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村里日常

从镇上回来,路过村里打谷场。打谷场上男女老幼围了不少人,热火朝天。

是隔壁广宁县人到村里卖大葱。

广宁县与薄野县相邻,但不临海,多良田,盛产大葱。

每年初冬的时候,都会有商贩运大葱到薄野县,卖了大葱,再去县里几个临海的村子收些晒干的海货运回广宁县。

大周这些年一直在修路,官道通达,百姓的流动和商业活动更加频繁、活跃,俨然一副欣欣向荣、太平盛世的样子。

大葱可是个好东西,既能当调味料,又能当主菜,还容易储存。村里人口多的人家甚至五六捆的往家买。

陆明远和林乔也围了过去,他家也得买。

售卖的大葱分两种,一种是砍去根部,扒了外层的烂叶子,收拾的干净利索,这种价格偏贵,另一种连根带叶,价格稍微便宜。

“今年怎么比去年贵那么多。”几个嘴皮子利落的妇人夫郎在和商贩砍价。

今年粮价一直没降下来,到了秋收的时候,地里收了粮,村里百姓才缓了口气。但没地或者地少需要买粮的人家,日子依旧过得紧紧巴巴。

“你这葱,可比不得去年的壮实,还贵这么多。”

“咱们河口村是这十里八村人口最多的,你便宜两文,不用挪地方,咱们村的人就都给你分了。多好啊。”

“你赶紧的卖完了这趟,回去再拉两车,不比死抠着这两文钱不松口挣得多啊。”

商贩满脸客气的笑,耐心地解释了一遍,“春夏的时候雨水多,淹了不少地,今年产量不比往年,价格就贵了点儿。”

一位中年的阿叔接道,“你这哪是贵了一点儿啊,都快翻倍了。”

商贩赔笑,“那这么着,各位婶子阿叔多买点儿,咱就便宜一文。这大冷天的,跑这么远,您也不能让我一文赚不到,是不是?”

“行吧,行吧。”几位阿叔婶子松了口,等在后面的村民 “呼啦”一下围上去,绕着装满大葱的两辆骡车开始挑选。

听了价格,沾了几位阿叔婶子的光儿,陆明远也跟着挑了三捆连根带叶的扛车上,林乔在后面付钱。

到了家,两捆大葱放到杂物间干爽的地方,另外一捆拿回厨房,另有打算。

从墙外小溪里捞了两锹河沙铺在水桶底部,掺一些草木灰,浇水浸湿。再把拿到厨房的那捆大葱每棵都从中间剪断,带根儿的一头齐齐整整的立在水桶里,放到锅灶后面暖和的地方,也不用特意照顾打理,只保证水桶里的河沙别干了就行。

大葱对光照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保证湿度和温度,过一段日子,剪断的位置就会重新长出嫩绿或者嫩黄的葱叶。光照足是绿色的,缺少光照就是黄色的。

这葱叶炒鸡蛋、炒肉,做菜调味都可以,是冬日里少有的绿色,而且简单易得,能一直吃到葱心里长出葱花骨朵。

说到北方冬日里容易得的绿色蔬菜,葱叶算一个,再有蒜苗。但大蒜本身价格并不低,家里种的也不多,生蒜苗实在太奢侈、浪费。

再有豆芽菜,在大周相当普及,每年冬天,黄豆芽、绿豆芽,南南北北,家家户户都会生一些。

再有……

陆明远忽然想起末世前,春节前后上市的刺龙苞,价格贵的让人不敢想,却供不应求,想买都买不到。

托了一个材料供应商的福,他亲眼瞧过冬季水生刺龙苞的温室大棚。

翌日。

陆明远早起上山遛套儿和陷阱,今日没有什么收获,他把套儿和陷阱挪了挪位置。拿着镰刀和绳子,拐去春天掰刺龙苞的山坡。

他春天摘完刺龙苞顺手给树修了修枝,经过一个夏天的旺盛生长,树冠繁茂,新生了不少枝条,正好现在砍回去。

家里还剩三个出海用的空闲水桶,陆明远便砍了三捆刺龙苞的枝条,用野葛藤捆了,背篓里放了两捆,手里提了一捆。

刺龙苞枝条浑身都是刺,名副其实的“狼牙棒”,没法扛,不好拿,身上的刺儿扎了手还不容易好,一路都走的小心翼翼的,柴禾都没砍,径自回了家。

林乔正从杂物间出来,手里端了一盘子刚刚烤好的栗子酥,还冒着热气。

“回来啦。”林乔见了陆明远回来,眼睛一亮,眉眼弯弯的,带着笑意,“今个儿不错,回来的挺早。”

陆明远边把背篓卸下来边应道,“今儿没抓到猎物,也没砍柴禾,早早回来了。”

“你这捆的不是柴禾?”林乔看着成捆的刺龙苞问道,手里拿了块栗子酥塞陆明远嘴里,“尝尝味道。”

“怎么这么多刺儿,你这是……”林乔顿了下,认了出来,“你怎么把刺龙苞砍回来了,现在还没发芽呢,你砍它做什么?”

陆明远叼着小巧的栗子酥,焦香酥脆,咬下去,里面的栗子馅儿绵软香甜,他家夫郎这手艺比糕点铺子里的面点师傅都好。

陆明远一口吞了栗子酥,“夫君给你变个戏法,等下个月下大雪了,咱们看着雪,掰刺龙苞。”

“你要弄温泉庄子?可咱们这也没温泉啊?”林乔疑惑。

“还有温泉庄子?”这次轮到陆明远惊讶了,大周竟然已经有温泉庄子了。原主基本没出过薄野县,记忆里也没有温泉庄子这一说。

“没有温泉庄子的话,下雪天,你要怎么掰刺龙苞?”林乔问,“像生大葱那样?”

陆明远挑挑眉,自言自语感叹道,“哎呀,我家夫郎太聪明了。”

说着从背篓里拿出一把打了骨朵的花枝,棕黄的细枝没有叶子,表皮光滑不刺手,每个枝条顶端都打了一簇四五个、五六个的花骨朵。

“呐,猜对了,有奖励。”陆明远说。

北方的一种野生杜鹃,粉花单瓣,俗称“映山红”,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粉红一片。末世前也有,还是一种保护植物,野生的不能随意采摘。

这种花插在瓶子里,遇水则开,好似枯木逢春。经过人工繁育驯化,每年春节的时候也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年宵花。

到了大周,人口少,自然环境好,昆山上一半的灌木都是这种杜鹃,完全不需要特殊保护,轻松实现“映山红自由”。

春天的时候,林乔没少用这种花插瓶,还专门买了个瓷瓶。今儿遇上了,瞧着花苞长得不错,就顺手折了一把。

林乔细细地打量着手里的花枝,比收到陆明远摘的野果子还喜欢,“现在也能生开?”

“当然能。”陆明远点头,“遇上哪年秋天天暖,深秋的时候就能零星开两朵。等到腊八的时候,我再上山折一把,正好除夕春节那几天开花。”

林乔高兴地把花拿回里屋,用水生上,只等着这花开了给屋里添一抹颜色。

陆明远把砍回来的刺龙苞枝条截成比水桶高一拳的长度,扎成捆,立在水桶里。水桶加清水,放在炕上靠窗的位置,每隔两到三天换一次水。其实最好是长流水,但家里没这个条件,只能频着点儿换水。

“这样就能长出刺龙苞?”林乔过来叫陆明远吃午饭,半信半疑地问道。

“试试看吧,应该能成。花都能生开。”陆明远答。他其实也不敢十分肯定,毕竟以前只是参观,听人简单讲讲原理,没亲手试过。谁知道那温室大棚的主人留没留私呢。

午饭简单,热了几个包子,一碗小米粥,还有一碟春天晒的蕨菜拌的凉菜。

干蕨菜焯水煮软,捺干水分,切成段,加蒜末、盐、糖、醋,少许黄豆酱,拌好了放坛子里,随吃随取。入了冬,气候凉,也不容易坏。

陆明远还拿了两个秋梨切成丝拌进去,又多了一份酸酸甜甜的梨香,可惜大周没有苹果,不然味道会更好。若是能再浇个红彤彤的辣椒油就更好了,也不知道这辈子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到辣椒。

没辣椒,但还有南瓜。

陆明远想起刚刚生刺龙苞的时候,去杂物间拿水桶,看到的南瓜,不禁问林乔,“今晚咱们做南瓜。”

南瓜才从南边传过来,林乔以前没见过,他不做,林乔也不知道怎么吃。

杂物间里南瓜看着挺多,但有近三分之一是立秋后才坐的果,青南瓜,没成熟,不容易存放。陆明远打算先从这部分开始吃。包包子、包饺子都行。但收了萝卜之后,家里常吃萝卜缨馅儿的包子,陆明远决定今晚先试试南瓜饺子。

青南瓜搓成丝儿,撒盐,腌出水分,捺干,剁碎,拌上炒熟、打散的鸡蛋调馅儿,就是南瓜素馅儿饺子。味道不比韭菜鸡蛋的差,得了林乔连连称赞,陆明远高兴了,“喜欢的话,咱们明天继续吃南瓜,南瓜的吃法可多了。”

第二日一早,林乔起来做饭,陆明远去杂物间挑了一个成熟的南瓜,洗净了,从中间切开。

用勺子把里边的瓜瓤和瓜籽挖出来,瓜籽留种,瓜瓤喂鸡,剩下的南瓜分成几瓣放在锅里蒸。

蒸熟的南瓜绵软香甜,直接可以当饭吃。吃剩的南瓜,去了皮,和面,中午蒸馒头。南瓜馒头橙黄暄软,带着南瓜独有的甜味儿,好看又好吃,引人食欲。

晚上是五花肉炒南瓜,肉块带着瓜甜,瓜瓣浸着肉香。

第二天早晨南瓜粥,中午炸了南瓜丸子、南瓜馅儿的糯米芝麻团子,顺带炸了萝卜丝丸子、红枣和酥肉。

炸过丸子的油倒回坛子,到了晚上,又用锅底的油烙了南瓜饼。

第三天早晨,陆明远还想蒸南瓜,被林乔一把拽住。

“怎么了?小乔儿。”陆明远问,“锅底的火都烧起来了,我得赶紧拿个南瓜,晚了,就蒸不熟了。咱们今天做南瓜糕。”

南瓜再好,也没有顿顿吃,天天吃的道理。林乔沉住气,勾起嘴角,挤了个笑,“夫君,最近吃的太油了,南瓜留着以后吃,今天就先吃点儿清淡的。”

“杂物间窗台底下,还剩些菠菜,夫君看看坏没坏,还能不能吃,能吃的话,今个儿就吃菠菜蘸酱,我炒鸡蛋酱,夫君焯一下菠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在星际开密逃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夜渡佛

岁岁平安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连载中花晨与月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