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9 章

这话一出,不仅领着顾惜朝来的小伙计愣住了,连一旁观棋的几个乡绅也面露诧异。

小伙计急得搓手:“宝爷,这、这是为何?顾先生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啊...”

韦小宝不答,只将目光投向一直静坐旁观的老先生。

这人是以前学堂夫子的旧友,名唤李守拙。

原先的夫子在学堂执教十五年,日前告老还乡,特意与友人招呼了一声,请他代为掌眼,看看韦小宝能不能选到合适的新夫子。

他捻着一枚白玉棋子,在指尖转了转,终于开口:

“此人确是一个书生。”李守拙的声音苍老却清晰,“只是没有文心。”

顾惜朝原本平静的面容终于有了一丝波动。他微微挑眉,语气平淡无波:“什么文心?”

“嘿,你问我什么文心?”李守拙突然站起身來,棋子在掌心握紧。

他虽年迈,此刻却目光如电,直直盯着顾惜朝的眼睛:“文心者,为民请命之心,开启民智之志。读书人当以笔墨为剑,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如今虽非承平盛世,但教化孩童、启迪民智,正是读书人的本分。你可想好了!”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场众人无不肃然。

唯有韦小宝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他接着老先生的话头说道:

“我观此人还没有什么义气。”

顾惜朝猛地向前一步,面上浮现出显而易见的怒气。

青衫无风自动,周身竟隐隐有剑气流转。

几个乡绅吓得后退几步,唯有韦小宝纹丝不动,反而笑得更深了。

“看,这就恼了。”韦小宝慢悠悠地说,“没什么义气,也就不会有什么侠骨。没有侠骨却会武功,怕是不大好啊。”

顾惜朝握紧拳头,指节发白。

他想起很多往事:汴京城的血与火,晚晴临死前的眼眸,那些他曾深信却最终背叛他的义气...

这些年来,他早已不再相信什么文心侠骨,世间唯有利益与生存才是真。

“宝爷,这个先生应该学问是极好的啦。”小伙计还在努力争取,不愿让掌柜的心思白费。

他在这学堂读了一年的书才去客栈帮工三年,知道找个先生多么不易。

韦小宝又看了一眼顾惜朝那张冷脸,终于松口:“虽然吧,但是我这里也只需要教孩子们认几个字,他也尽够了。”

李守拙摇摇头,重新坐下:“那就让他先教一下江小鱼试试。”

他落下一子,棋盘发出清脆声响,“教得了小鱼小虾,那也才能给琼瑶美玉启个蒙。”

“江小鱼?”几个乡绅面面相觑,露出同情之色。

那可是学堂里最让人头痛的孩子。

与此同时,在云萍城西的暗巷中,孟诗正为儿子的学业发愁。

她刚刚从城中学舍回来,脸上犹带泪痕。

孟瑶又逃学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

“娘,我不去那里。”小孟瑶躲在屋角,声音细小却坚定,“那些同窗都说...说我是娼妓之子,不配与他们同席读书。”

孟诗心如刀绞。

她这些年省吃俭用,甚至不惜重金贿赂学舍先生,就是希望儿子能有个好前程,不再重复自己的命运。可这世道,终究是看重出身门第。

“瑶儿,听娘说。”她蹲下身,轻抚儿子的面颊,“读书方能明理,明理方能立身。你若是因他人闲言就放弃进学,岂不正中他们下怀?”

孟瑶低下头,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可是娘,他们说得没错,我本来就是...”

“住口!”孟诗罕见地厉声喝道,随即又软下语气,“你的父亲...他是个读书人,很有学问。你若是肯用功,将来必能像他一样。”

这话她说了无数遍,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那个负心人如今在何方,是否还记得当年云萍城中的那段露水情缘。

孟诗深吸一口气,决定再去求求忘忧客栈的掌柜。

实在不行……只能托给陈杆子了。但愿掌柜的人脉广,或许能帮瑶儿找个不计较出身的先生。

为了儿子,她什么尊严都能放下。

夜色如墨,冬雪悄然而至。

城郊外的荒道上,五个身影在黑暗中艰难前行。

郑玉华拉着最小的妹妹明华,身后跟着清华、文华和采华。

五个姐妹像是一串被命运拴在一起的羔羊,在风雪中瑟瑟发抖。

“快!再快些!”郑玉华喘着气催促,呼出的白雾瞬间被寒风吹散。

她不过十四岁,却已经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慢了的话,那些追兵就赶上来了!”

她们刚从那个魔窟般的巷子里逃出来。

那个被她们称作“父亲”的男人,其实是个拐卖妇女的人贩子。

二十年了,母亲在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受尽折磨,最后用生命为她们换来了这条生路。

“姐,我脚疼...”八岁的明华带着哭腔说。

郑玉华心中一痛,却不敢停下:“明华乖,再坚持一下。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姐背你走。”

突然,黑暗中冒出一块石头,郑玉华猝不及防被绊倒,连带抱着明华一起滚落坡下!

“姐姐!”

“大姐!”

“大姐姐!”

惊呼声中,几个妹妹相继滑下坡来。

好在坡势不陡,积雪又厚,众人虽狼狈却无大碍。

郑玉华急忙查看怀中的明华,小妹妹吓得脸色发白,但似乎没有受伤。

她这才松了口气,环顾四周,心却沉了下去。

她们明明是从城郊的巷子里逃出来的,按理说应该能看到城中的灯火。

可眼前却是一片陌生的树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根本不像城郊该有的景色。

更诡异的是,那些熟悉的路灯、道标、围墙全都消失了,仿佛她们一瞬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远处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一轮红日即将升起——可她们逃跑时分明才刚入夜不久!

“这、这是哪里?”二妹清华颤声问道,紧紧抓住郑玉华的衣袖。

郑玉华强自镇定,将妹妹们拢到身边:“别怕,既然天快亮了,我们就往高处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家。”

五个女孩相互搀扶着往坡上爬去。

积雪没膝,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当她们终于到达坡顶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坡下根本不是来时的路,而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原野。

远处有炊烟袅袅升起,隐约可见几处茅舍,但那建筑样式古怪,像是古画中的村落的模样。

最让人心惊的是,天空中竟有两轮月亮——一轮即将西沉,一轮正在东升!

怎么会有两个月亮?

姐妹几个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那两个月亮却变成了两个太阳;西沉的在慢慢虚化,东升的大日却明明白白的。

“我们...这是到了什么地方?”郑玉华喃喃自语,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

在云萍城郊的学堂里,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守拙考教完学生江小鱼后,满意地点点头。

他悠然打包好旧衣物,来到正在吃面的韦小宝面前辞行。

“他教书还行。”李守拙简单评价道,“虽无文心,但学问是扎实的。教这些乡下孩子,足够了。”

韦小宝放下碗,一拱手:“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老先生一路保重。”

李守拙笑了笑:“如此,我那好友也安心了。”

送别老先生后,韦小宝看向正在指导江小鱼的顾惜朝。

经过半日相处,那个原本顽劣不堪的孩子竟然安静了许多,虽仍时不时冒出些刁钻问题,但总算肯坐下来听课了。

“那就请顾先生以后费心了。”韦小宝对顾惜朝点点头,又转向管事,“人既然找好了,今晚进个城递个信,再给道上费了事的大小爷们寻个消遣...”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要去思诗轩也行。”

管事会意一笑,躬身退下。

韦小宝望着顾惜朝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个落魄书生绝非寻常人物,那双眼睛里的锋芒,他只在陈近南那等人物身上见过。

而顾惜朝对此浑然不觉。

他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的男孩江小鱼——这孩子虽然衣着朴素,但眉目间自有一股灵秀之气,提出的问题往往刁钻古怪,却总能切中要害。

“先生,”江小鱼突然问道,“您说读书为了明理,可是如果明理之后发现这世道根本不讲道理,那又该如何?”

顾惜朝一怔,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那时他也曾这般质问先生,满怀理想与热血,相信能用手中笔、腰间剑改变这个世界。

而如今...他轻轻摇头,甩开那些纷扰的回忆。

窗外,雪花依旧纷飞。

五个迷路的女孩正在向夷陵城的方向走去,她们的命运即将城中的某个人交织在一起。

而远在云萍城中的孟诗,也终于说动客栈掌柜,答应明日带孟瑶来学堂试试。

所有的线索正在慢慢收拢,一张命运的大网悄然织就,把没联系的变成有联系的……

孟瑶紧紧抱住那床厚实的棉被,小小的身子在被子下微微发抖。被面上补丁叠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还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天意如刀
连载中hylinone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