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便到了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殿试。此次殿试,宋仁宗极为重视,特地任命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为主考官,同时委派北宋文学家、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学士梅挚,以及北宋政治家、参知政事韩绛等饱学宿儒担任副考官,而宋诗开山鼻祖梅尧成则负责阅卷工作。
宋仁宗这位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在北宋历史无疑是除太祖、太宗外最伟大的皇帝,《宋史》曾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宋仁宗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仁,他宅心仁厚,善于纳谏,重视人才,重视科技,仁宗一朝,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创新均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顶峰。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唐宋八大家之中,仁宗时代独占六家: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中国四大发明、仁宗时期独占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仁宗一朝名臣辈出,范仲淹、韩琦、吕夷简、包拯、王曾。
宋仁宗时期的社会经济更是傲视海外, GDP占全世界的70%,人均GDP 2280美元,而1820年清朝时中国人均GDP为600美元,当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GDP为1250美元,仁宗朝GDP几乎为已经步入工业国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两倍。宋仁宗时期官员的收入历史最高,正一品官员月工资为禄米150石 月俸钱12万文 年领绫20匹,罗1匹,绵50两。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10000文=3000人民币,光月俸钱就有3.6万元。著名北宋学者曾巩说: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自真宗到仁宗,不到50年时间,大宋朝的GDP增长超过六倍,增长速度前所未有。
仁宗时期的国家财富收入,已从传统的田税桑税转到以商业税为主,资本主义在此时已然在中国萌芽,如果不是后来成吉思汗用铁蹄统治中原,用落后的草原文化替代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用愚昧代替了先进,让中国历史走了历史的倒车,中国将早于欧洲国家更早的进入现代文明。宋仁宗首开对外贸易,在沿海地区有五大港口,分别是山东密州、浙江杭州、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广州成为当时最大的港口,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益州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私交子,宋仁宗更是在益州开设了历史上第一处官办交子务,产生了中国历史的第一家商业银行。
考试那天,汴京城全城罢市罢游,一切为科举让路,整个汴京城里一篇寂静。苏轼和苏辙兄弟早早的来到皇宫外面,当时宋朝的科举制度及考试的过程非常的公正和严格,考生实行全封闭化的考试,一个一个被关在一个一个的斗室里,每个斗室都由皇宫的侍卫一对一的看守,考生自带干粮,考试未结束前严禁考生走出考场,同时考题都是由皇帝亲自命题,且考题严格保密,除了皇帝本人外,连主考官都不知道考试的题目,皇帝为了防止考题泄露,经常在考试前一刻才出好题目,而且有时候往往在临考前一分钟还会突发灵感的对题目进行替换。考卷都采取糊名誊写制,即考生答完试卷后,先糊其姓名,再由考场专门的书记官进行统一笔迹的誊写。考试完后,参加考试的所有官员从开考前的二月到考完试的五月长达三个多月一律关入宫中围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的接触,直到试卷由皇帝审核完毕,张榜公布成绩后,考官才能被放出来自由的活动。
这次殿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题目当然也是仁宗皇帝亲自拟定并且在考前最后一刻才公布的。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自幼熟读各类书籍,对历史的兴衰得失了然于胸,加上兄弟二人常经常与父亲一起访民情、谈论朝政,兄弟二人对大宋的社风民情、政治文化、历史地理都了然指掌。因此,对这类文章,苏轼、苏辙兄弟轻车熟路,信手拈来,苏轼在经过简单的思索后,便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千古流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殿试成绩张榜公布后,苏轼位列第二等,苏辙位列第四等。事实上,在阅卷过程中,苏轼的文章一直被梅尧臣等众考官认为应列为第一等。然而,送至主考官欧阳修哪里复核后,欧阳修同样被这篇文章鲜明的观点和言之有物的记述方式所折服,爱不释手,反复阅读。当时正值朝廷整顿流行浮躁华丽的文风,欧阳修等人主导的古文化运动已成为文化主流。此次科举考试,仁宗皇帝明确要求,对于那些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文章一律不予录用。看到苏轼的文章,欧阳修甚至误以为这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免遭人非议,他故意将苏轼的文章判为第二等。苏轼、苏辙的文章呈送至宋仁宗案前审阅后,宋仁宗阅毕,亦深深被苏轼苏辙兄弟文章的文采和观点折服,反复阅读后,拍着大腿对旁边的曹皇后说道:“朕为后世寻得两良相也。”
嘉佑二年的这次科举考试,被誉为千年科举史上的第一榜。此次科举为北宋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奠定了宋仁宗至宋神宗三朝近百年的文化政治繁荣与稳定。这些人才中,包括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著称的理学家张载,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以及多次出色完成出使辽国任务的状元章衡等。唐宋八大家中,苏轼、苏辙、曾巩三位亦名列此次进士榜单。
这批进士中,后来有九人相继担任北宋宰相(包括副宰相),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其中王韶、吕惠卿、苏辙、曾布、章惇等尤为知名。
放榜之际,汴京城连降数日大雨,城内变为一片汪洋,道路泥泞不堪。然而大雨并未冲淡三苏在京城的热度。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顿时成为汴京城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原本默默无闻、投名无路的苏洵,迅速成为京城达官显贵争相结识和攀附的对象。不仅他的文章在京城广为传颂,许多显贵还纷纷打听苏轼、苏辙二兄弟的婚事,欲与苏洵结为儿女亲家。整个京城的有头有脸人物,都以能与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交往为荣。甚至连汴京城里那些平日门可罗雀的川菜馆,也因苏轼三父子的盛名生意骤然火爆,数月来几乎每日座无虚席。“天下仕子尽出眉州”再度成为朝廷上下、京城内外热议的话题。
然而,就在苏轼三父子在京城享受这份如日中天的宠爱之时,家乡眉州却突然传来噩耗——程夫人在这一年的五月病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