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说女人

其实谈起后者这样的女人,我有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总想要写下来。

我总觉得文学作品里的女人不太真实,当然这源于作品创作的原因,小说总要从现实中剥丝抽茧般提取出典型的代表,然后高于现实,但是这样最大的缺点便是忽视了现实中每一名女性具体的苦难。就比如,很多建国后的严肃文学里提到女人,但是说到这些女人的问题时,也总离不开那样几个宏大的,我们熟知的主题。但事实上,这些女人具体的状态是怎样的,或许生活更破碎,她们在现实中的困难其实不是那样多宏大,而是琐碎如一地鸡毛,在此,我最推崇的作品,是姜淑梅老奶奶的《苦菜花,甘蔗芽》《乱时候,穷时候》。

我知道,姜淑梅老奶奶写的并不是小说,自然两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不能相比较,小说写出来的总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深度,它所要揭示的主题也要宏大许多,但相应的也会失掉真实。因此,了解一个苦难时代里苦难的女人,其实不必总要读小说,是可以真实地读一些类似于上面两本之类的书的。

看这样的文字,体会不到一种小说里的悲惨遭遇的女人所拥有的那种悲壮,那种想要拯救她们的救世的宏大思维,拥有的,只是于平平淡淡的真实的语言中对她们的同情以及感到的心酸。一个真实些的女人的不好的境遇,是会让一个旁观的,关心她的人冷静下来,多一些感悟,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思索,却不是那样让人头脑发胀,变得冲动热血,想着“冲冠一怒为红颜”。

谈到这里,不免再多说几句,前几日,我看到一个文章,说的是如今的严肃文学里,很难见到一个真正独立美好的女人,她们的出现,是男人的陪衬,是附庸,或者,她们的形象,永远都是苦难,沉重,艰辛……是的,我也很同意,我在《说字》里想过,那些男人笔下美好的柔美的情与爱的文字,在当今的文学作品中,都很多消失不见了,放在对女人的描写中,也是这样的道理,中国古典小说中那些可歌可泣的可爱独立自主的女人,也都不见了,反而这些女人成了忍辱负重的妻母,唯独不是少女,唯独不是她自己。

我知道,这很大是历史背景的原因,但是怎样写,作家也是可以稍加改变的吧,也是可以像汤显祖写杜丽娘,王实甫写崔莺莺,曹雪芹写林黛玉,兰陵笑笑生写潘金莲那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古典文学作品下,像《影梅庵忆语》里的董小宛,《秋灯琐忆》里的秋芙,《浮生六记》里的芸娘,《聊斋志异》里的女狐,她们都可说是美好,像云一样变幻美妙。

世界上的女人,有千千万万,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于某一个特别的人来说,却只有一个,这是爱情,或是亲情,或是友情。这样的说法有些矛盾,从客观上来讲她不是最好的,从主观上来讲,她却是最好的。因此,这样的看法多少带着些私心同偏见。

女人以为,这样的私心同偏见足以见证一个男人忠于自己的爱情,忠于她,因为自己是他心里唯一的好,唯一,便不能留有缝隙。但是这样到底有些自私,如果男人也这样以为,也心甘情愿,那么他也是自私的。

看到一个男人对其她女生并不感冒,甚至是冷漠,却独独对自己爱的女人放下一切,包括架子,包括很多,旁人总觉得这份霸道的偏爱溺死人,甜得要命。但是我总感觉,这不应该是一个男人对其她一样美好的女子冷淡的理由。

这世上每一个女子都是那样美好的,她们这样美好,也一样是平等的,便没有理由平白无故地承受一个男人莫名里来的漠视,有时候甚至厌恶。

我之所以这样想,诸君难免会联系到我自己身上(甚至可能还有人要说我三观不正,但是我所说的同“海王”“小三”不是一个意思,希望诸君能理解我的字,做我的知心人,而不是网暴者。)但其实没有,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说女人”,自然,这些话便是从那些女人身上的遭遇得来的,有很多,是周遭的,但最多的却是历史的,或是虚构的环境里的。历史的,比如我们看历史,总是对帝王的爱情倾慕不已,我们倾慕什么,倾慕他身为皇帝,却偏偏宠爱一个女人,这样小说照进现实的故事,每一个女人的少女心都要受不了的,但凡对爱情有些向往的,谁不喜欢这样的男人。

比方说皇太极跟宸妃,福临跟董鄂妃,历史上皇帝专宠一个女人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个皇帝,有人受宠,便有人受冷淡,那些受了冷淡,甚至深受皇帝厌恶的女人,女子,不是因为她们自己不好,仅仅是因为她们不是皇帝心里的爱人。想一想,这总让人难以接受。

以前年龄小,看小说,看很多动漫,总代入男女主人的视角看,当男主角爱上女主角,就变得像那些皇帝一样,总觉得理所当然,觉得心动,可后来呀,后来呢,我觉得旁的女人却也是无辜的。像历史上那些不受宠爱的妃子,她们也有偏爱她们的男人呀,为何要遭受皇帝的厌弃?

即使是爱情的避嫌,也总要善待其她的女子。爱自己的女人,也能对其她女人温柔,以礼相待,这总不是错的吧。

因为总是有许多女人的心是敏感的,尤其在面对男人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小心翼翼,敏感着,小心着便易受伤害,一个男人那样的行为总是会无端地使她怀疑起自己,从而在自己的爱情里变得唯唯诺诺,这总是让人心疼的。

下面,我可能要说的话,比较危险,但是我还是想说,因为用笔杆子写字,不能因为怕什么,就不写什么,而是有什么,便要写什么,如此,才是一个手握笔杆子的人的责任。所以,我敬佩古代,西方那些用文字来对抗不好的伟人,哪怕遭受诽谤,哪怕献出生命。

写下这些文字,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微微颤抖,算了,既然想说,我还是写下来。

今年我是一个大学生了,算起来,从幼儿园至今天我已经上了十几年的学,十几年里,我遇到了很多老师,虽然屈指可数,但是也很多了。我遇到过许多老师,有些老师就像是古代的皇帝一样。她们“专宠”一个或几个好学生,因此便总觉得其他的学生无关紧要,甚至是厌恶。她们看待一个好学生同一个她们觉得不那样好的学生,心里是不平等的,是差别的,甚至,有时候说话的时候,怎样说,说的是什么,也是有差别的。我见到过,也遇到过。她们像那些皇帝对一个不喜欢的女人觉到反感一样,她们也不喜欢那些学习不好的女学生。(当然,这里也包括男学生。)

她们对好学生的好,可以像皇上溺爱一个女人一样,容许她们犯一些错,装作看不见,装作宽容,而其她的学生,不是如此。这是属于老师的“宠爱”。我见到过,是关于一次“不太重要”的考试,一个小小的作弊。还有其它的情形,就暂且不说了。

我敬佩那些伟人,但承认自己是个凡人,我还想要好好地安生地生活,所以暂且不说了。

我承认,“女人”两个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但是我也不反对,“女人”有时候是个极可怕的词语,有时候甚至可恨。以至于,有些独属于“女人”的专属名词,一谈到,总会不由自主地同“女人”联系,却不是同男人女人都有联系。

比方说“唠叨”“爱逛街”……这些是中性的词语,其实没有什么所谓,只是看被施加人是怎样觉得,但是也有一些东西,却是那样可怕,像洪水猛兽一样。

我不喜欢明星,就算是喜欢,也是喜欢很久之前的明星,

以前的明星,我喜欢的,有阮玲玉。“阮玲玉”,真美的名字呀。有时候,一个人的名字总是同她的人,同她的遭际相称。“阮玲玉”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有一些柔弱的,破碎的,伤感的感觉。阮玲玉,也人如其名,她的长相同夜上海不同,而是同马头墙相配的,清丽温婉又温柔。

可是这样的人,早早地便死了。阮玲玉的死,主要因为两个,一个是“情”,一个是“人言”。

“人言”究竟有多可怕,可以活活逼死一个人?其威力,大概如同封建糟粕的荼毒,又或者某些毒药,不是立刻毙命的,而是在时间的侵入中,慢慢地腐蚀掉一个人,直至死去。

这样的死,比瞬间的死让人痛苦得多,折磨得多。

人人都有一张口,人人都要说话,但是要看说什么话,如果说出来的话是为了伤害一个人,那我觉得其人的嘴,到底还不如排放粪便的口,起码那个口里的东西都有自己的作用,而这张“嘴”里的,除了有害再无其他。

有人说,一个女人最好的样子,是读书的时候,而我又想要补充一点,一个女人最丑陋的样子,便是嚼舌的时候。

嚼舌有很多种,有说别人的,有说自己的,说自己的,即是将自己的苦楚与心酸一股脑地倾倒出来,说真的,这不值得同情。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倾诉”,但是,这种不知道叫作什么名字的东西同“倾诉”,不能相提并论。前者是暴露家丑,后者只是单纯地诉说悲伤。

说别人的,尤为的罪恶,如果说前者令人作呕,但还可以理解,毕竟她在说自己的时候,自己的耳朵是进还是出,就由不得她了,她对别人造不成伤害,无非是在自己的伤口上再撒把盐,不断提醒自己这样的糟糕的日子同人生。但是这个不一样,不论自己的耳朵要进还是要出,这些出了口的话 总会被吹进那些无辜人的耳朵里,然后进入心里。然后那些话便像扭动的一条蛇一样,牢牢地绞着一个人的心,慢慢绞死并窒息。

人类的文明已然前进了几百万年,但是看热闹,闲言碎语的能力一点没有变。

尤其是女人们,仿佛女人生来就是爱那样“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的人,特别是村子里的女人。

几个女人坐在村子的树底下,聚在一起,用气声说着话,挤眉弄眼,眼睛里流出可怖的光,惊奇的光,有时候还要做模仿状,手指上下来回地点着,真真地能得一个“本村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了。

有人说,一个人在外人眼睛里,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但是这件事不一样。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恨不得将那个人祖宗八代的历史都翻出来。

欣赏一个人,人们总是很快就会忘记,可是批评一个人,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且随时都有兴趣。

好了,暂时写到这里吧,暂且无话了,若是有了话,在做些补充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围炉夜话
连载中槛菊泣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