耗费时间。

今日她一到顺天府衙,即被告知需描画肖像。

“边镇丢失路引,补领格外严格,以防被谍探冒用。”衙吏解释道。

结果这一画就是两个时辰。所幸结果很好,她当时就拿到了新路引。

桥清想着,忽听有人招呼自己,一扭头,就见一个男子背着药箱到了近前。

是裴旭。

“真是你,师妹。”裴旭笑道,他身穿蓝布袍,头戴逍遥巾,慈眉善目,言语轻柔。

“师兄好!”桥清亦是欣然,上前两步,笑着给裴旭道喜。

一年前,裴旭入赘孙家药铺,做了上门女婿。桥清游历在外,并不知情,今日去白云观,才从师弟口中得知。

裴旭面浮红晕,让桥清去家里做客。

“很近的,就在前面街首。”裴旭抬手示意方位,“家里只我们两个人住,不闹的。”

桥清想了想,是该拜会嫂嫂,又见粮店依旧忙碌,一时半会无法送信,便牵住白玉骢,同着裴旭走了过去。

路上裴旭问桥清,可见过师父。

桥清说没有,“师父刚刚闭关,百日才能出关。”

裴旭家是前店后院的布局,前开医馆,后院住人。两人到时,就见一个男童立在门前张挂灯笼。

“我徒弟。”裴旭道,让男童跟桥清见礼。

“恭喜师兄。”在道观习医时,两人年岁小,一开始耐不下心做那些琐碎活计,就暗暗发愿,要早早带徒,撇开琐碎,专心攻读医书,或者像师父玄清道长那样,想远游就远游。

裴旭叹一声:“我现在可知道做师父的难了,教徒弟比自己动手还累,也不知师父当年是怎么受得了咱俩的。”

桥清笑,拿块碎银,给那徒弟,裴旭料想桥清手头不宽裕,刚要拦阻,一个女声响起:“桥妹妹的心意,收下就是。”

裴旭尴尬地笑笑,请桥清入内。

一个妇人坐在柜台前,高髻簪银钗,身穿石榴裙,面容姣好,只颧骨上堆着密密雀斑。

桥清立刻行礼,口唤嫂嫂,拿出一锭小银,放在柜台,作为贺礼。

“仓促之间,未备红包,还请见谅。”

孙氏没有回礼,也不起身,一手扶腰,一手指着身侧的绣凳,让桥清坐,又让裴旭去账房核算账目。

“一天的帐呢,算不清不许吃饭。”

裴旭看看妻子,脸涨得通红,但到底应下,背着药箱进了账房。

“让妹妹见笑了。”孙氏打量着桥清,道,“你这师兄,医术是好,却不善经营,要不是我日叮夜嘱的,哪能开这新店!”

见桥清静听不语,又道,“新店支出大,进项却少,还有这许多人要吃饭,真是愁死个人。”

这时那徒弟挂好灯笼进来,走到窗下方桌前,端起茶壶就要斟茶,却被孙氏喝住,“后面劈柴去!一天到晚的,眼里没点儿活计。”

桥清心下默叹一声,不该来的,她站起身,说自己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孙氏立即道:“那你慢着点儿,我就不送了。”

一时裴旭回来,见桥清不在,刚要说什么,却听妻子道:“姓裴的,我跟你说,你再带什么妹妹姐姐回来,我就休了你!”

“她只是我的师妹,人很好,我们多年未见——”

“人都是会变的!”孙氏拿起柜台上的那锭小银,轻蔑道,“说是在外游历,谁知道做什么呢!你一天能挣五两银子吗?”

裴旭愕然,再说不出话,走去关上铺门。

桥清牵马回到梁家米店,见客人散去,伙计正在整理铺面,随即入内,说有信带给掌柜的。

伙计听闻是少东家来信,当即引着桥清上了二楼雅间,奉上香茶并茶食四碟。

很快,掌柜的进来,一面道谢,一面接过油纸包裹的信封,“桥姑娘辛苦,在下备了茶饭,请用过再走。”

桥清说不用,当即告辞。

“那至少喝杯热茶。”

桥清奔波一日,确也有些口渴,遂端起细瓷茶杯。

掌柜的立在一侧,拆看那信。

只见他目光一滞,旋即对桥清道:“桥姑娘,这信是给您的!”

桥清一怔,掌柜的双手捧上那信,信封上端正楷书:桥清大夫亲启。

“一定是写错了,梁公子亲口对我说,是带信给您。”

“还是请姑娘开信,若是涉关米店账目,则由我处置。”掌柜的笑着提议道。

也对,若是涉及调理身体,还得自己来。桥清想着,开了信,内中一张是梁满仓的名帖,还有两张纸笺。

一张上写着很多地名,桥清的目光在“三榆镇”上一停,旋即看向另一张,上面是力透纸背的谢辞:桥大夫的救命之恩,仓无以为报,敬请收下些许谢礼。凭仓名帖可在任意一所梁家米店支领粮米,无有限额,无有时限。

桥清又是一怔,自是不收,把信交给掌柜的,“请还给梁公子,我已收过诊金,不能再收。”

掌柜的快快把信一看,立即交还桥清:“桥大夫,这是少爷的谢礼,我无权处置,还请您收下。您也不要难为我。”

桥清眨了眨眼,掌柜的又道:“您也不要寄还少爷,若是路途遗失,被歹人拿到,梁家的损失就大了!”

这!桥清只觉头有些大,见她默然不语,掌柜的继续道:“少爷的一片心意,您还是收下,就算不用,留着做个念想也好。”

这话提醒了桥清,对,收而不用就是了。

她没再争辩,收起信,告辞离开。

岑申回到家,张成立即告诉他,说老将军有事同他商量。

看着张成那一脸期待的模样,岑申立即猜到祖父又要老生常谈。

果然一进书房,岑朗就让他瞧看画像,岑申立刻回绝,说自己不打算成家。

“边境不稳,不定哪天就跟北鞑血战,我不能拖累人家。”

岑朗变了脸色,提笔疾书:“净说胡话!身为男儿,成家立业,职责所在!莫要推脱!”

又写道:“这个姑娘很好,你一定能相中,趁着你在京城,把亲事办了!”

“来不及的,过两天我就回三榆镇。”岑申道。

这时张成叩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份请帖,“是谷王殿下派人送来的。”

岑申打开一看,姜逸请他五日后喝酒。

“祖父,我得给谷王殿下准备礼物。”说着,岑申就要走,却被张成拦下。

“小将军,听说长公主回来了,就住在谷王府。”

“他们姐弟,也好久没见了,长公主省亲,自该团圆。”岑申淡声道。

“不是省亲。长公主的驸马去年病逝,她此次回来,很可能另选驸马——”

岑申打断张成的话:“张叔放心,不会是我。”

一轮圆月挂在天际,街上行人稀少,桥清牵马走着,一手按上腰袋,余银不多,京城的客栈又贵,她得找个合适处落脚。

忽然,她目光一闪,提身上马,直奔东市。

只见她熟门熟路地来到座龙王庙前,下马叩门。

门很快敞开,一位驼背老丈笑着立在门前:“我说昨晚灯花爆个不停,原来是你这位稀客光临啊!”

“还请金老丈收留。”桥清行礼道。

“那就老规矩。”

“多谢!”

庙不大,也没建殿,只是两进宅院。龙王供奉在后院正房,桥清拈香拜礼后,回到前院跟金老丈用素饭。

“还是您腌的白菜好吃。”桥清端着稀粥碗,笑道。

“那是,这是多少年的手艺啊。”金老丈眉飞色舞,“知道诀窍是什么吗?”

桥清摇头。

“加糖,一点点就够,这鲜味就有了。”金老丈说完,又加上一句,“别告诉别人啊!”

桥清笑着点头。

是夜桥清歇在后院厢房,月光透过银杏树叶,洒进床上,她睡得安然。

更新,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01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逢春

贵妃娘娘千千岁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神明都知道
连载中金花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