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街头慢慢走着,齐元璟又带着她去了旁边的玉器铺、书斋,每进一家店都停留片刻,时而拿起玉佩细细端详,时而翻看书卷与掌柜闲聊,模样悠闲得像是真的在陪侍女逛街。
茶馆里的两个灰衣人渐渐有些不耐烦,一人忍不住道:“殿下今日怎的这般清闲?难不成只是出来散心?”另一人摇头:“再等等,他定有目的。”
直到走到一间衣铺店,“你要不要进去看一看有没有喜欢的衣服。”
苏锦推辞道:“不用了,殿下这一身就刚刚好。”
“这一身衣服怎么够,你们小女生不都是爱美,衣服首饰天天不重样的,今日我买单,你随便挑。”“殿下体恤,只是奴婢身份低微,怎敢劳烦殿下破费。”
苏锦攥着齐元璟塞来的碎银,指尖还残留着衣料摩擦的温热。内间屏风后立着位穿青布襦裙的女子,眉眼间带着几分怯意,见苏锦进来便慌忙将叠好的男装递过来——那是件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领口还缀着块补丁,倒正好掩去她一身侍女装扮的精致。
“姑娘快些换,殿下说后门已备好马车。”女子声音压得极低,目光却不住往门外瞟。苏锦褪去襦裙,粗布衣裳裹在身上有些硌人,束发时扯得头皮发紧,铜镜里映出的少年眉眼英气。
从后门溜出来,苏锦不敢一刻也不敢耽搁直奔春风楼去。楼里丝竹声绕梁,脂粉香混着酒香扑面而来,人群缠绕,苏锦四下张望不曾见那道熟悉的身影。
苏锦在春风楼的人群中穿梭,眼波急切地扫过每一张脸,鼻尖萦绕的脂粉香与酒香此刻都成了扰人的障碍。她紧了紧腰间的玉佩,那是齐元璟临行前悄悄塞给她的,说是能应急,可眼下连约定好的人都没见着,这玉佩倒像是成了烫手的物件。
就在她绕过一张摆满酒壶的方桌,险些撞上捧着托盘的侍女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忽然从斜后方伸来,轻轻拽住了她的衣袖。苏锦心头一紧,猛地转身,却见是个穿灰布长衫的青年,帽檐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
不等她开口询问,那青年便将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素色信条塞进她掌心,指尖触碰到她皮肤时带着一丝凉意,随后便迅速松开手,转身融入喧闹的人群,只留下一句极轻的话,被周围的丝竹声裹着飘进她耳中:“郭先生在雅间候着,按信中指引走。”
苏锦攥着信条,指腹能感受到纸张粗糙的纹理,心跳不由得加快。她慌忙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躲在雕花屏风后,小心翼翼地展开信条。只见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遒劲的小字,墨迹还带着些许湿润:“三楼最东侧雅间,敲门三下,间隔一息。若遇生人盘问,便说‘来取昨日预定的胭脂’。切记,不可与无关人等言语。”
字里行间透着谨慎,苏锦反复读了两遍,将内容牢牢记在心里,随后便将信条凑到烛火边,看着它化为灰烬,随风飘落在地面的青砖缝里。
苏锦垂着头,脚步放得极轻,粗布短打的下摆扫过楼梯台阶,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三楼比楼下安静许多,只有隐约的丝竹声从走廊尽头飘来,空气里少了几分酒气,多了些淡淡的檀香。她顺着廊柱挨个数着雅间门,直到看见最东侧那扇虚掩的门——门缝里漏出一点昏黄的烛火,映得门上的雕花暗纹格外清晰。
她按信中所说,屈起指节轻叩门板:“笃——”停顿一息,再叩两下,“笃、笃。”门内立刻传来一声低应:“进来。”
苏锦推门而入时,烛火恰好被穿堂风带得晃了晃,照亮了屋中端坐的身影。那人穿一件藏青长衫,袖口绣着暗纹药草,鬓角已染了些霜白,正是香七良大夫。她心头一震,下意识攥紧了袖中的布防图,快步上前:“香大夫,怎么是您?郭先生呢?”她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身上的粗布短打,尽量让自己的神态看起来平静些,迈步朝着楼梯口走去。方才那青年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可苏锦总觉得,四周似乎有双眼睛在暗中盯着她,让她不敢有半分懈怠。
“香大夫,怎么是你?郭先生呢?”
香七良往苏锦旁推了一盏热茶,香七良放缓了语速,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带着几分安抚,“你大哥、二哥如今都在南疆驿馆安身,郭先生已派人暗中照拂,衣食无忧,也没受人刁难,你不必挂心,只是你一人只身在云国皇宫处处充满危机,你要小心谨慎些。”
“您放心,有齐元璟护着旁人也近不了身。”
“万事切莫大意。”香七良长叹了一口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添了几分沉痛,“若是你父亲当年能听兄弟们一句劝,不那么执着于辅佐那帝王,如今也不会被那狗皇帝扣上谋逆的罪名,落得那般下场。”
自从苏家遭遇大难后,从前跟着苏将军的旧部死的死、散的散,就连守在琉璃石矿的金甲卫与银甲卫,也被硬生生冠上了“同谋”的罪名——愿意服从的,被打散分到各个偏远军队;不愿屈从的,直接发配到了边疆苦寒之地,生死不知。
苏锦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指节微微泛白,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那……武叔叔他们,如今可还安好?”
“那个老莽夫,”提起武叔,香七良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有无奈,也有几分敬佩,“知道将军被关押、判了谋逆罪后,当天夜里就带着身边几个亲信起兵反了,冲出军营去了山上,如今落草当了山匪,倒也落得个自在,不用受那狗皇帝的气。”
“是苏家连累了你们。”苏锦垂下眼,声音里满是愧疚。若不是父亲遭难,这些曾与父亲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会落到这般境地。
“说的什么屁话!”香七良眉头一皱,语气陡然重了些,却并无责备之意,反倒带着几分恳切,“没有苏将军当年的提携与庇护,哪有我们如今的日子?我们跟着将军,从来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救出将军和夫人。”他顿了顿又道,“阿锦,不如你跟香叔叔回去吧,呆在这里我们都不放心。”
苏锦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当年父亲在潮州治水出了岔子,虽表面看是徐瑞一手造成,但后来我翻查当年选购石料的账本时,在他的秘匣里发现了更关键的东西——他与齐元泰的来往书信。而且我还注意到,账本里有个姓时的人,所有涉及他的交易,都是由他一手促成。我让人查过这个时某,可查来查去,始终找不到他的半点踪迹,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香七良心头一沉,立刻追问:“你是怀疑,徐瑞背后勾结的是云国朝中之人?”
“不是怀疑,是已经证实了。”苏锦抬眼,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我们早在回云国之前,就已经拿到了齐元泰与徐瑞的书信往来证据。更让人在意的是,这次齐元泰手里有我的画像——我猜,那画像多半是徐瑞当年抄苏家时,从家里搜走的。只是不知他为何如此帮助齐元泰?”
“北燕太子之位悬空已久,朝野上下早已暗流涌动。虽说北燕自古便有‘立长不立嫡’的祖训,可皇后背后的势力,几乎撑起了北燕的半壁江山;四皇子徐翊虽是嫡出,却并非长子——如此局面,各方势力都在暗中下注,赌的就是最终的储君归属。”
“赌徐昭是守着祖训立长子,还是为了皇后的势力破了旧例,另择嫡子?”
“云国本就矿产丰饶,如今又新发现一座琉璃石矿,可光有矿石没有火铳之术,终究还是落了下风,处处被动。当年齐元璟被送去北燕做质子,不过是云皇为了讨好徐昭、稳住两国关系的一枚棋子罢了。你真以为,徐昭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齐元璟,是他自己想借机攥住云国这处‘肥肉’?”
苏锦眉心微蹙,语气带着几分疑惑:“难道不是吗?”
“与其说这门婚事是徐昭选了齐元璟,倒不如说,是云皇在背后推波助澜,亲手将齐元璟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苏锦指尖微微一僵,声音轻了些:“可……齐元璟是云皇的亲儿子啊,虎毒还不食子呢。”
“亲儿子又如何?”对方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像是在点醒她,“当年,就是云皇亲手把齐元璟送去北燕,做了整整八年的质子。你一定要记着,皇家之中,从来只有利益权衡,没有寻常人家的骨肉亲情。”
香七良的话像一块冰,顺着苏锦的耳廓滑进心里,让她指尖的温度骤然降了几分。她低头看着杯中早已凉透的茶水,水面映出自己模糊的影子——粗布短打的领口蹭着下颌,束发的布带勒得头皮发紧,这身男装让她看起来多了几分英气,却掩不住眼底的怔忡。
香七良将她眼底的犹豫看得一清二楚,端起桌边微凉的茶杯抿了一口,语气稍缓,却仍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警醒:“我知道你与齐元璟走得近,也看得出他待你或许有几分真心。可你得记着,皇家子弟的‘真心’从来都掺着权衡与算计——他护着你,或许有几分情分在,可更多的,未必不是冲着你手里攥着的火铳之术,或是你身后那些尚未散尽的苏家旧部。”
他放下茶杯,指节轻轻叩了叩桌面,目光落在苏锦紧绷的侧脸上,语气添了几分疼惜:“当年你爹爹就是太念着与徐昭的‘兄弟情’,才把你祖上传下来的火铳之术交了出去。徐昭靠着这术法大肆扩张疆土,弄得民不聊生,却半点不念旧恩,转头就给你父亲扣上‘谋逆’的罪名,害得主家满门受难。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随你父亲,重情重义,可正因为这样,叔叔才更怕你被人利用,怕你出半点差错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