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

永昌城的春寒尚未完全褪去,灵教大典的日子已近在眼前。郁连华几乎住在了临时辟出的丹房里,日夜不停地督导弟子配制“辟毒汤”与“甘露散”,每一种药材都经她亲手核验,每一步工序都在心腹弟子监视下完成。玄楚则按图索骥,将名单上那些“有趣”的人物牢牢置于监控之下,他们宅邸外的货郎、更夫,甚至偶尔路过乞讨的瞎子,都换成了精干的暗卫。

赵安歌也没闲着。她深知,灵教大典不仅是破除谣言的战场,更是向境内境外所有势力展示瑞国稳固、人心所向的绝佳机会。她让玄真广发请帖,不仅邀请各地乡绅耆老,连一些此前态度暧昧的地方豪强、乃至与北边西境有丝丝缕缕联系的商贾,也都在受邀之列。

“既要敲山震虎,便要让所有的虎都看着。”她对梁缨道,指尖划过一长串宾客名单,语气平静无波。

梁缨的伤已大好,此刻正懒洋洋地倚在窗边翻着一本账册,闻言抬眸,眼底精光一闪:“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些人来了,若不肯安安分分看戏,岂不是自投罗网?”

“那便正好拿下,杀鸡儆猴。”赵安歌淡淡道,“大典之上,众目睽睽,若有人敢当场作乱,便是自绝于天下人心。”

除了筹备大典,应对赵玠的经济绞杀更是迫在眉睫。马染的动作极快,一支支精干的小型商队带着真金白银,悄无声息地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南下东进,寻找新的物资来源。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边境的“马贼”依旧猖獗,城内粮价虽被南斐和梁缨联手强行平抑,但底层已开始弥漫不安的情绪。

这日,马染带着几分疲惫却又兴奋的神色求见。

“殿下,通往海西国的商路,初步打通了!”她呈上一封密信,“海西国盛产稻米,其国主对我国的朱砂和黄金极有兴趣。第一批三千石粮食已装船,不日即可抵达南部沿海的望海镇。只是……”

“只是什么?”赵安歌问。

“海西人精明,要求部分货款须以‘金砂’支付,且对纯度要求极高。”马染解释道,“他们似乎对我国新铸的银币信心不足。”

金砂,乃是未经熔铸的天然黄金颗粒,比铸成的金币更难追踪来源,也更受某些地下交易欢迎。瑞国境内有几处金矿,产出大多用于军费和重建,提炼出的金砂皆有严格登记。

赵安歌沉吟片刻:“给他们。但要提高价格,且要他们用等值的生铁和药材来换。告诉海西人,这是诚意,若交易顺利,后续我国可开放更多朱砂专卖权。”

“是!我立刻去办!”

马染退下后,梁缨合上账册,微微蹙眉:“动用金砂储备,风险不小。若被赵玠或赵元英探知……”

“他们迟早会知道。”赵安歌走到舆图前,目光落在南部海岸线的望海镇,“所以,这批粮食和物资,绝不能有失。不仅要防着境外的海寇,更要防着境内的‘老鼠’。”

她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梁缨:“你亲自去一趟望海镇,接手这批货的护卫和转运。明面上,你是去督查沿海盐务,暗地里,给我把这条新商路牢牢抓在手里。凡有觊觎者,无论是谁的人,杀无赦。”

梁缨站直身体,脸上那点散漫笑意彻底消失,只剩下冰冷的肃杀:“明白。”

他当日便点了数十名精锐好手,低调地离开了永昌城。

梁缨走后,永昌城内的气氛仿佛又绷紧了一分。灵教大典的筹备进入最后阶段,郁连华几乎不眠不休,眼底布满了血丝。

南斐知道自己的位置迟早会传给赵安歌,于是全权交给了她。

赵安歌则坐镇中枢,每日处理着雪片般飞来的政务军报,同时密切关注着各方动向。

赵玠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边境的“马贼”活动越发频繁,甚至有一次试图冲击一个边境哨所,被吴成武派去的骑兵队迎头痛击,丢下十几具尸体后仓皇逃窜。经查验,那些尸体虽穿着马贼的服饰,内里却是北军制式的软甲。

“赵玠快按捺不住了。”吴成武禀报时,语气带着嗜血的兴奋,“要不要主动打过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还不到时候。”赵安歌摇头,“我们兵力尚弱,固守有余,远征不足。等他先动。”

她料定,赵玠的经济绞杀受挫,必会寻求军事上的突破。而目标,很可能是看似偏远、却关乎瑞国新商路命脉的望海镇,或是即将举行大典、汇聚了众多人物的永昌城本身。

果然,几日后,西境和北境的探子几乎同时传回密报。

赵元英麾下大将韦羡,频繁调动兵马,似在演练渡河攻城,目标直指瑞国西线重镇——涟水关。

而赵玠则派出手下另一员悍将车骑将军吕贡,率一支精兵,号称“巡边”,正沿着边境线向南移动,其兵锋所指,隐隐对准了望海镇的方向。

“东西夹击?”南斐看着军报,面露忧色,“安歌,他们这是想让我们首尾不能相顾。”

“吕贡凶残嗜杀,但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韦羡倒是有些脑子,可惜赵元英如今被昭国牵制,能给他的兵力有限。”赵安歌迅速判断着形势,“涟水关易守难攻,吴将军,你亲自去坐镇,不必出战,只需守住关隘,耗着韦羡即可。”

“那吕贡这边?”吴成武问。

“吕贡是冲着望海镇和梁缨去的。”赵安歌目光冰冷,“他想断我粮道,毁我商路。玄楚,”

“末将在!”

“你带所有暗卫,立刻驰援望海镇,听从梁缨调遣。不必与吕贡大军正面交锋,我要你们像幽灵一样缠住他,断其粮草,袭其营寨,杀其斥候,让他每一步都付出代价,寸步难行!”

“是!”玄楚领命,无声退下。

一道道军令发出,整个瑞国的战争机器悄然加速运转。

永昌城内,灵教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天公作美,阳光和煦。城内最大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高台搭建得庄严肃穆,旌旗招展。各地赶来的乡绅耆老、士农工商,乃至看热闹的普通百姓,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郁连华一身灵教高阶女官的洁白礼袍,立于高台中央,神情庄重,先带领弟子举行隆重的净坛祈福仪式。百草沐浴的清香随风飘散,圣火盆燃起熊熊火焰,仪式古朴而神圣,有效地安抚了人群躁动的情绪。

随后,她当众取出配制“辟毒汤”与“甘露散”的药材,一一讲解其药性,并由几位自愿上台的、此前曾疑神疑鬼的百姓亲自尝药。时间一点点过去,那几位百姓不仅毫无异状,反而因药物调理显得精神了些。

人群中的窃窃私语渐渐变成了赞叹和信任。

然而,就在仪式进行到最关键、郁连华准备将新一批配制好的药物分发给各地善堂代表时,异变发生了!

广场边缘突然响起凄厉的哭嚎!

“天杀的灵教!还我儿子命来!”一个老妇状若疯狂地冲向前方,手中高举着一件血衣,“我儿就是喝了你们的粥,回去就上吐下泻,没了啊!”

与此同时,另一侧又有几人尖叫着倒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指着高台方向:“毒……毒药!他们下毒!”

精心营造的祥和气氛瞬间被打破!人群哗然,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前排的人惊恐后退,后面的人不明所以向前拥挤,场面眼看就要失控!

高台之上,郁连华脸色一白,却强自镇定。

台下阴影里,赵安歌负手而立,冷眼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骚乱,嘴角却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果然来了。”

她轻轻一挥手。

早已埋伏在人群中的暗卫和精干衙役瞬间动了!

那名哭嚎的老妇还未冲近高台,就被两个看似拉架的“好心人”牢牢架住,一块沾了迷药的手帕无声无息地捂上她的口鼻,挣扎瞬间停止,被迅速拖离现场。

那几个倒地抽搐的“中毒者”,则被迅速赶来的“医官”围住,银针飞快扎下,不是解毒,而是让他们彻底昏死过去,同样被快速抬走。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大多数百姓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玄真快步登上高台,运足中气,声音洪亮地传遍全场:“诸位乡亲父老休慌!方才乃是有奸人蓄意投毒捣乱,已被官府擒获!诸位请看,这些试药的乡亲可有一人有事?灵教善堂施药救人,天地可鉴!捣乱者其心可诛,必将严惩不贷!”

惊魂未定的人群看向高台,只见那几位试药者确实好端端地站着,面露茫然。又见官府反应如此迅速,瞬间控制局面,恐慌的情绪渐渐被愤怒和后怕取代。

“原来是奸人捣乱!”

“该死的!竟敢利用死人做文章!”

“官府英明!灵教慈悲!”

舆论瞬间反转。

郁连华深吸一口气,压下狂跳的心,继续完成分发药物的仪式,声音比之前更加坚定。经此一闹,反而再无一人怀疑药物的安全性。

一场精心策划的破坏,就这样被雷霆手段化解于无形。

暗室之内,赵安歌看着被反绑双手、卸掉下巴的那名老妇和几名“中毒者”。

“说吧,谁指使的?”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那老妇眼神怨毒,却咬死不肯开口。一个“中毒者”却受不住暗卫的手段,含糊地吐出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

赵安歌面无表情:“带下去,仔细审。把他们和之前名单上那些‘有趣’的人,关在一起。”

她走出暗室,阳光有些刺眼。玄楚快步走来,低声禀报:“殿下,望海镇急讯。梁大人已接到第一批海西粮船,吕贡大军距望海镇已不足百里。梁大人决定,主动出击。”

赵安歌脚步一顿,望向东南方向,目光悠远而冷冽。

“告诉他,放手去做。永昌,乱不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谁让她登基的?
连载中彭喜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