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灯下黑

警车再次呼啸着驶入城南大学,打破了校园午后的宁静。相比于上次的隐蔽调查,这次的行动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和公开性。温室被更严密地封锁,技术队员带着更明确的目标,开始了第二轮的地毯式搜查。

“找!任何可能藏匿物理文件的地方!地板下、墙壁夹层、花盆底、仪器内部!重点排查赵倩生前经常活动的区域!”林默的声音在温室内回荡,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

根据赵倩录音的提示,“原件”一定以物理形式存在。服务器上的只是诱饵和可以被随时销毁的数字副本。这个聪明的女人用生命保护了最后的真相。

队员们手持各种探测仪器,敲击墙壁,移动沉重的培养柜,甚至小心翼翼地翻开每一寸可能松动的地砖。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展却微乎其微。温室虽然不小,但能藏下一份文件的地方似乎都找遍了。

“林队,没有发现。” “这边也没有。” “培养土下面也探测过了,没有异常。”

一种焦躁的情绪开始蔓延。难道判断错了?或者原件已经被“碎镜”的人先一步取走了?

林默站在温室中央,闭上眼睛,努力将自己代入赵倩当时的处境:她发现了可怕的秘密,知道自己被盯上了,时间紧迫,她必须把一个物理物件藏在最熟悉、但又最不容易被怀疑和发现的地方…一个即使对方来搜查温室,也可能忽略的地方…

一个对方即使看到了,也不会意识到那是关键证据的地方…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投向了温室最显眼、也是最不起眼的地方——那株作为“标本”的镜兰。

它被放在一个普通的陶土花盆里,摆在一个开放式陈列架的中央,仿佛只是一个教学展示品。上次搜查,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寻找**培养和电子设备上,对这个“标本”只是进行了拍照和花粉采样,并未深入检查花盆本身。

“把那个花盆拿过来!小心一点!”林默命令道。

一名戴着手套的技术队员小心翼翼地将整个花盆端到工作台上。花盆很普通,里面的“镜兰”标本被固定在一根细铁丝上,插在干燥的土壤中。

林默仔细端详。土壤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动过的痕迹。他示意队员轻轻将“镜兰”标本连同铁丝一起拔出。

就在标本被拔出的瞬间,林默注意到,那根固定标本的铁丝末端,并非简单的插在土里,而是被弯成了一个小钩子,钩住了一个埋在土里的、用防水油布紧紧包裹的细小圆柱体。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技术队员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土,将那个圆柱体取了出来。油布包裹得很紧,大小比一卷微型胶卷稍大一点。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油布被一层层揭开。

里面不是胶卷,而是一个特制的、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的密封管。管壁上有手写的标签:“LN78 - Spec_Report - Master Copy”。(LN78 - 样本报告 - 主副本)

找到了!

赵倩竟然将报告藏在了“镜兰”本身的花盆里!灯下黑玩到了极致!即使“碎镜”的人来搜查,看到这株作为“罪证”的镜兰标本,注意力也会被植物本身吸引,谁会想到要去挖开标本下面的土?

“立刻送回局里证物室!全程武装押运!技术人员准备开封和扫描!”林默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下令道。

密封管被以最高警戒级别送回市局。在证物室的无尘操作台上,技术人员戴着放大镜和手套,小心翼翼地旋开密封管的盖子。

里面是一卷保存完好的打印纸,纸张微微发黄,但字迹清晰可辨。

报告标题赫然写着:“‘镜兰’(Speculum Orchis)生物碱提取物(代号:Echo)对哺乳动物海马体短期记忆编码的靶向抑制与擦除效应研究及可行性应用报告”。

报告页数不多,但内容触目惊心。它详细记录了从镜兰中提取特定生物碱的方法,阐述了该提取物在特定波段光刺激(报告里称为“共振光谱”)的配合下,能如何高效、选择性地阻断小鼠乃至灵长类动物海马体内的记忆固化过程,实现“精准时间窗口内的记忆擦除”。

报告的后半部分,开始探讨“应用前景”,用语冰冷而残酷:

· “……对于处理知情人员、消除特定事件记忆具有极高效率与安全性,优于传统手段……”

· “……意外发现高纯度提取物具有强致幻与成瘾性,可作为次级项目(代号:镜花)进行资金补充,并可用于筛选对提取物敏感的特异性体质个体,供进一步研究……”

· “……需配套开发微创植入式信标,用于后期定位、监测及必要时进行‘补充性记忆调制’……”

报告的末尾,有几位研究人员的签名栏。大部分名字都被涂黑或撕掉了,只剩下一个清晰可见的签名——刘教授。以及另一个用钢笔后来添加上去的、花体字的签名评审意见:“批准进入‘回声’计划第一阶段。——C.Y.”

C.Y. —— 陈渊(Chen Yuan)!

这就是铁证!不仅证明了“镜花”毒品的来源,更证明了其背后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以记忆篡改和消除为目的的非法人体实验计划!“回声”计划!

报告里提到的“共振光谱”,完美解释了仓库里那些特殊涂层的镜片和铜镜的作用——它们就是用来发射那种特定光谱的光刺激装置!

“立刻核对签名!申请笔迹鉴定专家!尤其是这个‘C.Y.’的笔迹,与陈渊的样本进行比对!”林默的声音因愤怒而有些颤抖。

虽然刘教授已死,可能承担了主要责任,但陈渊的这个签名,足以将他牢牢钉死在主犯的位置上!

然而,就在警方为取得重大突破而振奋时,技术科小张那边传来了关于黑色存储设备数据恢复的最新消息,却带来了一丝不祥的预兆。

“林队,底层数据碎片恢复出来一部分,大多是零散的实验日志和无关紧要的设备参数。”小张的声音有些困惑,“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些被多次重复写入又删除的…远程安全日志片段。”

“什么意思?”

“意思是,那间实验室的所有核心数据,包括完整的实验记录、受试者信息、‘回声’计划的全部细节……似乎都通过一个隐藏的高速卫星链路,被实时同步到了一个境外服务器上。这个黑色设备,可能只是一个临时缓存或者诱饵。”小张顿了顿,语气沉重起来,“从日志碎片的时间戳看,就在我们破门而入前的几分钟,最后一次大规模数据同步刚刚完成……然后,远程连接就被永久切断了。”

林默感到一股冰冷的寒意。

他们又一次晚了一步!

陈渊不仅人跑了,他甚至可能早就计划好了实验室的暴露,并利用警方破门前的短暂时间,远程洗走了所有最核心、最致命的数据!那个黑色设备,根本就是故意留下的、吸引警方注意力的烟雾弹!

“你以为找到了作坊,其实你只是摸到了镜子的边框。” 陈渊的短信再次浮现在脑海。

这份LN78报告是重大收获,但它更像是“碎镜”组织过去某个阶段的“可行性研究”。而最新的、进行中的“回声”计划的核心数据,已经消失在网络的海洋里。

对手的狡猾和前瞻性,令人窒息。

就在这时,林默的手机响了,是一个加密的内部线路。他接起电话,对方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的联络人。

“林队长,关于你们请求协查的陈渊(Chen Yuan)的国际通缉令,有反馈了。”联络人的声音严肃,“根据出入境记录和合作渠道的信息显示,没有发现陈渊使用合法或已知非法渠道离境的记录。”

“这不可能!他难道插翅膀飞了?”林默的心沉了下去。

“还有一种可能。”联络人缓缓道,“他根本没有离开国内。甚至,没有离开本市。他只是换了一个身份,藏在了更深、更暗的地方。”

“‘重圆’的巢穴被我们捅了一下,但母虫可能还在原地,只是钻得更深了。”林默放下电话,对小李和小张说道,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他把镜子打碎了,碎片散得到处都是,让我们以为看到了全部,其实每一片碎片都只映出真相的一角,甚至可能是扭曲的一角。”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两条路。”林默走到白板前,划掉了陈渊离境的假设,“第一,继续深挖LN78报告里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那些被涂黑的名字,通过财务、通讯、社会关系,把他们一个个挖出来!”

“第二,”他重重地在“本市”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既然他可能还在城里,那我们就把他‘请’出来。他不是喜欢玩镜子吗?那我们就给他造一面他没法躲藏的镜子。”

“怎么造?”

林默拿起那份LN78报告的复印件,目光落在“批准进入‘回声’计划第一阶段”和“C.Y.”的签名上。

“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林默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选择性公布部分LN78报告内容,重点强调‘回声’计划的非法性和危害性,公布陈渊的罪行和通缉令,特别是这个签名。”

“但这会不会打草惊蛇?而且局里和上面能同意吗?”小李担心地问。

“就是要打草惊蛇!”林默斩钉截铁,“蛇受了惊,才会从洞里窜出来。我们要让他在本市寸步难行,让他所有的合作者感到恐惧而与他切割,让他无法顺利运作。同时,这也是对公众的一个警告。”

“至于批准……”林默看向副局长办公室的方向,“我用这份报告和‘保护公众免受记忆篡改威胁’的理由去说服王局和上面。这是泼天大案,捂不住的,必须主动掌控舆论。”

一场风暴即将被主动掀起。警方不再仅仅是在黑暗中狩猎,而是要照亮整个森林,让隐藏的毒蛇无所遁形。

这步棋风险极大,但面对一个几乎完美的、隐藏在镜象之后的对手,唯有打破所有的镜子,才能看到真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感染体

绑定西索后我的朋友超多哒!

渣了偏执大佬后

无趣的白月光

今日有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碎镜重圆
连载中霰枕鲸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