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奶奶

荀安想了想,下周一就月考了,周末要复习,自己生物书也得带回家,便道:“行了行了合上吧,回头我把书拍照发给你。”

说完他又想到,自己没这家伙微信。

谢云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便从桌肚里摸出手机。

荀安见他一气呵成地打开微信二维码,就要递过来,便开口道:“谁要加你微信?”

谢云动作一顿,抬头看过来,神情有几分罕见的错愕。

像是在看一道他解不出来的数学题。

荀安心道自己可不是好说话的。既然是讨厌的人,为什么还要加了给自己添堵?岂不是傻瓜蛋一样,平白地给自己找气受?

他从书包里掏出草稿本,又往前翻几页,找了张打满草稿,只空了一个角的,说:“邮箱,写这里。我发你邮箱。”

邮箱就有这点好,垃圾邮件收发方便。

谢云默默把手机收回口袋,接过本子,拿笔在角落里写下他的邮箱账号。

荀安收回本子,塞进书包,站起身来,目光无意间扫过谢云的桌面。因为收东西的缘故,桌上的物件多了些,桌角摆了几本教辅。

最上头一本是生物,是很不错的练习题,难度够深量也够大,唯一的缺点是涉及面太广不够有针对性,不适合考前抱佛脚。

刚巧荀安上周刷了一本新教辅,全是重点,为考前突击量身打造的那种。他想了想,无用的善心又发作,指着那本教辅说:“我说你,这本先放着,做另外一本吧,那本适合考前复习。”

谢云看向他。

“但是,叫什么来着……”

荀安摸了摸下巴,突然发现自己一时半会竟想不起来那本书叫什么,只记得封皮是蓝白色的,还分基础版和挑战版,基础版太简单,谢云适合挑战版的。

怪了,要是看到书肯定能认出来,但现在就是死活想不起来名字。

在荀安苦苦思索的时候,谢云已经整理好书包,站了起来。空间太小不够他伸手,只好先单肩背着。

他扶了扶肩带,见荀安眉头紧锁,问道:“那要不要直接去书店?”

末了,又补上一句:“想请你帮我找一下那本书。”

语气很礼貌,礼貌地过了分,不像是同学之间会有的用语。

倒像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因为不知道彼此的界限在哪里,所以拿出了最大的绅士和风度,小心营造着让彼此都舒适的距离感。

荀安抿了抿嘴,没有拒绝。

因为老孙书店在南门对面,所以两人去自行车棚拿了车后没走西门,而是绕道南门。

距离大门还有十几米距离,远远地就瞧见了门口那一排展板,是表彰荀安和江任飞见义勇为的海报。

荀安心想文印室动作倒是快,上午才拍的照,下午海报就赶出来了。

展板前聚了一群家长,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着天,大概同是一中家长人,对一中的事情便格外的关心,这样的见义勇为让他们也感到格外的高兴和自豪。

荀安的目光随意扫过那批家长,扫了一圈后像是发现什么,又回过去看。

结果真不是他看错,奶奶也在那群家长里面。

奶奶怎么来了?往常都是他自己回家的啊。

像是有心灵感应一般,他走过去奶奶便抬起了头,透过老花镜捕捉到了孙子的身影,然后从人群里挤出来,伸出手招呼两下:“小安。”

“奶奶。”

荀安应了一声,推着车跑过去。

荀奶奶大名荀姝玉,今年六十一岁,是个很慈祥的老太太。个子不高,老了又有点缩水,加上本来就清瘦,整个人便显得格外小巧。

荀安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被父母遗弃,荀奶奶晚上出门,在街角看到襁褓里的他,便抱回来养大。

荀奶奶有点老花眼,但她嫌眼镜麻烦,平时不怎么戴,只有读书看报的时候戴一戴,今天不知怎么竟也戴上了。

“我听老孙说,说你的事迹被做成了大字报放在校门口展览了,还拍了照片,我想着下午没事,正好来瞧瞧,顺便看看能不能接到你。”

奶奶笑着,把老花镜摘下来。

可她刚摘下来,眼睛往荀安身后一瞧,又把老花镜戴了回去,仔仔细细地打量着。

过了一会儿,她对着荀安身后问道:“是小谢吗?”

荀安回过头,看到谢云推着车走过来。刚刚自己一路小跑到校门口,谢云没有跟着,仍是走路,现在走到他身边来了。

或许没料到荀奶奶还认得他,谢云愣了一愣,回答道:“是的,奶奶好。”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奶奶笑得更开心,眼角眉梢的皱纹都堆作了一团。她一边瞧着谢云的脸一边说:“嗯,嗯,小谢长大了,不过还是跟小时候蛮像,我还认得。”

“幸亏我这老花眼还算灵光,不然险些要错过了。”

“去新州有三年多了吧?哎,三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啊。”

“现在是又转学回了一中吗?跟荀安还是一个班吗?荀安你也真是的,小谢回来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说一声。”

荀安站在一旁,任劳任怨地听着奶奶的唠叨,不时点点头,心想是是,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上报联合国,真是他的罪过。

大约老人看小孩总是看不够的,奶奶把谢云好好瞧了一番,又转过头来看荀安,看着看着说道:“两个娃儿都长高不少,也不知道谁更高一点,你们站近一点我比比看呢?”

也不知道为什么,全天下的家长都对比身高有种莫名的执着。

荀安暗自憋气,挺直了脊背。

奶奶左右转着脑袋看了看,又把手伸出来比划两下,量了许久方道:“看着好像一般高,嗯,不过看得仔细些,或许是……”

说到这儿,奶奶打住了,看了荀安一眼,然后只是笑眯眯。青春期的男孩子总归是不服输的,说他矮了那是要不乐意的,而荀奶奶是不说这种叫小孩不乐意的话的。

“小谢等会儿有事吗?到奶奶家里吃个饭吧,好久没见了。”奶奶量完身高,把眼镜摘下来收到眼镜盒里,“好吧?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呢。”

谢云喉结滚动两下,说:“不麻烦了奶奶,我还是回家去……”

“诶,跟奶奶还客气什么。这都多久没见了,奶奶很想你呢。”

奶奶的热情流露的很直白,而这种直白的流露谢云是最不会招架的。他握着车把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甚至还转过头来瞧荀安的脸色。

荀安自是绷着一张脸,没叫这家伙瞧出个所以然来。

谢云求助无门,眼神垂下来,视线落在车把上,低声道:“那好,麻烦奶奶了。”

奶奶开老年代步车来的,虽然有后座,但是空间狭小,两个少年身高腿长的自是坐不进去。

于是奶奶开着代步车先行回家,荀安和谢云则去书店买了教辅,再骑车回去。

幸福里是老小区,楼房只有五六层的那种。小区年头很久了,住在这里的多是老年人,小孩很少。即使是周五的晚上外面也没有小孩玩闹的声音,一派静谧的安宁。

谢云跟着荀安走进院子,荀安叫他把车停在墙边。

院子没发生什么变化,和三年前,甚至是九年前差不多一模一样。在某一瞬间,谢云几乎疑心这是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夜晚,放了学而林月兰还在加班,他便跟着荀安回家吃饭。

周围的栏杆上依旧爬满了牵牛花。夏末秋初,花已不剩下几朵,藤蔓却还有些葱郁。肥大的心形叶片逐渐转为深绿,有的老叶周边开始出现焦黄的斑点。

也许等一场秋霜过后,剩下的几朵花也要枯萎了。

院子里仍是种了菜,右边的土地里种着莴笋,左边的泡沫箱子里却看不大出来,也许是刚翻过土,也许是才下了种子还没有冒头。

好像什么都没有变,一切都还和原来一样。

或许那只是人们的错觉,以为离开了再回来,原来的地方便要沧海桑田了。可有时候却出乎意料,老地方还是老地方,一点变化也没有的,像是忠实等着你的老朋友,时代变了,它却依旧不肯改头换面,怕换了样子你回来就认不出它来了。

荀安见谢云杵着不动,便开口道:“进去吧。”

奶奶自从上次荀安受伤后,便天天变着法儿地做滋补的汤菜,鸡汤鱼汤羊肉汤轮番上阵。荀安下晚自习九点多钟,回到家近十点了,奶奶就给他提前盛好了放在冰箱,回来热一热就能吃。

奶奶一把年纪了还要做这种大菜,荀安一直讲不要做了,可奶奶却脾气很犟的不听,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起码也要吃上个一个月才行。

桌上菜和碗筷俱已摆好,荀安和谢云两个洗了手直接落座。谢云给林月兰发了个信息,林月兰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回去的路上小心。

奶奶拿起遥控器按了两下,头顶上的灯便伸出风扇翅膀,嗡嗡地转起来。

“怎么样,这灯是吊灯吊扇一体的,两个月前我买来自己装的,还可以吧?”奶奶提起这自己装的灯便很自豪。

荀安放暑假一回来便看到灯已经装好了,也不知道奶奶一个人究竟是怎么装上去的。

谢云点点头,等奶奶动筷后才开始夹菜。

“小谢啊,你在新州三年,过得还好吧?”

谢云初一那年,高建文来临州出差,因为工作的缘故结识了林月兰。两个人很快的发生了爱情,几个月后结了婚。出差毕竟只是暂时的,这边工作结束后高建文要回新州,林月兰便辞了工作,带着谢云跟他一起去新州了。

到了今年,高建文的公司要在临州拓展业务,开分公司,于是他又被调到临州,一家子也跟着过来。

谢云托着碗,点点头说:“挺好的。”

“哎呀小谢,你不要光夹素菜呀,没营养的,来,吃块大肉。”奶奶挑了块肉多骨头少的大排骨,夹到谢云碗里,又说:“那个——”

她想说高建文,一时却不知道怎么称呼合适,便道:“他们那边对你好不好?”

她们老姐妹常常聚在一块谈天,奶奶虽然不是爱念叨别人家事的性格,但聊天里也听了不少故事。她知道重组的家庭要比寻常家庭复杂些,两方的关系牵牵扯扯,孩子夹在中间总是不好受。

谢云是她看着长大的,知道这孩子话少。她不免担心谢云这种性子在高家要受了冷待,甚至更坏,遭到排挤。听说高建文那边也带了个孩子,也不知道会不会欺负谢云。

谢云垂眼看着碗里的排骨,一时没有回答。

荀安坐在他对面,把他的表情瞧了个清清楚楚。

新换的吊灯是冷白色的光。光线照在谢云脸上,让本就冷淡的脸显得更冷,好像是冰箱里头刚刚拿出来,还嘶嘶冒着冷气。

奶奶没等到谢云的回答,一时有些心急:“是不是他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讨厌鬼回来了
连载中无兮有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